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 高春梅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2月上   作者:高春梅
[导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传统教学中的弊端,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使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消化所学的知识点。数学学科不适合强行给学生灌输知识内容,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使学生厌恶这门学科,失去数学学习的动力。基于此,对小学数学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宛水街道第三完全小学  高春梅   655400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传统教学中的弊端,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使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消化所学的知识点。数学学科不适合强行给学生灌输知识内容,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使学生厌恶这门学科,失去数学学习的动力。基于此,对小学数学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培养策略
        引言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其对于学生的思想、能力和学习方法都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拥有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营造独立民主课堂氛围
        随着素质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让学生作为学习数学知识的主人,为学生营造思考数学问题的氛围,这也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第一步。通过学生一步一步的进行知识的探索,有助于学生学习思维的开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需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思路的引导,更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小数是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思考问题的情境,买一本童话故事书要6.75元,买一本数学计算书要9.69元,那么一共需要多少钱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问题的思考和解决,然后引导学生采取课堂上的方法掌握学习的知识,帮助学生一步一步的掌握学习的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收获知识。
        二、应用游戏化教学,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比较喜欢玩游戏,尤其现在网络环境发达,使学生对于网络游戏比较喜爱。教师可以将教学与游戏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教学教材“圆柱的体积”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模拟游戏中的人物和情境。有一个圆柱形状的鼓,它在释放技能时,这个圆柱鼓会扩大一倍,1秒钟过后恢复原状,它是怎么做的呢?这就涉及我们今天讲的圆柱体积V=Sh,通过变化它的底面积或者高度,来实现它的体积增加或者减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逐渐打开思考的大门,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课堂上采用引导互动式教学促使独立思考
        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数学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最终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有极大的影响。如果学生能够掌握数学学科内在的逻辑思维,并习惯于采用思考式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理解式地记忆数学知识点,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尤其是在最关键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上,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都忽略了这一点而沿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在这种以教师讲解知识点为主的课堂模式下,即使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多种变化,采用新的教学手段,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仍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只会让学生逐渐习惯于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成为只会接受哺育的雏鸟。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就要彻底改变数学课堂的模式,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数学的各种规律、定理和课题,能够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寻找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来说,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教师必须要把握引导和兴趣两个关键点。也就是说教师可以通过问题互动引导和结合实际生活这两个主要的途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
        四、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及时指导正确的独立思考方法
        想要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仅仅做好日常的教学和指导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行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思考,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及时的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学生们可以没有顾忌的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与教师共同寻找解决的对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及时的纠正学生的错误,教给他们正确的独立思考方法。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要善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在对学生进行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对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消化与吸收。在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指导,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观察,及时的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独立思考方法。
        结束语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显现出弊端,尤其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有所欠缺。为了实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这一目标,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使课堂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季黄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考试与评价,2019(11):38.
[2]魏大江,赵艳敏.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9(31):20-21.
[3]田苗.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今日财富,2019(20):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