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不能忽视最后“三分钟”——谈谈小学语文的课堂收尾艺术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 《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5月   作者:支德儒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与课堂收尾是教学过程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一直以来,课堂导入在教学中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重视,与其相比较,课堂的收尾在教学中被大多数老师忽视。

亳州学院实验小学     支德儒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与课堂收尾是教学过程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一直以来,课堂导入在教学中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重视,与其相比较,课堂的收尾在教学中被大多数老师忽视。其实,优秀的课堂收尾可以提高整个课堂的有效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课堂收尾;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说多样化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有趣而令人深省的结局一定是课堂的升华。在教学的最后,强调的是归纳、总结新知识,把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合理地运用。根据教材的特点,灵活对待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不会对学习语文产生厌烦情绪,语文课堂教学也能达到课堂虽然结束但学习还在继续的状态。课堂收尾的形式与方法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
        1.小学语文课堂收尾的目的
        语文是小学科目中的重要学科。语文教学内容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语文的课堂结尾是整堂课的重点,好的课堂结尾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掌握;合理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使学生在整堂课中都一直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兴趣。课堂结尾可以体现出老师的教学水平,也可以判断一堂小学语文课堂是否成功。
        2.小学语文课堂收尾的方法
        2.1概括式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用概括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概括课文内容来进行课堂结尾,并结合教师在教学前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和学习要求来对本课进行总结。完整的课堂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印象也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在对《窃读记》课进行教学时,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在课后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讲在放学后,主人公赶到书店窃读,躲在众多顾客中感觉到既高兴又害怕。让学生悟出读书的重要性,告诉学生,书籍和粮食同样重要,因为书籍使我们增长知识,丰富我们精神的粮食。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大家都都书读,反而很多同学不珍惜读书的机会。想想作者以前读一本书是多么的困难,所以我们现在要努力读书学更多的知识丰富我们的阅历。
        2.2首尾呼应式
        在小学语文课上,也可以采用课首与课尾呼应的方式,将课堂结尾与课堂导入紧密结合,使学生能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与主题,使整节课显得更加完整紧凑,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例如:语文教师在教学《匆匆》一课时,这篇课文的开头写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在文章的末尾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相互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既明确了中心,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3拓展延伸式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黄山奇石》这课进行教学时,若单纯只靠教师的讲解,不管讲得多么精彩是无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处。


比如:在品读“猴子观海”这块奇石时,有的学生虽然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知道了“云海”不是真的海,而是“猴子”站在陡峭的山峰上看到的云雾,但“翻滚的云海”到底是一幅怎样令人心醉的画面呢?学生会很难体会、理解,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我适时地发挥多媒体特有的功能,及时地播放了“翻滚云海”的动态画面,学生看着如此美妙的“云海”,都纷纷发表自己对“云海”的独特见解。有的说“云海”真是波涛汹涌,有的说“云海”波涛滚滚,还有的说“云海”真是人间仙境,怪不得猴子在这么高的山崖一动不动,它是看得着迷了!
        而在教学《恐龙》一课时,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打开学生的思维,应该提出一些课外的问题,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的眼光看得更远。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通过提问的方式总结:“我们初步了解了恐龙是怎样繁殖后代,它可以吃的食物有哪些,同学们学了这一课你还想了解什么问题?”学生争着回答。
语文老师可以趁着学生兴趣浓厚,可以提出人类怎样飞上太空,种子怎么发芽,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样自然地沟通学生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对语言学习活动从课内预留课外活动,来打开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4练习巩固式
        在教学结束时,教师可依据教学目标,紧扣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一些新颖、开放式的练习,既可以当堂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完《三顾茅庐》一课后,我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些练习题:
        根据所学课文内容,找出课中的四字成语并解释加点的词。
        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觉得刘备对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态度,在文中找出来。
        如果你是诸葛亮,当你知道刘备在台阶下等了很长时间,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写一写。这些练习题可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所学内容和打开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写作。
        2.5假设法
        小学语文课上也可以用假设法,而假设法是指:根据课文的基本内容做出合理的想象,并让学生参照课文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像,想象出不同的结局,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如:《坐井观天》一课结尾时,教师可作这样的引导: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到井外面,它可以看到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呢?提的这些问题是假设的,学生会积极的议论思考,提出他们的看法,这样的结尾,可产生意犹未尽之效。
        3. 小学语文课堂收尾的作用
        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能够完整、简明的呈现出来,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条理、系统化的分析,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树”。小学语文课堂收尾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起到强化和深化的作用;建议学生把读来学写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题中,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打下坚的基础。
        4.结语
        小学语文老师要想上好完整的课,就应该精心准备课堂结尾。因为课堂结尾和课堂导入都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虽然课堂结尾只有短短的“三分钟”,但正是这短暂的时间才会有强化知识、突出主题的独特教育功能。离开了有效课堂端,语文课堂将黯然失色。课堂教学的结束可以让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理清自己的思路,提升教学内容以外的知识。课堂收尾也是衡量老师教学业务水平的标志之一。课堂结尾的形式和方法有很多。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课堂情绪灵活运用,而不是以单一的形式草率结尾。
参考文献:
[1]万 绘.从“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说起——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课的艺术[J].都市家教(下半月刊),2011(11):50.
[2]丘斯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设置收尾 [J].小学时代:教师,2011(8):44-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