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域探析小学数学个性化高效预习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月31期   作者:倪丹
[导读]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使得我国小学数学学科创新发展有了新的方向,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倪丹
        河南省三门峡义马市外国语小学(河南 三门峡) 472300
        摘要: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使得我国小学数学学科创新发展有了新的方向,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不同学科内容所包含的核心素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小学数学作为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学科主要包括数感、几何概念、运算能力、模型思路等十大核心素养。小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差异明显,加强学生个性化高效预习对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在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学科素养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域;小学数学;个性化;高效;预习策略
引言
        小学生提高数学预习能力在学习小学数学过程中至关重要,也是学习能力上养成核心素养的重点。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方面都是数学核心素养。数学预习能力的加强培养,提高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方面素质,最终目的是总体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因为预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小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上获得抢占先机的能力,好习惯受益一生。
一、个性化高效预习内涵
        课前预习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环节,意在通过课前对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并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在学生脑中建立一个知识框架,为后续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个性化高效预习概念是在原有的预习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发展而提出的新型概念,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够高效地获取知识与能力,具体指的是根据小学数学学科不同的授课内容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高效实用的预习策略,从而让学生的课前预习环节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独立思考,并一步一步探索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二、个性化高效预习的作用
        (一)提高课堂听课效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在小学生初学阶段,抓好预习的习惯尤为重要,好的预习有很多作用。首先,预习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小学教师在教学一个新的知识点,通常会有很难的知识点,这就凸显出课前数学预习的重要性,预习时能看懂的知识点,学生在教师讲解时就能很快理解和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预习时看不懂且无法理解的知识点,在教师讲解时,会有目的性地听讲,在听课后有种恍然大悟的成就感。
        (二)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在现阶段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大多为“教师负责教课,学生负责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课前预习环节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进行材料的收集整理,对较为晦涩难懂的新课知识也会有初步的了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假以时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得到良好的改善,能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个性化高效预习的策略
        (一)“鼓励式”教学,激发学生预习兴趣
        人们常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否喜爱一门课程,与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分不开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以学生发展为主,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创新,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此外,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预习成果应给予客观、积极的评价,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保持课堂高度集中状态。针对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委婉地指出,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引导学生以发散思维,通过多个角度考虑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将学生传统观念中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以兴趣带动学习,提升数学预习的高效性。

例如,学习《长方体》时,笔者为学生列好了预习提纲,让学生了解长方体特征,培养空间观念与想象能力,同时,还让学生们用自己熟悉的材料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并在课堂上让学生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对长方体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提升了数学教学效率。
        (二)小学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小学数学教师更新教学方式,以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目的,数学教师辅助小学生学习。在小学生心中贯彻自主学习的思想,提高其自主预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切记不要一味对小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让小学生把被动学习化成主动学习,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转换为主动学习知识。小学数学教师不再以讲课为主要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方式是以小学生自学,以教师辅导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小学生习惯课前预习,预习不会的可以提问,教师收集问题统一回答,最后统一归纳知识点。因为小学数学知识点不是很多,适合这个教学方式的推出,一是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二来锻炼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增加课前预习的经验,了解明白预习的方向和重点所在。
        (三)师生互动
        学生对预习案上的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大部分已解决,剩下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让老师和全体同学共同帮助解决。这时,老师的讲解实在太重要了。面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难点问题,教师应该采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进行发问于学生,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老师的启发,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问题,面对学生讨论后,仍不能明白的疑点教师要用简洁的语言进行点拔,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总之,老师要少讲精讲,讲那些知识点容易混淆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仍不能明白的而其他学生仍然不能解决了的问题。
        (四)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恰当地预习方法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要求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教与学结合起来,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可以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怎么去学习,特别是针对这些比较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比较少,对于事物理解的程度比较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引起重视。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时,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这个除了帮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预习习惯之外,还能够使学生的预习效果有所提升。小学数学要求学生具有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因而教师的预习内容应该建立在学生所学的知识上。例如,小学生在学习算术,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学生预习,跟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帮助学生制作一些小方块,等到上课时学生可以将这些小方块带到课堂,之后在算术法学习的预习环节使用,使学生对计算更容易理解。教师也可以这样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对于一些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用笔在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上进行记录,之后学生在预习新课时,就会知道有哪些知识点需要重点预习,哪些是教师要在课堂上讲到的知识点,经过长时间这种预习方法的积累,学生的预习能力就会提高,还会使学生可以分析书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教师指导学生用正确的预习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预习能力,还会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结束语
        总之,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有力支持,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全面的掌握。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此,教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要做到心中有数,将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黎霞.小学数学有效预习对策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18(12):32.
        [2]李立兴.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J].中华辞赋,2018(11):114.
        [3]潘江武.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力培养现状的调查[J].新课程(综合版),2018(11):162.
        [4]叶振明.浅谈小学数学有效预习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8(11):68.
        [5]刘彩霞.小学数学教学课前预习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0):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