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超1 王欢2 莫均3
潼南区梓潼初级中学校 潼南区梓潼小学校 潼南区大佛初级中学校
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深入探究来促进教学效果的学习方法。教师不断丰富、完善和内化教材,深入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模式,从不同的方面促进学生学习的深入发展。本文着重讲述探究、创新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分析了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运用探究、创新的方式和方法,希望对初中数学教育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初中 数学 创新 探究
一、初中数学教学探究、创新的重要性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老师可以从实践出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拓学生的思维,并且学会用数学的语言去观察世界、归纳经验、总结事实,学会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分析未知的问题。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使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对一些未知的、较难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和发挥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以此来锻炼他们的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数学智力等。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并且在此过程中能够帮助塑造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发展和完善自我意识。
首先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接受创新型的初中数学教学思想,从而有方向、有计划地培养初中学生创新型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尽可能发掘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创新
1. 精心设计数学教学策略,深化课堂教学过程,注重问题解决基本上独立完成。一般来说,创设问题情景,应注意几方面的原则:坚持问题情景与知识内涵的相关能被学生理解、接受并且通过思考能够独立完成或在教师指导或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合作的数学问题,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引起共鸣,并让他们有解决问题的欲望。因此,应根据他们的认识特点、心理发展特点来设计问题。一个好的问题,不应是一个单纯的有学生的思维活动。一节好的课是在提出问题中开始,又在提出问题中结束的。
2. 探究、创新教学的课堂教学,应从数学问题的提出与数学问题的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注意使新内容能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行设计并使其经过努力才能达到。问题的培养,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在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
3. 教师所提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的形成过程,学生的解题能力始终基于对教师的模仿而不能超越,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更是不足,实际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到既有探索的艰辛,又有成功的喜悦。因此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学”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过于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知识的教学环境下促成其完成更新的知识构建和能力的提高。
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同主体,不但打开了他们思维的线索,同时把他们的智力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目标,以及在引导学生依靠自身对旧知识和原有经验的积累主动地建构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下转化为主题的知识结构。因此,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详细了解学生,引有认识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概念、规则、命题以及问题等总是通过与学生原有的有关知识和经验有关。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提出一种现代认识学习理论——有意义的学习。他认为,学习过程是在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热情!应大力表扬及肯定学生的发散思维。只有当学生真正沉浸在问题当中,才能培养和提高其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5. 教师要尊重、理解、爱护每一名学生,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宽松。只有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才可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关系,培养初中数学老师创新理念的转变,也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究、创新活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创新意识和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教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需要知识探索,要明白自己的思考不能够替代学生进行思考,而应该设计更贴近学生的课程,通过正确有效的方式来创新教学手段。当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组进行交流和反思,从而有效地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发展空间,使所有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创造出宽松和皆的教育环境。
四、注重教学过程创新
1.创新问题情境设置?
教师要积极创设一个恰当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和探讨问题的兴趣,从而加强灵活利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方法、数学思维的能力,充分发散思维,采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们在仔细观察后提出类似的例子,从而了解具有这种结构的例子有无限个。教和学、师与生是辩证的统一,应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教师对数学思维过程应认真对待,因为教师在教学这个辩证统一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问题设置是教学过程的开始,这一过程务必需要引起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视。?
2.创新教学实际过程
创新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可采取的方式有创新课堂问题的提出方式,如趣味数学题提出、歌曲提出等,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层教学法,改革以往应试教育经常采取的“一刀切”方式,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从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训练,得到学习能力的提升。
3.创新课堂教学组织?
第一,创新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如向小组合作转变等。像从前教师“填鸭式”的机械教育方法,形式太过单调,学生兴趣不足,没办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于该种原因,教师可根据对学生自身情况的了解进行合理的分组,选出组长,使得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得到相应的锻炼,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第二,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学习实践活动,将创新教学扩展至更广阔的空间。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被定位为必修课程。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增强创新意识,加强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综合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创新教学成果评价?
初中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首先,要针对学生的数学创造性和数学思维来进行积极的引导,设置出更利于考察学生思考问题方式和思维创造能力的题目,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思维以及创新力。其次,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以促进学生评价能力的养成为目标。利用已有的能力综合性分析问题和进行自我思考、自我发现、自我展示、自我创造的实践过程。
总之,学生的思维基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是数学教学大纲里的规定。初中学生的数学两极分化现象不仅来源于思维水平的差异,也来自于数学学习过程把握的差异。但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长期坚持的过程,教师一定要采取适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照本宣科,不生搬硬套,以此来提高教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飞 数学史渗透数学教学的研究(科学教育 2018第12期)
2.孟梦 李铁安 “问题化”数学史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实践路径(数学教学报 2018第3期)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农村初中数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实践研究》(批准号2020-2--573)和《培养新时代“工匠精神” 提升农村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实践研究》(批准号2020-2--574)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