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2月上   作者:普顺忠
[导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时应该注重教学技巧,通过适当的指导方法,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参与不同类型的生活化学习活动,并在生活中积累经验,提高对社会的认知,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基于此,以下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东坪中学   普顺忠   654605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时应该注重教学技巧,通过适当的指导方法,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参与不同类型的生活化学习活动,并在生活中积累经验,提高对社会的认知,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基于此,以下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学习主动性;策略
        引言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散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一、给学生自主表现的机会,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展现自我,并让学生与教师实现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教师可以借助现有的多媒体、微视频等教学工具来开展教学方法的创新工作,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分组完成特定主题的微视频素材和学习资源,然后在课堂上与教师分享。学生通过问题导入和案例分析的过程,就会思考道德与法治问题的本质,进而掌握道德法治问题的关键,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学生在参与活动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不同题材的德育故事,让学生参考和分析,并鼓励学生调整自身的情绪状态,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乐趣,完成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然后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会平等对话的意义,并在充分尊重学生道德观念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智慧的办法去认识道德与法治问题。比如,在分享交流环节,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学生所提供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视频来引导全班同学进行思考,让学生亲身体会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心理机能,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
        二、引领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升华情感
        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建构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以活动为主线,以活动促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探究和实践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学生个体的自主体验正是学生个体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教师要把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巧妙结合在一起。


只有如此,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才能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融合。教师在课堂中提供条件,创设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进而使学生形成合作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对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不能面向全体学生的不足,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从而确保了每个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可行性。小组合作的模式,对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有效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不可取代的意义。它的价值体现在快投入(提高学生参与的速度),频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频度),多层次(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共矫正(提高学生参与的难度),小坡度(保证学生参与的成功)。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进入和经历主动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竞争意识,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体验,并在体验中得到成长。
        三、引入多媒体技术
        在创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应该将现代化科学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再利用实际事例创设出更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多媒体技术的带动下,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提升学习成效。如在教学《守护生命》这一章节时,要想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教师可以综合社会热点话题,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某同学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但因为家庭出现了变故,导致他越来越不重视自身的学业。后来,因为一次考试失败受到重创,他从此学习成绩严重下滑。部分学生得知该学生家庭变故以后,做出了不友好的言行,最后他因为承受不住各方面带来的压力而选择了轻生。”从这一情境中可知,这个学生在家庭分裂与学业下滑的双重压力下,产生了极端思想,导致整个家庭彻底分裂。在看待这一事件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讲述自身的看法,并提出问题:“假如你是这位同学,你会怎样规划自身的发展?”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在理解与表述中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珍爱自己的生命。
        结束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改善过去传授讲解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实际的道德与法治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教师应该仔细思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情况,有针对地加强教学活动。教师要想做好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就必须积极采纳现有的自主合作学习和翻转课堂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马文秀.探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措施[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8):93.
[2]赖玉芬.浅析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J].考试周刊,2019(37):139.
[3]郭正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探讨[J].新课程(中),2018(12):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