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二次函数教学中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月31期   作者:苏红
[导读]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益发达,复杂的经济生活要求个人不得不具备相应的理财、经济等知识,因此提升中学生的财经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苏红
        (广东省惠州市惠港中学  广东 惠州 516000)
        摘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益发达,复杂的经济生活要求个人不得不具备相应的理财、经济等知识,因此提升中学生的财经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呢?本文通过二次函数利润问题一课探究了初中生数学课堂教学财经素养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财经素养、数学建模、函数、初中生

        《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解读中提出,初中生财经素养的培养可以从收入与消费、储蓄与投资、风险与保险、制度与环境四个维度进行培养[1],在初中数学中上述四个维度相关的数学应用问题形式多样,因此我们可以在数学课堂,借助应用问题以及相关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
一、实施数学教学,探财经素养的培养
(一)生动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通过用幻灯片展示商场促销宣传的相关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我们经常会见到商场搞促销活动,商品定价不同,商品销售的的数量和所获得的利润也会不同。如果你是商场经理,如何定价才能使商场获得最大利润呢?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视觉刺激同时以设问的方式开始本节课的教学,开门见山式的导入直奔本节课主题, “利润”这一字眼充分揭示了该节课所学是与经济生活有关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设置基础练习为本节课的新知讲授做好铺垫
       
(二)举例剖析,将财经素养融于数学实际问题
        1、立足教材,提出问题
        教学中我们依标循本,通过教材中的母题教授新知。原题如下:某商品现在的售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每涨价1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已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2]
        2、审清题意,设出变量
        本题立意旨在通过分析两种不同的调价方式从而建立对应的二次函数模型,并运用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求解出最大值,通过比较两种调价方式的利润的最大值而进行选择,故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题目,分析题目中的各项数据,将题目中的两种调价方式分解成两个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先展示涨价方式的求解。
师:该题是关于商场销售的问题,题中有两种调价方式,我们可先设每件涨价x元时的总利润为y元,则由题意可将具体数据用如下进行整理,请同学们同老师一同完成。
                 进价/元   售价/元   单件利润/元   销售数量/件  总利润/元
调价前:    40        60         20         300
涨价 :               +1                   -10
调价后 :   40       60+x       20+x       300-10x       y
        通过分析,将数据直观化,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涨价与销售数量之间关系,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商家可以对消费者实施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来获取自己的利润,这种活动下的各类价格可以直接冲击到消费者,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则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地消费。
        3、师生合作,建立模型
      
        通过建模,将最大利润的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大值问题。而通过列出函数关系式,将与经济生活有关的数据用函数的知识分析,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最终服务于生活,并且能运用于求解经济生活中的问题。
        4、模仿练习,强化知识
        在完成涨价的数学模型求解,降价的模型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生通过模仿得出函数模型。
分析如下:
                 进价/元    售价/元     单件利润/元   销售数量/件  总利润/元
调价前:     40        60           20          300
降价:                -1                        +20
调价后:     40      60+x         20-x         300+20x        y

        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将教师的灌输讲授转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掌握新知的同时,也让他们切身体验了一次自己当经理调价的感觉,培养了他们的财经素养。
        5、回归原题,选出方案
        师:同学们我们观察到降价和涨价的最大利润是不同的,如果你是商场的销售经理,本次调价,你会选择哪种方案呢?
教师抛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学生在观察比较两种调价模型的最大值后,一致都选择了涨价,而在选定最佳的调价方案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对于利润问题什么是最优方案,并且体会到了实际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分析模型而找到答案。
(三)通过设置练习,巩固新知,进一步提升财经素养
        习题:某旅游纪念品每件进价为6元,当销售单价为8元时,每天可售200件.市场调查反映:销售单价每提高1元,日销量将会减少10件,物价部门规定:销售单价不能超过12元,设该纪念品的销售单价为x(元),日销量为y(件),日销售利润为W(元).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 求日销售利润W与销售单价x的关系式;当x为何值时,日销售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3]
        课堂上设置练习可以加强学生对二次函数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独立解题的能力和数学建模的能力。
(四)设置课后数学活动,让学生将课堂知识运用生活之中
        布置课后数学活动,给定班级废书和饮料瓶回收数据、班费购买布置班级最美课室的数据两个活动的相关信息,以小组为单位选定题目,然后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将题目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设问和求解,通过设置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同学们参与到日常生活中各类经济问题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以及合理的消费观念。
二、反思
        商场营销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教学中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销问题中经常要考虑到商家的最大利润等问题,也是财经问题中常见的一种类型。该节课通过以一道教材中的数学应用问题开展教学,符合现行倡导的以教材为本的教学理念。例题和练习题均涉及到营销问题的多种数据,通过审题,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解决该题要求学生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通过师生合作建模、学生独立建模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而模型的最大值的求解提升了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通过对两种调价方式,结合问题的实际意义,要求学生选择一种最优的调价方法,不同方案的选择问题培养学生对最优化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学生的财经素养。
三、结语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的问题中有大量这种贴近生活的营销类的题目。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及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创设财经素养教育的实际问题情境,通过运用数学知识求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和财经社会的紧密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财经问题的思维模式,树立学生更加适应财经社会的价值观。
        本文是惠州市惠城区区级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普通初中数学课程中财经素养教育路径的探究,课题编号:2019HCKT019 。
参考文献;
        [1]张男星等.《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科学出版社,2019,6.
        [2]章建跃等.《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