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环保教学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月31期   作者:李建成
[导读] 随着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各个国家开始重视保护生态环境
        李建成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陂小洋小学  福建省 龙岩市 364002
        摘要:随着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各个国家开始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以垃圾分类作为切入点,把生态保护和德育教育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辅助德育工作,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让小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本文通过阐述垃圾环保教学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说明垃圾分类与德育教育的关系,分析垃圾分类环保教学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垃圾分类;环保教育;小学德育
引言
        小学德育是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不断完善,对小学德育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将垃圾分类教育纳入小学德育教育中。小学是学校教育的开始,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融入垃圾分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便于保护校园生态环境。同时,还能培养出素质文明的小公民,积极响应国家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政策。
1、垃圾分类环保教学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1.1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小学生行为规范手册中,都有很多规定小学生行为文明举止的准则。把垃圾分类环保知识灌输到小学生的思想中去,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能够让小学生对行为举止文明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行为举止文明不仅包括语言上的,还包括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对小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环保教育,可以让小学生逐步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自觉维护校园以及教室的卫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1]。
1.2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垃圾分类环保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白人类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从大自然中获得衣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发展。随意丢弃各种垃圾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还会破坏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各种垃圾填埋不但要占用土地,还会给地下水造成很严重的污染。通过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学生的环保意识会得到提高,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环保行动中去,同时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1.3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劳动美德。
        当今我国独生子女较多,小学生从小受到家庭成员的宠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在思想上十分自我,集体意识差,而且很少参与家务劳动。而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垃圾分类环保教育,可以加强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便于他们养成动手劳动的习惯。学生通过劳动可以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就会格外珍惜别人的与自己的劳动成果,同时还可以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另外,通过垃圾分类环保教学,学生还会明白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有助于他们树立集体观念和公共卫生意识。
2、垃圾分类和小学德育教育的关系。
        实施垃圾分类得益于我国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全民文明素质的提高。2019年以来,上海、天津等城市相继办法了有关垃圾管理、文明行为等法律法规,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垃圾分类的实施,市民的文明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一直以来强调文明,垃圾分类充分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的进步。小学是学校教育的开始,对小学生意识形态的形成与习惯养成至关重要,因此此,将垃圾分类环保教育融入小学德育教育中是大势所趋[2]。
3、将垃圾分类环保教学融入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
        学校教育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给学生,还需要加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小学生年龄小,思想上可塑性极强,需要给与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

现阶段,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大趋势,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与垃圾分类的习惯十分重要,以下结合福建省某小学的教学实践,提出如何将垃圾分类环保教学应用在小学德育课堂上。
3.1小学德育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垃圾分类的理念。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提倡“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的理念,从实践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活动中,从校园垃圾分类开始做起,
鼓励学生把所掌握的垃圾分类知识应用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中去。比如,可以把家里用完的洗衣液塑料瓶用来制作花盆;把废弃的轮胎做成小花坛;把废纸建成窗花或者墙体装饰等来装饰校园或者教室。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可以实现“废物变宝”,还可以体验学习的乐趣。此外,学生的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可以开展制作垃圾分类回收桶的活动,让各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然后评选出优秀的作品,通过竞争调动学生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3.2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生态微课堂。
        学生长期接收传统的教育课堂,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学校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引进先进的媒体技术,创建生动形象且活泼有趣的生态微课堂,增强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以此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信息技术同教材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尝试参与垃圾分类行动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维护校园卫生环境方面的主体作用,创建良好的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教师在开展生态微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片,学生通过宣传片可以了解垃圾污染的危害,引发他们对自身健康以及未来生态环境的担忧,然后启发学生理解国家提出垃圾分类的原因,同时让他们意识到垃圾扔对垃圾桶的重要性。作为每个人都有责任与义务为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教师可以借助云环境制作有关垃圾分类的微课,把自己所了解的垃圾分类知识融入微课中,与学生一起分享,这种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加深他们的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解,同时还能掌握更多的垃圾分类知识,以便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正确的应用到实践中,从而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3]。
3.3积极开展多种评比活动。
        校园卫生管理可以通过小管家模式进行,给每个学生一个岗位,让他们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例如,班级小管家要负责管理班级里的日常卫生,监督并协助当值学生履行职责。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管家可以给予口头表扬或者奖励,给其他学生树立好榜样。另外,可以把班级垃圾分类做得好的班级评为“优秀班级”。小管家负责校园卫生环境的检查与监督,详细了解每个班级垃圾分类的落实情况。同时,教师也要注意生活中的细节,节约办公室用纸、水电等,给学生树立榜样。与此同时,学习也可以针对教师的用纸情况做好用纸登记记录,除去商用材料与档案等特殊的材料外,其他复印纸一律要求双面使用。此外,还可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组的办公室开展垃圾分类的评比活动,通过一系列的评比活动,为学生树立榜样。师生共同实施垃圾分类行动,养成节约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4]。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垃圾分类有益于构建生态性社会,生态文明教育已经成为众多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需要加大推广垃圾分类的力度,让学生从小养成垃圾分类意识,将垃圾分类落实到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只要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坚持下去,我们的生态环境必然会得到很大的改善,我们的社会文明将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卢钊醒.垃圾分类环保教学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7,000(007):前插3.
        [2]初桂凤.垃圾分类环保教学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7).
        [3]张蓉.垃圾分类环保教学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电脑乐园·信息化教学,2018(2):0348-0348.
        [4]吴曼琪.垃圾分类环保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2020,000(007):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