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月31期   作者:张辉梅
[导读] 数学是一门能够启发智慧的学科。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按照课本循规蹈矩地讲授知识,课堂上没有形成良好的探讨氛围
        张辉梅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肩一小学   广东省梅州市  514011
        
        摘要:数学是一门能够启发智慧的学科。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按照课本循规蹈矩地讲授知识,课堂上没有形成良好的探讨氛围。学生听不懂教师讲授的内容,下课后又不好意思问,成绩就容易下滑,不能主动分析问题。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能力,让他们在小学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培养策略
        引言
        现阶段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都是对学生直接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的讲解进行知识的学习,这样学生虽然能够掌握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但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需要为学生设置思考学习的问题,让学生从小养成独立思考和学习的习惯,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渐地从形象思维能力发展成为抽象思维学习能力。
        1强化学生交流合作,鼓励学生自行探索思考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过度的依赖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讲解,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很难充分地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关的知识点,组织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思考和学习,确保学生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三角形面积”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把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接成之前学习过的图形,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充分地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2在课上或课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想好好地利用一节课,学生除了在课下认真复习,最重要的就是要跟上教师的思维。如果能紧跟教师的思路,那么,学习数学就将事半功倍。数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在需要时抛砖引玉,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或相互讨论。如果课堂时间宝贵,教师也可以把这个问题布置为课后任务或作业。
        印度谚语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个聪明人,永远会发问。”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也说过:“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可见,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提出问题。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和数学相关学科的问题。数学是很多科学的基础。如果有学生能提出它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那么,他的创新能力就会上一个台阶。比如,小学数学应用题最常见的一类是求速度。对这类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思维放远一些,想一想流星划过天空闪光的那一瞬间需要多长时间,水结成冰又需要多长时间。教师也可以在学生了解了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形状特征基础上,让他们思考平时用的铅笔盒、镜子等物品的几何特征。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创新能力有一个必要条件,即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获得了学习的乐趣,掌握了学习的进度后,就可以自己总结规律,在积极、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建立起一个思维殿堂。


        3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兴趣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非常乏味。这个时候,如果教师为学生引入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贴近生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奥妙,同时还能够喜欢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且主动地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感知圆柱体有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但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则会出现很多特殊的情况,比如说游泳池,无盖垃圾桶,等等,这样的圆柱体在求侧面积的时候只需要进行一个底面的计算,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4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受个体差异影响,小学阶段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等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需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借鉴分层教学方法,为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针对性教学策略。例如,在教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创设超市购物的情景,之后向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提问,鼓励其将超市中x元x角形式的物品标价改为x.x元形式的标价,以帮助其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5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营造独立民主课堂氛围
        随着素质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让学生作为学习数学知识的主人,为学生营造思考数学问题的氛围,这也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第一步。通过学生一步一步的进行知识的探索,有助于学生学习思维的开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需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思路的引导,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小数是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思考问题的情境,买一本童话故事书要6.75元,买一本数学计算书要9.69元,那么一共需要多少钱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然后引导学生采取课堂上的方法掌握学习的知识,帮助学生一步一步的掌握学习的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收获知识。
        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学习能力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需要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进行精心的准备,经过长期的坚持努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学习能力。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数学知识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思考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长期的锻炼中学会进行知识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学会进行独立思考,最终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才能够逐渐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梁晓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探究[J].新课程导学,2020(9):57.
        [2]王江海.小学数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家长(上旬刊),2020(2):77-78.
        [3]倪文龙.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明日,2019(1):324-324.
        [4]于衍彬.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