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月31期   作者:麦靖雯
[导读] 计算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往对于数学计算教学时都是利用反复训练记忆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麦靖雯
        (东莞市长安镇厦岗小学 广东 东莞 523846)
        摘要:计算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往对于数学计算教学时都是利用反复训练记忆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新课改后,提出了计算教学采用生活化情境创设的教学理念,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展开研究,简述了一下创设生活化情境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作用,并对如何创设生活化情境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数学来于生活又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通过联系生活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带着已知数学知识看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领会数学知识强大的实用性,作为其中最常用到的数学知识,教师更要注重计算教学情境的生活化。教师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吸引学生深入其中探索直至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作用
        计算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占据着无法撼动的地位,它几乎存在于小学阶段的所有教学板块中,是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必备技能,在获取数学规律、探索数学现象、解决数学问题等学习过程都离不开计算。
        1.1计算应用于实际生活与社会发展
        计算是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关于数、量、行的研究都需要计算的支持。科学技术发展包括学科领域、科技领域都离不开数与计算的相关知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充满着数量、时间、空间的计算,由此得知,计算学习满足我们现在的生活需要,也符合我们以后的发展学习。小学阶段的每个年级每个学期都会有专门的数的学习,其中存在大量的计算工程。学生需要在小学阶段完全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技能,只有这样才会对之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作用。
        1.2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计算是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产生、进化的,层层递进,具有递进性的特征,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有助于融入数学思想办法的教育[1]。广泛意义上,学习计算的过程等同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数学的计算法则、计算性质、计算公式、计算概念之间都是有内在联系的,有着严谨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掌握这些法则、性质、公式、概念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具体策略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情境的运用可以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情境的生活化,积极创新情景化教学模式。数学知识大多比较抽象,教师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化的生活知识,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生活化情境的教学模式很好达到了这一目标,通过练习学生实际生活引发学生共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2.1结合生活实际
         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结合学习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将生活中实际出现的问题转化为需要学生解决的数学计算问题。
         例如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比如公交站来往的人数,糖果盒里吃剩的糖果个数,存钱罐里的总数,由于学生亲自观察了这些细节,在进行加减法计算时就会表现得积极主动,提高学生吸取知识的效率,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能力,锻炼学生分析思考、探索实践的能力。所以,教师要经常在教学过程中引进生活实例组织教学活动。


         2.2利用生活资源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认知水平、知识储备,准备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素材,拉进学生与知识的距离,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教学[2]。
         例如在进行长方形周长计算时,让学生去测量书本的长和宽,板凳的长和宽,书包的长和宽,之后用所量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它的周长,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探讨,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得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将生活素材带到教学课堂中,可以引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自主思考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数学知识记忆。2.3数学计算问题生活化
         教师除了把生活带到教学中,也要把教学带到生活中,通过数学计算问题生活化,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第一,教师要做到数学问题情景化,在进行解决问题讲解时,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得出的理论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比如,一幅情境图为小明一家三口去买一幅,妈妈买了五件衣服,小明买了六件衣服,爸爸买了三件衣服,之后组织学生自由谈论,提出问题,如,小明一家三口总共买了几件衣服,小明比爸爸多买了几件衣服,之后让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因为这道问题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学生可以代入其中,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提高了学生的接受能力;第二,教师要做到思维训练情景生活化,即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教师引用生活中的例子启发学生,使得学生创新思维。比如,数学解决问题:买5个一模一样的杯子需要多少钱?已知买3个杯子需要9元。这种问题学生根据题干信息不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在商店购物时的场景,如买3个杯子,店员说每个杯子3元,一共9元。这下学生就真正理解了题干内容,要买5个杯子,就要先知道1个杯子的价格,然后就可以计算5个杯子的价钱了。然后学生马上开始交流计算,得出9÷3=3(元),3×5=15(元)。由于模拟了这个场景,让学生产生了解决这道题的思路。第三,教师要做到技能训练情境生活化,数学技能学习不要局限于应付考试,应该学以致用,要求训练材料的生活化。比如在进行“人民币”课程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饰演店员和客户进行模拟交易,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使用方式,并在模拟过程中进行计算,保证计算的准确度,学生就掌握了知识。
        2.4从生活中探索数学计算规律
        数学起初是在自然界中产生发展的学科,它的很多内容都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征,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数学规律,经过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计算的规律,然后运用掌握的计算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发生的问题。
        如在进行圆柱体表面积教学时,教师先告诉学生表面积的概念,确认学生理解之后,引导学生自主测量事前准备好的圆柱体纸盒的直径和高,进而计算纸盒的面积,在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如何计算纸盒表面积计算方法之后,教师拓展学生测量计算圆柱体水杯的表面积,经过多次实践训练,学生就可以获得计算圆柱体表面积的公式。以上教学方法可以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巩固之情学过的知识。
        
结束语:
        数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数学计算教学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新课改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给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研究表明,计算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所以加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于生活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应用和数学实践意识成为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马晰.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化模式分析[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3.
        [2]张小兰.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情境[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