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思考小学语文教学学生生活化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2月上   作者:吴宣亚
[导读] 语文是一门相对贴近于生活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时时刻刻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让课堂更加贴近于生活,以实际生活为教学的大背景,让同学们充分的感受语文课堂别样的韵味。

重庆市江津区实验小学校  吴宣亚 402284

【摘要】语文是一门相对贴近于生活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时时刻刻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让课堂更加贴近于生活,以实际生活为教学的大背景,让同学们充分的感受语文课堂别样的韵味。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生活化 有效策略
        【正文】在讲解小学语文的课本知识,应该循序渐进的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当中来。同学们刚刚步入小学的学习阶段,对于如何高效学习语文知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当中面临着最大的问题,是同学们在语文课堂上气氛低沉,积极性难以被调动。要想缓和上课的氛围,就一定要让同学们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一、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教材当中涉及的几类文章的讲解,文章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着人文与科学等相关题材。对于些贴近生活的题材,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设想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面临课文当中所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去做,让同学们从课堂当中脱离出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简单来说,教学生活化就是让同学们在课堂当中切身处地的去思考问题。教师让同学们处在社会的大背景下不断磨练自己,开拓自身的视野。同时,对于教材当中所出现的场景,老师也可以引导同学们和自己实际生活相互联系,结合自身的实际去感受书中的世界。
        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
        2.1设置生活情境
        在同学们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会遇到许多叙事的文章。如果仅仅依靠着老师的带领,通过阅读课文,解决课后问题,让同学们深度明白这篇文章所讲的内涵,其实对于小学的同学们来说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因为毕竟同学们年纪尚小,对于问题的解决方式还没有掌握的那么成熟,所以说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推进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思考问题。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四季这篇文章的时候,当老师带领着同学们阅读完课文之后,我们会发现课文当中会涉及到许多描述四季的词汇和优美的句子。四季的交替是每一个人在生活当中都可以感受出来的,老师可以让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描述自己对于四季变化的认识,老师潜移默化的将生活化教学推进到本节课当中来。同学们对于这个话题并不陌生,在课上积极踊跃地回答着问题,对四季交替每位同学都有不同的看法。同时,每一位同学对于四季变化的形容也是多种多样的。
        2.2生活小故事分享
        要想提高同学们的上课效率,就一定要调动同学们的上课积极性。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更加专心,可以在上课之前利用几分钟活跃课堂氛围。老师可以让同学们以接龙的方式每天分享生活当中的所见所闻,一天派一个人分享一个小故事直至本学期课程结束。


同学们生活的背景大多是相似的,对于一些生活的趣事,同学们可能会有相似的感受,采用这样小故事分享的课堂热场,可以让同学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当中。
        2.3走出课堂,感受生活
        对于语文这一门学科学习的内容是复杂多样的,仅仅通过课上老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走出课堂,感受生活当中的风土人情,让同学们在生活当中去探讨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的奥秘生活是同学们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可以在课外的世界当中去感受不一样的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当中会有许多美的存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老师可以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带领同学们去参加一些校外活动或者是参加博物馆展览,让同学们在校外活动当中去感受生活的乐趣,同时,在人与人的交往当中,会发现有更大的收获。
        三、推进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3.1有效激发同学们的思考能力
        在小学的教学课堂上推进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将一个个的生活场景带入到课堂当中来,可以缩短同学们与课本之间的距离。在生活的大背景下,去学习更深层次语文知识,让同学们根据自身的感受去抒发对于某些问题的想法,可以有效激发同学们的思考能力。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将相和这篇课文时,这篇课文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矛盾。老师可以让同学们以生活化的角度去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同时结合自身的感受,谈谈对于这两个人物的看法。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都明白以和为贵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同时,这篇文章反映出来的问题与社会的大背景是相契合的。他们两个人都是为了国家社稷去考虑,问题本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每一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而已,谈不上有深仇大恨。这是同学们能根据生活实际得出的结论,更加贴近生活的学习,更能有效激发同学们的思考能力。
        3.2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下,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同学们通过角色扮演积极的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来,同时也能切身处地的去感受文章故事发生的经过。在重视学生需求的课堂上,可以有效调动同学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让同学们感受到高效学习的快乐。让同学们在语文课堂上畅所欲言,抒发自己对于故事情节的感想,真正从作者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推进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开拓同学们的视野,拓宽同学们学习的知识面,同时深度激发同学们的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琳. 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效融合策略[J]. 考试周刊,2021,(04):21-22.
[2]蔡冬梅. 写作策略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与应用分析[J]. 考试周刊,2021,(04):23-24.
[3]马维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J]. 考试周刊,2021,(04):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