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提问策略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2月上   作者:艾雯静
[导读] 提问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幼儿进行互动的有效方式,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是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有效的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深入思考,同时也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提问策略优化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湖北省赤壁市中伙铺镇杨家岭学校   艾雯静    437300

摘要:提问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幼儿进行互动的有效方式,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是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有效的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深入思考,同时也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提问策略优化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提问;优化
        引言
 幼儿阶段是幼儿建立良好基础的重要时期,如何充分利用这一阶段,是每一位幼儿教师所面临的难题众所周知,提问是检验幼儿知识吸收程度和思考问题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无法切中问题要害,或者盲目提问,机械复述,没有一个好的提问机制,提问方式不当,或者采用较高的控制性提问手段,大大降低了师幼间的互动质量。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现状
 (一)教师提问多以低思维水平为主
活动中,教师提问以封闭型提问、识记型提问、理解型提问及征求型提问居多,且对幼儿回答所需的思维水平要求较低,存在大量低效、无效的问题,如“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等。这样的提问不仅很难调动幼儿高阶思维参与,且对幼儿能力的提升帮助有限。
        (二)待答时间过短,幼儿思考受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在提问后留给幼儿的待答时间很短,往往只有一两秒的时间。有的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不知道幼儿对于问题的反应和构思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加工才能回答出来;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急于得到准确答案,在提出问题后若没有幼儿回答,就会立刻给出答案。教师提问后过短的待答时间,并没有对幼儿的思维能力起到一定的激发作用,也没有帮助幼儿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提高幼儿的思考意识和参与积极性影响较大。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改进策略
        (一)问题要适时适量
        首先,提问要适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数量偏多,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教学目标来把握课堂提问的数量。其次,提问要适时。从表面上看,教师似乎可以随时提问,但事实上,提问时间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表现来确定的。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对事物或知识产生疑惑的时候是教师提问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适合的时间内,教师要向幼儿提出恰当的问题,这样才能引起幼儿的思考。当幼儿的疑惑得到解决时,他们获得了成就感,学习的欲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三)设置信息化的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和探究兴趣
        教师提问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语言输入过程,幼儿的学习以体验和感知为主单纯的语言提问对于调动幼儿兴趣、理解提问内容来说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同时,教师有时候无法将问题用一两句话阐述清楚。对于较复杂的问题,可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师辅以说明”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形象明了、浅显易懂,帮助幼儿理解问题要求。以科学活动“轨道设计”为例,教师提问:“如何设计轨道能够让小球在10秒以内不掉落在地上?”要明白这个问题,幼儿需要理解很多层内容,包括设计一条能够让小球滚动的轨道、设计好小球的起点和终点、10秒不掉落在地上的意思是什么……因此,面对复杂的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面临的问题情境以动画、图片、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还能够调动幼儿听、看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帮助幼儿理解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四)脱离“形式主义”,完善幼儿评价指导
        通过活动观察,发现大部分教师对幼儿进行提问反馈时,经常采用“很好”“真棒”“不错”等词汇,如果长久使用这种模式化的评价方式,很容易使幼儿的进步热情消退,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反馈指导。例如,教师在提问大家喜欢的食物时,幼儿甲回答声音较小,教师就可说:“回答得很详细,如果声音再大一点会更好哦!我们掌声鼓励甲大声告诉大家好吗?”幼儿乙所列食物较多,教师就可以说:“哇,乙将来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美食家呢!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为什么喜欢这些食物吗?”
        (五)教师的回应方式要丰富
        提问一般是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和教师回应的循环过程。教师的回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评价行为,既关涉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更与儿童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科学的回应意识是教师进行有效回应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幼儿会对教师的问题给予回应。为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教师应该具体而又客观地评价幼儿,让幼儿了解自己对与错的具体原因,并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师幼互动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才能最终发挥教师回应的作用。
        结束语
        提问是学前教育阶段引导幼儿思考、帮助幼儿学习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活动过程中一定不能贪多求快,而是要稳扎稳打,换位思考,最终达到提升幼儿综合素质的目的。教育之路道阻且长,我们需要做的还远远不够。选择了教师这一光荣而又神圣的职业,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收获科研成果,为幼教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梁金凤.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优化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9(13):113-115.
[2]高绪芳.教师提问及回应的优化策略——以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活动为例[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1):78.
[3]施红玲.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特点和优化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8(1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