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9期   作者:吕跃东
[导读]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健全,正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关键阶段,
        吕跃东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铁岭学校   137000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健全,正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科学作为小学教学中重要的科目,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正确的思想观念。本文主要讲述了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方法。
关键词:科学教师;德育能力;实施技巧
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渗透于学校的各方面工作。怎样使全体教职工都成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提高学科教师的德育能力就成为学校工作的当务之急。小学科学教师要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德育能力,以期实现较好的德育工作成果。
一、德育能力的概念范围
教师在实施德育任务中对学生的品行、道德问题能顺利进行预估、处理等教育实践活动的能力以及所具有的基本素养和心理品质,可称之为教师的德育能力。教学中,教师将所授学科 “德”的元素灵活地设计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于无声无息之中渗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德育能力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既包含对教材德育内容的深挖,又包含教师对学生思想行为问题的观察、判断、理解、解析能力,处理矛盾冲突时的调解、协调、平衡能力,正向情感信号的传达、同化能力以及处理突发性问题的教育机智等。
二、小学科学教师德育能力培养的意义
国家领导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培养什么人作为教育的首要问题,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等各个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并贯彻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尤其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育能力。
教师的德育能力是体现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能力之一。教师只有在具有一定的德育能力和水平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深刻领悟德育思想,才能贯彻德育目标,进而有意识、有能力培养出我们现实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教师如果没有发展和提升自身德育能力的意识,没有“把美好的道德追求内化于心、外施于人”的本领,那么德育目标的实现就成了纸上谈兵。
如今,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这与家庭、社会的现实影响存在一定的关系。反观之,教师的德育能力高低也是影响其的主要因素之一。部分中小学生身上存在的诸多品行问题,从学校教育的角度上讲,和教师有一定的关系。孩子的问题,由于教师没能及时发现,或者发现了却没能在第一时间有效地对其进行教育,再或者进行了一定的教育,但其方式、方法不够科学有效……一句话说明我们的教师对学生道德问题的关注度不够,德育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师专业能力成长的过程中,德育能力应成为教师的重要能力。


        三、在小学科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德育教育设计
小学科学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于小学科学教学而言,他的课本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课本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依靠课本,通过解析课本和挖掘教材上的内容来进行备课。
教师一定要在对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可以通过创设情景,适当引导等方式。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把知识点与德育教育内容相联系,对它们有着深刻的理解,才能够把二者结合,对学生进行同步教学。例如在讲火山和地震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对于这一课的知识进行总结,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到火山和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它们形成的过程是什么?形成的结果会造成怎样的灾难?除了这些必要的知识点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联系到地震仪的发明,而地震仪最早的发明是我国的科学家张衡,我国地震仪的发明比西方早了1500多年,这样的故事情节会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绪。
        (二)提高小学生珍爱自然和社会的意识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比较强的阶段,也是进行科学探索的巨大动力。但是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还是比较少的,他们的好奇心还分不清是非对错,有时候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做出一些破坏环境的事情,给生态环境造成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科学教师的正确引导,这样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不做破坏环境的事情,为良好的探索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科学观察小动物活动过程中,小学生的思维意识里觉得就应该把小动物装到透明的瓶子里,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进行科学观察。但是这样观察方式并不是科学的观察方式,而且观察的也不全面,还伤害了小动物,破坏了生态环境。这时候小学科学教师就应该及时正确的纠正学生的思维意识,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让小学生在暗处观察小动物们平时都在干嘛,有什么特点,喜欢吃什么等等,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对小动物们有更深入的了解,还能够提高小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意识,保护自然,不要因为满足自身的好奇心就去做破坏自然的事情。
        (三)加入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知识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小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还应该向小学生讲解我国科学发展的历程以及每个科学家的发明历史,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该声情并茂,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知识的渴望,以及增加小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比如说,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磁铁知识的时候,可以先向小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指南针发明,并告诉小学生指南针发明出来以后对我国以及世界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现实意义,让小学生们感受到科学发明的魅力,以及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另外,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培养小学生的优秀品质,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将会极大的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德育教育在小学学科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小学阶段可以培养学生很多优秀品质,能够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小学生珍爱自然和社会的意识、提高小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等等,会给小学生以后的发展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还能够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课堂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腾.让德育教育成为小学科学教学中靓丽的风景[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65.
[2] 王红.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德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8(S2):173-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