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丽
(普洱学院 云南 普洱 665000)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团结之根本,是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现实驱动力。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国情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重要工程。积极培养当代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与热爱,是新时代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应有之义。不断培育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价值归宿和时代使命。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因此需要超越传统,建构协同高效的联动体系,丰富符合需求的教育内容,创新寓教于行的教学方法,加强从一而终的过程监管,实现客观科学的效果评价,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人心基础和稳固基座。
关键词: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命;困境;超越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4-09-29.]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进一步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要求。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组成部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边疆地区高校肩负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任。深刻理解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涵与使命,准确把握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独特作用,客观分析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探寻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时代使命
(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条件
边疆地区高校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生成性条件和支撑性条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使边疆地区各民族学生知晓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领略不同地区的自然风貌和不同民族的特色风情,形成“中华民族是一家”的基本认知,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意识。在此基础上,各民族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成长,通过交往、交流、交融展开广泛而密切的互动,在朝夕相处中了解彼此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结下深厚的手足亲情,产生和谐相处、共善关怀、守望相助的意愿行为。
(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经途径
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社会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家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构成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三者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渠道,在“不同场域”中互相影响、互为依托又深度镶嵌。比较之下,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尤为显著: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由专业的人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体系地开展,帮助广大学生从内心深处培育起深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能够自觉成长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同时又具备先进知识与文化的现代公民,这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深度相契。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推进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
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目标,以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主要内容。和谐融洽的关系、紧密深厚的情感、美美与共的认同取决于“异”还是“己”的价值判断,在判断过程中,对自己与他人进行分类,并据此采取相对应的行为,对自身的认知和对彼此关系的衡量承担着“过滤”的功能。[ 青觉,吴鹏.使命、困境与超越: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教育研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的理论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05):3.]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从消除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隔膜入手,稳步塑造和深化彼此之间的心理认同,并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予以巩固和保障,实现各民族学生彼此情感与信赖的极大拓展,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了现实基础与客观条件。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既是一项“维心”工程,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
二、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亟待完善
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长效育人体系不健全。在国家政策导向与侧重扶持下,边疆地区高校组织开展各类有针对性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不完善仍是客观存在的突出问题。有调查结果显示,87.43%的大学生认为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统谋划、全员参与、统筹推进、队伍统合、管理融合、体制契合的一体化格局并未实现。[ 王宏昆,李险峰.云南省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状况和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2017(06):31-34.]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制度建设、方案修订、目标设计、经费投入、资源整合、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过程监管、结果评价等方面存在问题,尚未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系统化的长效育人机制。
(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有待充实
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现实需要。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内容脱离社会时事背景、区域文化背景和学生生活实际,“空洞化”、“教条化”和“僵硬化”特征明显;[ 顾超.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0(03):159-163.]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未能覆盖所有民族,未能体现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多为说教意味浓烈的理论政策宣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缺乏连贯性,各阶段、各模块缺乏承前启后的衔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不符合新时代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客观需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未有效整合国家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校本课程资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侧重显性知识的传递,忽视隐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等。
(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法有待优化
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法手段拘于传统、缺乏活力与创新。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依赖附属于思想政治课,大多以课堂为主渠道,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对学生宣讲民族理论、传递民族知识。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未得到有效组织。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等未发挥其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特殊作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边界、理论结合实践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不多。网络、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尚未与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机融合,教和学的视野有待拓宽、平台有待搭建、资源有待发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能动性、有效性有待提升。
(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过程有待监管
部分边疆地方高校未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学校常规任务清单,相关工作未制定有效的组织管理办法,缺少常态化运行指导与监管。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多以独立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未嵌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未分阶段、分层次、分专业、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设置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修课程,未将宏观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目标具体落实到微观的学科课堂教学任务中。边疆地方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呈零星状或聚拢状,贯穿高等教育始终的全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统尚未形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过程监管尚未朝着制度化、常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五)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效果有待评价
首先,缺乏对边疆地方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参与者的评价。未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工作实效纳入学校领导、相关行政人员、课程责任教师、班主任、班干部、学生的考评体系中去。其次,鲜少针对边疆地方高校各阶段、各类型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本身出台与之相匹配的评价方案,无可参考的评价指标体系。综上,边疆地方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评价仍停留于经验层面,未能以各项指标体系为参照科学合理评价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效果,未能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探索出路。缺少评价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会流于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原则。
三、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超越路径
(一)构建协同高效的联动体系
完善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顶层设计:1.教育主管部门、民族工作部门、高校要加强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视;2.建立健全包括宣传、课程、活动、制度、队伍、检查、评估、环境等在内的民族团结教育的体制机制,使之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系统化发展,发挥长效作用;3.探索创新工作模式,实现部门联动,成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项组;4.加大投入,保障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经费支持。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现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域覆盖。坚持课内外融合、校内外联通,广大师生同向同行,学校、家庭、社会、师生施策合力的“多位一体”联动体系,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持续实现系统集成、整体发力、协同高效。
(二)丰富符合需求的教育内容
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当紧扣“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精选教育内容。修订和开发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教材、课外读物、影像制品,将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案例。与区域文化、地方性知识相结合突出教育生活化,融入民族团结史、民族法律法规、宗教理论与政策等相关教学内容。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内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具体指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最终归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多元融合,形成具有边疆地方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体系。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深挖国家、民族的悠久历史、地理人文和社会现状,要注重弘扬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优秀文艺,要善于发挥各民族的优势和特色,努力汲取各民族的文化精髓和养分,不断拓展各族学生的多元文化认知,形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激发各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和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热爱和归属感。
(三)创新寓教于行的教学方法
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当针对“怎样培养人”优化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在深度吃透国家政策导向、全面把握区域优势、深入研究学情基础上合理配置师资、持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采取打破课堂、打破常规、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现横向的全面覆盖和纵向的持续延伸。要理论结合实践打通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深层次的联结空间,营造根植于日常生活的教育场域,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最终成为每个人的经历。要紧密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积极吸收先进技术的优势,充分挖掘新媒体工具的潜力,强化新媒体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作用,搭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运用新媒体各类载体开展宣传教育,实现互联网+民族团结教育。
(四)加强从一而终的过程监管
边疆地区高校应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建立全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要组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项工作组,有目标、有侧重、由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具体、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地对高等教育阶段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管。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充分照顾各族学生的现实需要,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离校教育全程监督落实各阶段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目标任务。总言之,边疆地区高校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纳入重要工作安排,加强过程指导与管理,使系列工作落地生根。
(五)实现客观科学的效果评价
要重视对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的评价和督导工作。高校可以联合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民族工作部门和师生协同制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评价方案,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效果的考察考评工作,切实保障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政治性强、政策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教育工作,边疆地区高校、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民族工作部门要注意把握高度、掌握政策,制定客观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要积极稳妥把关,又要统筹安排、加强协调。同时,边疆地区高校、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民族工作部门和学校师生要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广典型,为客观科学评价打好基础。
四、结语
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旨在让各民族学生从情感心理层面和社会实践层面消除隔膜、产生联系、取得共识,有效推进各民族学生乃至各民族群体彼此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成社会关系语境下“人与人的结合”,进而在不同的社会空间中构建超越区域与民族的“生活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最终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组成部分。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在于争取人心、凝聚人心、稳固人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条件,为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凝神聚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4-09-29.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习近平在2019年第七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9-09-27.
[4]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5]王宏昆,李险峰.云南省边疆地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状况和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2017(06).
[6]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J].民族研究,2018(01).
[7]郝子涵,张宝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06).
[8]董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02).
[9]张学敏,石泽婷.民族教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内生逻辑——新中国70年民族教育及其政策回溯与前瞻[J].西南大学学报,2019(04).
[10]青觉,吴鹏.使命、困境与超越: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教育研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的理论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05).
[11]顾超.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