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代,学校德育需做好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 《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5月   作者:曹英焕 赵艳峰
[导读] 德育教育会对学生的观念养成与思想道德素质培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教师更应当深化自身认知,将德育工作落实到实处。

鄢陵县张桥镇中心校    曹英焕   赵艳峰    邮编 461224

摘要:德育教育会对学生的观念养成与思想道德素质培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教师更应当深化自身认知,将德育工作落实到实处。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后疫情时代发展需求与现代化德育教育指导,对开展德育教育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以期更好的提升德育教育有效性。
关键词:受疫情时代;中小学;德育教育;思想道德素质
        引言:新冠疫情在全民众志成城的努力下已然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这一特殊的时期是对中华民族的考验,从各行各业的抗疫行为中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于民族发展的支撑作用。因此,后疫情时代下,教师更要全面加强对德育教育价值的认知,切实有效的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可以在学习成长中实现个人理想,肩负起祖国兴旺的历史责任。
        一、德育工作的内涵
      德育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其涵盖了政治、思想观点、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紧密相连。政治思想观点教育是以道德品质为基础进行教育的,道德品质又是以政治、思想观点教育为导向进行的。中小学生年龄尚小且经历有限,所以,会将政治、思想观点教育渗透在道德品质中进行教育,以培养学生好的思想道德及行为习惯。
      中小学时期是人未来发展中最重要的时期,中小学德育教育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未来的思想品德发展。从品德心理的视角来分析,学生品德行为在中小学时期是最容易发生“质”的变化的。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知活动逐步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情感能力也逐步从低级转向高级发展,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意志得到持续增强,良好的思想、行为也在一步一步形成。根据儿童思想品德发展规律进行德育引导,是促进儿童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发生“质”的变化的重要保证。
        二、后疫情时代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班级是学校教育最根本的组织单位,班主任则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在学生面前就是孩子们时刻效仿的榜样。以笔者自身为例,作为从业多年的教师,深深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明白与其发号施令,不如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身要起到率先示范的作用。告诉学生讲文明礼貌,笔者在德育教育中会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从不用讽刺的语言中伤他们;想让学生热爱劳动,笔者就会每天和学生一起打扫卫生;希望学生服装干净整洁,自身就会首先做到仪表端庄;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就要确保在黑板上写字时首先做到板书规范;教育孩子上课不迟到,则会每节课提前来到教室等候学生等等。通过这种无声的教育,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长期处于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自然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真诚关爱每个学生
      教师应当认识到德育教育开展中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拉近师生情感距离,更可以强化教师的威信,展现出德育教育的内在价值。教师需要全面真实的了解每个学生个体的情况,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而不是高高在上对学生进行强制约束和命令。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朋友关系,当学生高兴时教师需要共同分享他们的快乐,当学生失败沮丧时教师也要为学生指明方向,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中影响和熏陶学生。以笔者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为例,学校运动会期间,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笔者都会在项目的重点等待学生,无论学生是取得了好的成绩还是最后到达终点,笔者都会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获得好成绩的学生会更加高兴,产生强烈的进步动力;名次较差的学生也不会担心教师的指责,可以放下内心压力,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并将这种关爱在班级生活中带给其他的同学。爱是教育的基础,常规教学和德育教育都应当重视爱的力量,让学生在关爱的氛围下茁壮成长。
       (三)开展活动促进良好班风养成
      班级风气的营造是德育教育中的重点内容,不仅会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班级风气的养成需要以舆论为导向,通过隐性的约束使思想道德认知与责任感成为学生的内在素养。以笔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为例,班级生活中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学生无视脚下的垃圾或是放学后不会对教室门窗是否关闭进行检查等。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组织了“班级是我家”的主题班会,班会中让学生进行积极发言,笔者会通过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然后进行总结指导,让学生明白自己处于班级环境中就要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需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班级环境,自己才能更好的享受班级环境。通过长期班风建设教育的渗透,学生的思想认知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学生会从身体力行的小事做起参与到班级事务中,班级环境也变得日益整洁有序。
        (四)发挥家校共育作用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通常要面对数十名学生,为了让每个学生个体都可以收获知识,实现能力与素养的发展就要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的发挥教师职能。德育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针对性教育,更要注重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的影响,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充分发挥出家校共育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以笔者自身工作经验为例,考虑到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作用有限,日常教育教学中笔者会利用电话或是微信的方式与家长进行积极沟通,掌握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动态,也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家长协商沟通后采取有效的引导与帮助措施,让学生不断的深化自我认知,规范自身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行为,逐渐的养成端正的思想道德认知。
        结语: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现代化人才需求形势下,不仅要求人才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社会责任感。因此,教师需要深化德育教育探究,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增强德育教育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德育教学活动中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莉平. 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20(2).
[2]李靖华. 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育[J]. 考试周刊, 2020(41).
[3]隆碧波, 张煜宇.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如何进行心理辅导[J]. 读天下(综合), 2020(5):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