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思考 覃明明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 《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5月   作者:覃明明
[导读] 为了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可以自觉遵守社会中的各种道德行为准则,而专门实施的一种思想教育,就是德育教育。只有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教育,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第一中学    覃明明    546700

摘要:为了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可以自觉遵守社会中的各种道德行为准则,而专门实施的一种思想教育,就是德育教育。只有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德育教育,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将德育教育融入高中班主任管理中,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基于此,以下对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思考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德育教育;思考
        引言: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教育终极目标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就高中时期的学生来说,其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成熟,仍处于道德奠基阶段,部分学生面临两座压力大山(高考、前途)时,心智不够坚定,人生观、价值观就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发生扭曲。德育教育同认知教育相对,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塑造精神世界、培养综合素质,同时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明确德育教育目标
        当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的时候,要想保证班级管理质量,就必须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与教育理念,加强学生学习状态与生活状态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制订出明确的管理目标和教育计划,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首先,班主任要明确德育教育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实施系统的德育教育计划。在高中德育教育中,诚信教育与精神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对此,班主任可以利用整个学期来对学生实施诚信教育与精神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诚实守信、不怕挫折的精神。而要想保证诚信教育与精神教育的成效,就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教育目标,确保教育目标与学生的发展相协调。其次,在明确了德育教育目标之后,班主任要围绕德育教育目标设计一系列的教育计划以及教育环节,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最后,当班主任在传授学生德育知识的时候,要提前分析学生的实际特点,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情况下制订出针对性的发展目标。如果学生总是出现同一个错误,那么班主任就要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并对其提出相应的改正要求,然后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以此来帮助学生改正错误。
        二、提高班主任德育素质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在高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必须成为高中生的重要人生导师。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对顺利推进班级管理,实施德育教育活动,促使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在德育活动中,班主任要紧密结合高中教育目标,不断提升德育教育素质、学科专业素养、政治理论修养等,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更好地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三、强化个人素质,融入德育教育
        俗语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的工作者,在班级管理中,要想使自身话语得到学生的信服,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就必须先强化个人综合素养。首先,在网络化时代的今天,各种信息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在迅速传播着,而有关高中学校的负面报道也因此被频频曝出,实际上反映的是当下的社会现状,即一些高中教师思想作风存在一定问题,因此,班主任要想强化个人综合素养,就先要从思想上进行强化。其次,高中班主任多为某一科目教师所担任,因而班主任担任的是双重任务,即备课教学、批改作业;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此种情况下进行德育教育是极为辛苦的,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实践中主动肩负起其育人的责任,对学生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最后,由于高中学校的学生多来自不同地区,成长环境不同,其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个人素养、个人潜力等方面也就自然有所差异,而学生本身对于同一问题的看法也可能大相径庭,进而出现学习、教学效果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高中班主任自身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学规律及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学会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秉承因材施教原则,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主体差异进行德育教育,方能将德育教育真正融入班级管理实践中。
        四、激励学生德育行动
        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总和。德育是促进全面教育的灵魂,学生积极参与德育行动,提升思想道德品质和素养,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激励学生紧跟时代的步伐,沿着德育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德育实践行动,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深度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状态,积极结合班级常规管理,适时渗透德育教育活动。学校和教师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和道德规范的教育,指导和引领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正确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结束语
        由于大多数班主任缺乏明确的德育教育目标、德育教育理念太过陈旧,所以其实际的德育教育成效并不明显要想改善这一问题,班主任就必须要遵循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实施德育教育,并明确德育教育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用科学的德育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荣.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3):92.
[2]谢永.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09):94-95.
[3]张萌萌.浅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意义[J].高考,2018(02):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