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宗武
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实验小学 323300
【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运动能力培养对于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当前的课程改革当中,也高度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形成,重视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学习方式。通过阅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就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阅读能力,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通过阅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建构全面的阅读评价标准,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0.引言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在这一时期内形成阅读经验,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自身的阅读量。然而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由于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更不用谈指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目前小学语文教材在经历多次变革之后,更加关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如何让学生走进课本中享受阅读过程,并从中得到启发是教师今后的主要工作目标。
1.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现实作用
1.1 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一直以来都是课程的主导者,他们的分析过程会代替学生的分析,过程直接给学生提供现成答案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样一来也会省略掉学生进行亲自阅读并分析的过程。因此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学生很难在阅读当中形成理解和质疑意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加强学生在阅读当中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时在阅读环节关注学生的意识,培养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所以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是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教师不能单纯用自己的思维对学生进行牵制,而是通过合理引导让学生逐步自学。所以在今后的教学环节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当中,让他们的阅读中掌握方法,并提升自主阅读能力,在与文字的交流环节,体现自己的独特想法和观点,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意义显著。
1.2 促进个体终身发展
在学校如果能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阅读习惯,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从情感上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和满足感。从这一角度来看,阅读教学要从观念上进行深度转变,学生应该怎样学习,教师应该怎样教学都是未来的主要工作目标,所以教学过程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意识,不仅在课内阅读,在课外也应该阅读。即便今后走出校园,也能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间断阅读,学会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阅读才是一种高质量的阅读。从个体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促进学生的个体化发展,符合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要求。
1.3 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展属于知识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新理念和新意识开始产生,在此背景之下,不仅知识增长速度加快,且知识更新周期变得更短,这就要求人们需要具备阅读能力,尝试在生活中获取信息,享受新环境下阅读过程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之处。所以阅读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内容,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方面可以帮助今后的学习生活走向正轨,另一方面为个人发展打好坚实基础。从建构主义理论来看,学习的经验往往来源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如果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产生新的阅读兴趣和理解,就能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形成已有的经验框架,再借助教师指导的方式提升自己在心理层面的阅读倾向。
2.阅读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2.1 重视情境创设下的自主阅读
对于阅读过程来说,教师需要在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空间,并以此为基础创设合适的情境,按照学习内容的特点让学生主动融入情境当中,并且激发自身的学习欲望,开拓视野。当然学生本身存在能力差异,如果单纯用一个目标来衡量所有学生,很难保证公平公正,且很多能力稍弱的学生,在无法达到目标的前提下,会丧失学习信心,在学习中产生挫败感。为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来划分设置他们可以达到的目标,并且重视情境创设下的自主阅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增强学习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新媒体的高速发展让阅读内容和阅读形式都呈现出了新的特征。除了课内的必背古诗和书籍之外,还有很多推荐的阅读材料。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建议中也明确提到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广泛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面和阅读量,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放任学生完全自由朗读,往往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对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书记,然后让学生通过文字与书本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在交流的过程当中还要引导学生对书本中的精彩内容进行深层次关注,让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不仅重视个人体验,还关注整体体验。在进入小学中高年级之后,书本的篇幅变得越来越长,一节课甚至一天的时间都无法解决书中的某些问题,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失去了新鲜感,就会产生疲惫情况。对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始终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必要时可以通过作者或其他书评进行侧面导入,在阅读之前给学生讲解有关书本的背景故事。特别是在某些故事书的阅读环节当中,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一步步的仅仅导入能够诞生新的问题,且故事情节本身的紧张和悬念也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总而言之,在阅读过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设置足够的悬念和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在前期导读的过程当中,对后续的阅读提出相应的要求,这样一来也礼漫无目的进行阅读的效果要更加完善。当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阅读进程和阅读情况,就能准确把握阅读的节奏和时间安排。无论是多么优秀的阅读作品,如果没有和学生的情感发生碰撞,没有让学生进入情境当中就无法发挥实质作用,这也是阅读作为一种高级活动的特点所在[1]。
2.2 阅读与质疑环节
阅读与质疑环节是阅读过程中的关键点所在,因为学生存在疑问,说明他们对课堂教授的内容高度关注。所以让学生进行个体化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针对书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即便这些疑问看上去比较简单,也是他们独立思考的结果,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课前预习阶段,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主要方式,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可以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阅读的基础上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全面预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权,他们对教材理解和阅读内容的感受会更加丰富,能够在课堂上用语,表达自己的看法,突破原有的教学重难点。
例如在学习到牛和鹅这篇文章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并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实际上这篇文章的走向非常简单,就是一篇生活化的记叙文记叙的是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之下赶走了的故事。这篇文章的故事性非常强,是一篇语言生动,但又蕴含了哲理的文章在描写作者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将鹅的神态和自身的狼狈描述得淋漓尽致,我们通过这些描绘过程也能产生新的疑问,为什么同样是人类,鹅的前后反应会如此差异巨大?原因在于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正如文章中写的一样,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怕人;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在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将课外资料“牛和鹅的眼睛”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通过这一背景故事,深刻理解文章背后的文化内涵,尝试与文本进行对话,并且通过阅读的方式从文中寻找到合理的答案。答案获取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反复阅读并反复推敲的过程,通过此类相同题材的内容展开对比,能够感受文章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并通过思考敢于疑问,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达到自我认知的目的。
对于教师而言,也可以与学生展开交互式阅读,实现信息共享,这样一来教师也不会独立于活动过程之外,会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这种形势下的师生交流,有助于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对阅读过程进行督促和指导,让学生学会扬长避短展开综合阅读。,特别是当前电子阅读材料的出现,可以和传统纸质材料之间进行相互补充。阅读者可以通过纸质材料展开深度阅读,但也可以通过电子材料获取更加庞大的信息。总而言之,如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具备质疑意识,将成为今后教学的主要方向[2]。
质疑环节同样要关注到学生对于某些教学内容进行的反思,反思过程本质上是他们阅读之后对文本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评价,有时也会将其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深度思考,形成个性化阅读体验。例如在解读“穷人”这一角色定位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时代背景来正确理解穷字的特殊含义,明确穷人究竟“穷”在哪里。直接地和学生表述所谓的沙皇专制统治,他们显然无法理解与文章之间的联系,但如果能够以反向质疑的方式选择一些相同题材的内容进行对比,就可以让学生从政治制度背后体会广大劳苦群众的生活特点,从而提升自主阅读的意识与能力。2011年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学生的阅读能力体现在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并能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积累情感和语感,注重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表达。所以当他们具备质疑意识和反思意识,就能借助工具书或其他手段理解文字想要表达的思想,这也是语文教学目标的客观要求。
2.3 教师的针对性阅读指导
教师在阅读过程将成为重要的角色,他们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并尝试在阅读过程当中提升技巧和水平。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立足于教材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到少年闰土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如果学生也能结识一位像闰土一样的朋友,那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通过这种问题可以让学生围绕阅读材料进行深度思考,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实际上诸如此类的设计较多,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单元,主题围绕主题,按照相应的顺序会进行课文编排,此时教师应发挥自己的特长联系生活实际将重要内容讲述给学生在一篇文章当中调整教学内容的主次关系学会随机应变。
当然个性化和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基于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为小学生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在充分尊重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前提下,让他们将自己存在的疑问在共同交流后得到解决,设置针对性教学目标,也能让学生长期保持学习状态,提升学习效率。
3.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与建议
3.1 基于阅读兴趣展开阅读教学
基于学生的阅读兴趣展开阅读教学,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特别是现代社会语文文字传播的形式发生了显著改变,信息时代的来临加快了文字传播的变革,也让新媒体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促进了阅读内容和阅读介质的变革和创新。这也说明新媒体时代,学生的语文阅读过程将发生几大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关注技术层面带来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技术,激发个人的阅读兴趣[3]。但无论如何深刻体会语文教学内涵,重视新时代对阅读产生的积极影响仍然是教学的关键点。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学习兴趣,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往往极大推动学习的欲望和主动参与意识,所以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给他们带来愉快的体验,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感受阅读的魅力所在,形成阅读意识比获得阅读知识更加重要。现代新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语文阅读内容,一个个冷冰冰的文字转化为生动形象和有血有肉的载体[4]。例如在学习到牛郎织女时,教师就可以用动画片视频资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这些丰富多彩的音效画面,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培养课堂思维。这样一来相比于单纯的课堂学习动画片的内容,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短时间内快速进入课堂教学环节,并且在观看的同时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进行提问,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当然,学生在课堂中的集中注意力时间比较有限,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和深刻的洞察能力,时刻把握学生的情感变化,争取保持长时间的兴趣状态。教师在应用教育策略时,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过程变化,从学生的直观感受出发,借助语言和技术的内在魅力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产生心灵层面的沟通对话,满足心理需求。总而言之,新媒体的技术优势非常显著,如果我们能合理应用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从而让学生将自身的激情投入到语文教学课堂当中,就能实现语文阅读的深层次创新。
3.2 科学有效的阅读技巧掌握
在教学内容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教学形式的改变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特别是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当今时代,我们可以选择很多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对阅读内容的深化理解,形成阅读技巧。例如教师在进行内容讲授时,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其他活动方式来让学生进入课文,丰富教学体验。如“猎人海力布”这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村民和猎人形象,感受猎人海力布舍己为人的精神。从这种角色扮演的过程当中,学生也能对角色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了解角色的魅力所在。
在生活当中很多人都会选择牺牲自己去拯救他人这样的品质,虽然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每个人同样也要爱惜自己的生命。他只是一个猎人,但他具有如此高贵的品质,是一个勇敢的勇士。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关注对学生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自我的评价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评价内容。相比于传统评价体系,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评价过程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在评价结束之后,可以为每一名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评价内容报告,并且对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进行综合培养,根据这些报告内容也能确定后续的教学目标,了解阅读教学在开展过程时需要注意到的某些问题。作为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努力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在教授教学方法的同时,正确掌握阅读规律,让学生主动积极投入到阅读活动当中。在某些特殊要求下,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迁移,运用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增加自身知识面的同时成为学习主体,正确理解一些比较复杂和深奥的内容,以保障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5]。
3.3 阅读习惯形成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意识到阅读过程就是让学生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培养他们对于阅读的兴趣温度,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于文字的理解,享受文字层面的审美乐趣。对此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告诉学生阅读过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过程,且系统学习的环节,本身要防止兴趣偏移而产生对阅读的厌倦心理。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现代新媒体时代,信息变得更加碎片化,学生也应沉下心来正确分析阅读的现实作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让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量,要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从书籍当中提炼出有价值的部分。虽然小学生更加愿意阅读他们所感兴趣的书籍内容,这也是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一种方式,但是要注意的是培养阅读能力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之内,还要扩展至课堂之外,掌握基础知识本身是扩大阅读面的首要前提。无论是童话故事、预言甚至是儿童诗歌都可以成为良好的阅读材料,在重视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前提下,让他们独立进行思考,实践才能深层次培养阅读水平,提升语文学科素养。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且想象力丰富,他们对于任何事情都会产生疑问,让他们敢于发言并敢于提问,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展开自主学习,也会成为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辅助手段。作为教师,还要深刻理解温故而知新的道理,除了筛选教学资料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对于某些有价值的阅读内容,可以进行多次阅读,反复阅读,更加深刻理解文章背后的含义[6]。
从知识和能力的角度来看,在知识能力维度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是让他们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的手段,而从深层次目标来看,对优秀作品的感悟过程实际上是对自己情感的一种激励和渲染,能够将自己积极向上的理想和追求表达在阅读过程当中,从积累环节重视领悟过程。
3.4 家庭阅读意识的培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可以通过与家庭教育的协调配合实现发展创新,家长在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的过程当中也可以为他们选择一些有关书目,必要时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在增加亲子感情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和阅读欲望。小学阶段本身是语言学习的重点激发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记忆能力会逐渐形成,大量阅读书籍对学生的益处本身非常明显。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就要将一些字词和句子优美的文章推荐给学生。同样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发展,让教师给学生进行书籍推荐的过程当中,可借助新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广泛阅读的空间,让他们对语言和文章产生情感,在心理上真正接纳阅读材料。阅读意识的形成比阅读能力的提高更加关键,阅读的目的并不是要真正掌握文章的内容和意义,而是要他们对文章的内容有所感悟,体验到语文阅读的乐趣所在。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选择书籍的环节当中,都需要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阅读材料,才能让他们喜欢并乐于接受。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利用新媒体技术来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利用空闲时间和孩子一起展开学习互动,也可以由家长提出问题孩子进行解答[7]。
按照认知心理学的有关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接受信息的主体,这也为家庭自主阅读学习过程提供了心理学层面的依据,在家庭阅读的过程当中,可以将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再次提炼,将学习过程转变为知识认知的过程,将后续的探究和结果进行总结和整合。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将所阅读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并且理解某些重点和难点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系统进程。在学生中有一定的阅读量之后,可以在家庭阅读的环节当中提升阅读速度,准确理解文字的深层次含义在学生中有一定的阅读量之后,可以在家庭阅读的环节当中提升阅读速度,准确理解文字的深层次含义[8]。总体来看家庭阅读可以成为学校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让学生走向丰富多彩的文字世界,提升审美情趣。
4.结语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关注学生的能力提升,也要关注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让他们主动融入学习环节当中,加深对于阅读活动的理解和感悟。实际上教师本身作为借入者和引导者,需要在阅读活动当中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指导,在尊重学生个体感受的前提下,帮助他们掌握阅读方法和自主学习意识。以更加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以合理的教学评价保障学生的阅读过程,通过家庭教育的辅助充实课堂教学,将成为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核心要素。
【参考文献】
[1]刘秀媚. 关于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探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 15(03):4+136.
[2]李洁倩. 浅析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方案[J].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4):256-256.
[3]黄小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19(06):75-75.
[4]唐玲. 强化学生写作意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探索[J]. 小学生作文辅导(五六年级版), 2017(07):18.
[5]史海英. 把握结构抓住重点引导小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太阳》一课教学设计[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30).
[6]王亚芸. 小学语文五层次阅读能力层级框架的构建——关于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评价的思考[J]. 广东教育(综合版), 2012(9):68-70.
[7]刘卫华. 会阅读方法 得阅读能力——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 2020(2):23-23.
[8]李长银. 巧用阅读批注 激活学生思维——基于阅读能力的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 读写算, 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