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平台应用提升山区教学点信息化应用水平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月31期   作者:张锦华
[导读] 本文以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山区教学点推广应用“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平台”为例,通过剖析本县山区教学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现状
        张锦华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教师发展中心 广东 韶关 512700)
        摘要: 本文以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山区教学点推广应用“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平台”为例,通过剖析本县山区教学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现状,阐述了“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数字教材适合提升山区教学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以及平台在教学点的分层推进应用和教学点应用推广方式。实践得出“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在我县教学点推广应用, 有效提升山区教学点信息化应用水平,平衡了教育教学资源,让山区教学点的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关键词: 教学点信息化 / 数字教材平台 / 推广应用
        
        一、乳源山区教学点信息化应用现状
        乳源瑶族自治县地处粤北山区,是广东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也是广东省第一第二轮扶贫开发重点县,集老、少、山、边、穷于一身。全县人口22.66万,其中乡村人口15.36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4所,其中教学点43所。随着近几年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2017年全县基本完成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全县教学点班级数132个,学生数1420人。教师总数221人,其中有民转公、代转公、临聘教师136人,占教学点教师61.5%,教师平均年龄49.4,人均任教学科4.57,人均周课时18.2。通过对全县教学点老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情况问卷调查得出,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老师占比56.52%,有43.48%的老师较少使用;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方面有86.52%的老师无法独立完成;教学中使用PPT多媒体课件授课的老师占78.76%;教学资源中老师对教学课件需求占比最高,达到89.5%,在教育技术方面上老师对多媒体应用技术需求最高,达到88%。教师年龄偏大,教学任务重,信息技应用水平低,大部分老师无法独立制作或是修改课件,只能使用现成的PPT课件和实物展台投影实物素材进行教学,有些老师甚至嫌操作繁琐排斥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些因素成了制约教学点信息化应用的瓶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二、“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数字教材适合提升山区教学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乳源山区教学点大部分教师一直扎根边远教学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水平低。“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的数字教材是由纸质教材编者进行整体设计,界面和纸质教材一样,内嵌各类教学音频、视频、动画、互动设计等丰富教学资源,这样的设计规避了PPT课件与教材脱离的短处,也迎合了老师使用教材教学的习惯,且操作简单,容易上手。
        1.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教学点大部分语文教师普通话不标准,拼音读不准,甚至有些老师课堂中还穿插地方方言,运用数字教材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语文数字教材里,内嵌有带视频朗诵和分段朗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示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汉语声韵之美,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学生读得准确、读好停顿;还可以进一步欣赏课文全文视频或分段视频,让学生沉醉优美情境中,读出趣味。针对课文生字,数字教材内嵌了交互动画资源,教师可以运用生字学习互动资源中的图片、音视频资源多种识字方法和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写字指导上,通过书写演示,帮助学生熟悉汉字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从听、说、读、写各个角度帮助学生学习好生字。在课后的知识归纳和练习,数字教材中设计了有针对性的交互练习,教师可直接点开提问讲解。
        2.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小学数学在数字教材内嵌了演示类动画、探究类动画、互动习题类动画等资源。数字教材将文中的插图制作成了演示类动画,教师直接点击相应的插图就可通过声情并茂的动态情境演示教科书主题图或例题情境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相关的数学知识。例如在《1-5的认识》教学中,老师可点击“农家小院”图中的人和物,图中的同类人或物会整体闪烁,然后再按照实际数量的多少一个个依次闪烁,这样更有利于强化学生一个个数出物体数量的过程,从而达到每个数都是在数具体的人或物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

探究类动画是为课本中为的数学问题提供相应的交互平台或数学探究小环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课堂数学活动的开展和有效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互动习题类动画紧贴教科书练习、习题,通过交互功能可以得到即时反馈,借助不同层次的反馈机制,为学生提供自我反思与评价的机会,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使用“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数字教材教学,降低了信息化教学门坎,符合山区教学点老师的使用习惯,促使更多的老师接受并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三、“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分层推进应用
        在运用数字教材应用平台的不同阶段,教师所掌握的应用技能与应用水平会有较大差异。数字资源与教学实践的融合创新,要从应用模式入手,深入研究并建立基于数字教材的新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我们建议教师从三个层次来应用该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第一层次“点点用”,教师按照平台规定的教学环节和提供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第二层次“改改用”,教师按照平台规定的教学环节添加自备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数字教材的课文中相应的位置加入本地的课件、音频、视频、动画、文本等相关教学资源,这样操作更直观易用,也符合教学点老师的使用习惯。第三层次“创创用”,教师运用平台自定义教学环节并添加自备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逐步引导教师通过数字教材应用平台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与学的理念重塑、结构重组和内容重构。
        四、“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应用推进方式
        1.为“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的应用提供基础保障。
        教学点无论是硬件还是师资方面都是比较薄弱,需要分管中心校或上一级部门的支持。在硬件方面保证教师和课室终端正常运行,扩大校园网络容量;在软件环境方面帮助教学点完善数字教材进课堂,将数字教材应用平台安装至教师端和课室终端,解决账户登录问题,指导教学点老师下载好相应年级的数字教材和资源,配置好所有教学点教师终端和课室的应用环境。
        2.为教学点教师开展全员培训。
        由于教学点偏远,很多教师基本是包班,要集中组织全员培训会存在交通安全和影响正常教学等不利因素,要完成教学点教师的全员培训要从线上和线下两方面入手,线上通过视频会议和加群的方式培训、讨论、解答,线下以中心校为单位,聘请技术人员和在一线有使用经验的老师集中组织培训,通过实践案例培训,从应用者、应用模式等方面入手,逐渐改变教师观念,并让教师尝试利用数字教材应用平台开展教与学活动,进而开展深入研究,建立起基于数字教材的新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3.强化以中心校带动教学点的协作教研机制。
        为加强“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中心校可定期组织本区域教学点开展平台应用教研活动。活动可以是示范课教学、主题式教研、专题讨论等形式进行。中心校带动教学点协作教研,充分发挥协作区内学科教学基地的辐射作用,典型教师的引领作用。
        “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在山区教学点应用, 有效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应用水平,提高课堂效率,为教学点课堂注入新血液。同时缓解教学点师资力量薄弱问题,平衡了教育教学资源,让山区教学点的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业虹. 基于数字教材的教学模式研究:以义务教育人教化学数字教材为例[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4)
        [2]王洪波. 数字化教材开发应用与研究. 传媒论坛,2020
        [3]田恬. 语文学科数字教材应用的优势、策略及思考.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