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月31期   作者:谢文婕
[导读] 汉语拼音在帮助小学生发标准音、识字阅读等方面成效显著,但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常产生字母识写困难、音节拼读出错、拼音直呼速度慢等问题
        谢文婕
        常州市新北区九里小学  江苏省常州市  213131
        摘要:汉语拼音在帮助小学生发标准音、识字阅读等方面成效显著,但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常产生字母识写困难、音节拼读出错、拼音直呼速度慢等问题。为更好地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我们主张将直读法和拼读法相结合:先以熟字带音节,通过有意义学习掌握常用音节的直呼;再以常用音节带音素,学习声、韵、调及其拼读;最后以拼音促识字,扩大识字量,提高阅读速度,最终实现学生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汉语拼音教学;问题;优化策略

        自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来,汉语拼音以其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操作电脑等多项功能,成为中国社会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拼音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目前,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常见做法是:先用一到两个月时间,集中强化学习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和声调,掌握读音和写法,学会音节拼读,然后再借助拼音展开识字、阅读和写作训练。从拼音教学的实践来看,帮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可以提早实现自我识字和阅读写作。这不仅增加了小学生的识字量,而且有助于他们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但是从学习过程和效果来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一、以熟字带音节,掌握常用音节的直呼
        以熟字带音节,是指进行拼音教学之前,先教学生一些在入学前就已接触或认识的汉字。2016年教育部审定的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在这方面作了一定的改进,不再一开学就教拼音,而是增加了一个识字单元,但这些字涵盖的常用音节有限,有些字意离儿童的生活较远。这一改编除了将拼音教学延后一到两周,其他影响不大。我们主张选择熟悉且常用的汉字带拼音教学,是为了让新旧知识联接,并与学生生活世界相结合,进行有意义学习。因此,我们先教学生正确认读这些熟悉的汉字,在认读过程中,利用这些汉字再带出它们的拼音。这样,原本由抽象字母符号组成的音节就可以和熟悉的、有意义的字词结合起来认知。目前已有多个实证研究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如张一清等早在1987年就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了一次为期两个月的拼音教学全过程实验,从音节的整体认读入手,推进拼音教学,结果发现学生在感知习惯、认知自动化、认读速度等方面优势明显。
        以汉字带音节,就涉及到汉字和音节的选择问题。到底先教哪些汉字,或者说哪些音节先教哪些音节后教呢?我们可以借助汉字使用频率和汉语普通话音节统计结果等数据,为拼音教学提供汉字和音节在使用方面的参照和依据,从而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张一清、林建平以国家语委超大规模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为基础,截取其中20000高频词语,生成了普通话音节动态频率数据表。据统计,普通话音节使用频率的总体趋势为陡降至渐趋平缓,有122个音节累积频率达到78.7%,涵盖了除c、p之外的所有声母,除o、ü、üe、ui、un、ün、unɡ、ionɡ之外的所有韵母。可见,高频音节在普通话言语交际中地位突出,这些音节中声母和韵母组合的覆盖面也很广。我们可以以这些使用频率较高的音节为主要依据,再结合汉字使用频率,带上常用字,来整体认读这些音节,引导学生建立从整体上识读音节的习惯。然后通过训练不断强化对这些音节的熟练程度,达到看到音节就能直呼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有目的地让学生逐渐积累常见的汉字和词语,一举两得。


二、以音节带音素,学习声、韵、调的拼读
        当学生通过熟字对汉语拼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如常用音节认读数量达到一百左右,常见字词积累达到四五百左右),就可以尝试通过对比声母相同或韵母相同的音节,引导学生分析音节的构成,理解声、韵、调在音节中的位置,掌握声、韵母的读法和写法。然后再逐步过渡到音节的拼合,具体拼读方法可依据音节的构成情况选用两拼、三拼或整体认读等传统的拼读方式。在拼读过程中,既可以让学生继续巩固已经认识的音节和字词,保持整体识读音节的习惯,又可以借助声韵的拼合继续识读新的音节并逐步扩展词汇。因此,汉语拼音音素和音节拼合这一知识的教学,我们仍然不能放弃。但是,在教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从已产生知觉、记忆的整体认读音节出发,关注声母、韵母与音节的内在联系,以音节为切入点,结合有意义的字词辅助汉语拼音字母的教学。然后从音节中析出声母、韵母学习,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迁移;最后从声、韵的拼合中巩固旧音节、拓展新音节,实现归纳与证言的相互融通。这样,声、韵、调的拼合规律不再是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从已知的材料中比较、归纳出来的,而且这些知识因为有了经验和意义作依托,更容易让学生加深印象,理解运用。
三、以拼音促识字,提高识字量和阅读速度
        学生学习拼音字母和音节拼读,是为了识字;识字又是为了能提前读写,发展语言,提升思维,开发智力。因此,汉语拼音在语言学习中起到的是一个中介作用,是利用学生的口语经验为文字学习提供帮助,进而促进人的通达发展。学生学习完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以后,碰到不认识的字,就要能借助拼音读出它的读音,通过它的读音激活已知经验理解字词意义,进而扩充知识面。同时,在大量阅读和识字中,学生又可以借助拼音,不断巩固拼读和直呼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这样,拼音就成为了学生发展独立学习能力的一个工具,他们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知识水平等,选择阅读的内容,借助阅读,全面地培养和发展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在这一阶段,重点要放在借助拼音自主识字和阅读、利用拼音扩大阅读量上。从知识的分类来看,利用汉语拼音进行拼读属于程序性知识,是一种技能的获取,而程序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教”不出来的,必须经由学生的科学操练、体验内化方能获得和形成。因此,除了课堂教学,我们还应结合课外补充读物和课余阅读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运用拼音知识,在具体的实践中自觉转化为日常行为。
        综上所述,汉语拼音教学不仅是小学生识字、阅读能力得以迅速提高的保障,同时对于提升学生语言文化素质和思维发展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在教学实践中改进、优化相关策略,以寻求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文.现代汉语语音答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66.
        [2]叶籁士.改革拼音教学,纪念汉语拼音诞生 30 周年[J].语文建设,2019(1):4.
        [3]刘建德.学生实际:课堂教学的出发点[J].教育科学论坛,2019(6):49-50.
        [4]张一清,佟乐泉,亓艳萍.整体认读汉语拼音音节教学实验报告[J].语文建设,2018(5):22-28.
        [5]丁晓萍,王晔凤.用“直读法”提高聋哑学校汉语拼音教学质量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8(2):47-50.
        [6]陈丽玲.直读教学法在香港小学二年级运用的可行性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