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童铸
贵州省兴仁市巴铃镇巴铃小学 贵州省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62399
摘要:学习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农村留守儿童学困生不仅自身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问题,而且缺乏强烈学习的意志力。教师应基于留守儿童学困生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帮助其在学业上转差为优,在心理上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困生;健康成长
目前数量众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进入城市,但其子女依旧留在农村。农村留守儿童因祖父辈的宠爱、父母成长中的缺位等多种原因变成学困生。留守儿童学困生是每个学校以及教师的工作重点,帮助其实现良好的学习和成长是学校、教师和学困生共同发展的需要。留守儿童学困生的成长发展应得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共同浇灌,还应得到社会公众以及政府的支持,本文主要从教师立场分析学困生的学习和成长策略。
一、注重农村留守儿童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首先,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将知识和具体情境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尽快融入到课堂活动中[1],促使学生将知识学习和知识运用联系起来。例如教师能结合自己创设的情境设计带有悬疑性的问题,引发学困生的好奇心,尽可能让学困生思维呈活跃状态。教学应考虑学困生实际情况,应带有启发性,让学困生跟随教师的讲课节奏不断思考,从而将知识内化为自己所有。
其次,教师能借助多元化教学方法提升学困生学习兴趣。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或适当教具,将抽象物象具体化,通过声音、视觉等多方面的刺激,加深其理解,达到传授知识的目标[2]。例如语文中写景的古诗词皆为静态,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将其动态展示出来,将知识转化成动态的图像、声音和文字,从而聚焦学生眼光;再比如数学中的空间几何,有些学困生自身想象力不高,此时就可借助多媒体通过动态变化,让学生认识图形的具体变化。另外,教师还能运用小组讨论合作、课堂提问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带着兴趣和自主性投入到学习中。
二、注重农村留守儿童学困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首先,引导学困生形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既是学困生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其了解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自己所掌握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了解,在课堂上可以高度关注自己的知识困惑点。留守儿童学困生家庭教育氛围一般不浓烈,所以教师要发挥预习监督作用,可通过检查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对预习完成良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对未能按时完成预习学生给予一定惩罚,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预习。
其次,帮助学困生形成课堂认真听讲的习惯。
学困生通常自控力比较差,容易出现开小差、睡觉、讲悄悄话,甚至扰乱课堂纪律,教师对这种行为要严厉制止,可通过多次提问或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困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学困生对学科的抵触一方面来自于学科知识,另外也源自其对教师的抵触,所以教师应注重自身教学素养、教学技能的提升,获得学生的认可和配合,让学生喜爱教师及其所讲课程。
最后,检查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现在一些教师都强调让家长帮助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但留守儿童基本都和祖父辈的老人生活在一起,这些人难以完成作业检查的任务,教师应自己认真批改布置的课后作业。此外,教师应让学困生认识到作业不是一项应付教师的任务,而是一种检查自己知识掌握情况的工具,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可以了解自己知识掌握的多少和深度。
三、注重农村留守儿童学困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安全感比较低,其一般比较敏感,容易封闭自我,或者通过抵触外界来保护自己[3]。教师可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信息表。留守儿童相偕自杀并非是传闻,而是真实事件,这表明一些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障碍,学校需关注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心理成长,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同时建立心理咨询室,对留守儿童学困生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解答其在情感态度方面的疑惑,让其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怀。尤其是班主任更应多和留守儿童学困生进行沟通,及时排解其心理障碍,促使其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四、结束语
农村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学习和成长问题涉及范围比较广,存在影响较深远,彻底解决难度较大,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教师应给予留守儿童高度重视,通过引导,促使其提升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健康心理。但教师的个人力量难以完成农村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学习和成长问题,社会、学校和家庭还应当在学困生的教育中发挥作用,三者互相配合和补充,共同推动学困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丽灿.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小学数学学困生分析及转化对策[J].小学生(下旬刊),2019(01):57.
[2] 肖佩明.新时期学困生转化之“精准扶困”——谈农村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帮扶策略[J].读写算,2018(06):110.
[3] 柯秦.农村留守儿童学困生转化之我见[J].汉字文化,2018(02):122-123.
[4] 哈俊武.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学周刊,2020(35):189-190.
[5] 张桂芝.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班级管理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