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阅读和习作的思考 权勤志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 《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5月   作者:权勤志
[导读] 伴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吴庄小学     权勤志     221138

摘要:伴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为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对心智不成熟的小学生进行思维导图教学,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多样化的创新教育方式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提高课堂创新教育质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文章着重讨论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习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阅读;习作
        1 引言:目前,引进思维导图模式教学的学校越来越多,思维导图模式与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日趋多样化,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质量。它在语文阅读、写作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思维导图以简单的结构来凝练关键词汇,有利于学生快速识记,也有利于提高思维转换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不失为一种建立高效课堂的好方法。
        2 思维导图对语文阅读和习作的作用
        思维导图具有直接明了的特点,因而其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让课文内容更明了地表达出来,同时也能让学生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体系。
        2.1 优化文章结构
        由于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自身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应积极主动地将思维导图模式引入到新事物中,以引起他们的兴趣。特别是在阅读难易程度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学生的自主创造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梳理文章的脉络,同时在多样化的思维导图下,小学生可以以思维导图为中心,充分发散思维探究文章的核心内容;而且习作方面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入,还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思路更加清晰,从而使其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更具层次和条理性为提高习作内容的一致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凸显文章主旨
        通过视频与音乐背景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思维导图模式教学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语文课本所描绘的氛围,并能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在学习四年级《琥珀》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琥珀的基本形态特点,而后引入教材中的习作主题《变我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构思的方式提升写作内容的丰富性和条理性,进而为优化整体的写作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2.3 优化文章表现内涵
        “思维导图”教学不仅限于课本内容的展示,更应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积极地引入课外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善于挖掘课本内容和课外知识的联系,例如在《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当时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中的事件内容,同时将中国历史上的爱国英雄故事融入其中,而在写作构思中通过思维导图列举的方式提升结构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3?思维导图法在语文阅读和习作中的运用
        3.1 思维导图在阅读中的运用
        语篇阅读在于理解,而理解的前提就是根据语篇内容理清语篇思路,从而更好地把握主旨大意。把思维导图引入阅读创新教育,有利于把文章中的重点事件记下来,特别是长篇文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清文章的思路。
        例如在《黄继光》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黄继光这个人物列为思维导图的中心,进而按故事发展顺序进行思维导图架构的完善,引导小学生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并将人物的形象特点凸显出来。利用思维导图在课堂上讲解文章内容,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并把握文章的主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老师也可以使思维导图形成一个持续不断的问题结构,让学生在不断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热情。随着高年级学生文章阅读难度的增大,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内容和线索也会变得更加复杂,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文章的内容梳理过程可以更好地理清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
        3.2 思维导图在习作中的运用
        语言习作对逻辑思维的要求很高,许多学生谈及作文时常常感到困惑和恐惧,因此,小学作文往往是纸上谈兵,一纸空文,不但不能表达真情,逻辑思维更是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写作前画好思维导图,将与之相关的主题材料与之联系起来,放在所画的思维导图的框架内,经过综合筛选、排序,进行最终写作。例如在以《我的动物朋友》为题写作时,要引导学生将关键动物放于思维导图的中心位置,并鼓励其发散思维联想触动内心的事件,考虑在写作中是否需要先将动物的形态特点展现出来,而后再引入相关的事件充实内容,使得动物描写得更加生动具体。表达自己的难忘之处或赞美之情,唯有如此,才能让写作思路更加清晰,有目放矢。另外,思维导图并不一定是由个人来完成的,因为个人的思维毕竟是有限的,将多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来画思维导图,更有利于扩大思维的广度,丰富写作内容。
        4?结束语
        总之,将思维导图与语文阅读以及习作相结合,不仅可以更好地提高整体的有序性,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为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和写作的情感表达奠定基础。思维导图为学生在语文阅读、写作等各个学习模块中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构架,更好更细致地梳理长篇大论,同时思维导图也为教师的快速识记和语言表达提供了方便,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权国龙,董楠,陈金艳,陈明选. 基于思维导图的情感效用阅读实证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9(03):55-63.
[2]梁健. 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 文学教育(下),2016(09):74-76.
[3]朱柯珂.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中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1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