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 《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5月   作者:陈 金
[导读] 疫情之下,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节奏被打乱,他们无论从生理和心理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正视疫情,家园携手帮助安抚幼儿内心的恐慌。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幼儿园     陈 金

【摘 要】 疫情之下,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节奏被打乱,他们无论从生理和心理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正视疫情,家园携手帮助安抚幼儿内心的恐慌。“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它能使家庭、社区、幼儿园的各种教育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为此,我园从幼儿出发,从家庭生活实际出发,立足当前抗疫形势,遵循幼儿发展规律,我们积极探索开展生活教育和家庭教育活动,利用互联网“+”网络互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尝试构建师、幼、亲三者之间互动协同的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家园教育的各种优势,采用多种实践策略,形成优势互补的教育合力,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疫情背景  家园共育  实践  策略
        【正文】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延迟了幼儿按时返园的归程。在漫长的假期里,孩子们像困在笼中的鸟儿,宅在家中,无助的等待疫情的消除。而我们老师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在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延迟了开学时间。防疫期间如何实现家园共育,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我们是精心策划的。“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它能使家庭、社区、幼儿园的各种教育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近年来,我园以转变教师与家长观念为突破口,防疫期间充分利用网络互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尝试构建师、幼、亲三者之间互动协同的教育机制,采用了以下实施策略,经过不断地梳理总结和反思调整,家园合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以幼儿园为核心,开展家园共育活动。
有效策略一:建立家长委员会,拉近幼儿园与家庭的距离。我园的家长委员会由各班家长自荐或民主评议产生。家长委员会在班级工作中发挥组织、宣传、带头的积极作用,成为家园沟通桥梁的代表关键人物。家长委员会的建立拉近了家庭与幼儿园、家长和教师的距离,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
有效策略二:开展家长约谈,是家长与教师有效的交流方式。经过漫长的假期后,孩子们现在的生活、学习状态是什么样的?家长们在居家陪伴的过程中最大的困扰是什么?家长现在最需要幼儿园老师给予他们怎样的育儿指导与支持?带着种种疑问,我们发起了园内线上家访活动,家访活动围绕疫情防控和科学育儿指导需要,从幼儿的身体状况、幼儿主要的家庭活动内容、日常行为表现、家长和幼儿的个性需求等几个方面展开系统的调查,各年龄组依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关注幼儿最近发展区,展开了商讨与规划。
        每次家访前教师要作好预期沟通核心内容,家访时,教师和家长都可以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建立和保持与家长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家访后,教师做好记录并进行评价和分析,确立下一步的教育措施,使访谈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家长接待日每周一次,家长、教师之间预约谈话,沟通交流孩子在家、在园的发展状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实施家园共育。
 

        有效策略三:电话沟通追访,开通家园教育的“直通车”。电话沟通追访是借助现代通讯工具进行的一种交流方式。家长能够通过电话、校讯通了解幼儿在园的行为表现,使家长与教师及家长与家长的沟通更加方便快捷。它为幼儿园与家庭开通了共育的“直通车”,使家园之间实现了更充分、准确、及时的交流,真正实现了 "家园互动、同步教育、无限沟通”的目标。
        二、开展具有本园特色的家园双向合作活动。
        有效策略一:开展线上家长助教活动,邀请家长真正走进幼儿园教育活动之中。 根据一日活动的目标要求,有计划地征集或邀请关注幼儿教育的家长,利用他们在职业、经历、兴趣、爱好、专业优势及家庭方面的资源,参与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协助教师完成保教任务与课程开发,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活动前与助教家长进行尽可能充分的电话交流、沟通,讨论活动方案;活动进行中,带班教师要起到引领的作用,灵活调控活动节奏;活动后并与家长助教进行交流、总结与反馈。我们采取了多种策略方法,形成了具有我园特色的家长助教活动“三步曲”。充分利用了家长的优质教育资源,使这些从事不同职业、有着不同专业特长的家长, 能够走进幼儿园生活,以主人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生活中来,以主人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幼儿的各种教育活动之中,有力地促进了家园合作。家长助教专业知识的广度、深度、多才多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教师,也激发广大教师去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补充。同时,助教活动为家长进入课堂参与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仅使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有了较深的了解, 而且对幼儿教育的正确理念和方法也有了更好的把握,有效地开启了家园互动的另一扇门。
        有效策略二:建立幼儿成长手册,它是通过与家长共同制定成长档案计划,共同观察、记录幼儿的点滴变化及成长过程,达到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幼儿成长记录档案可以作为家园交流工作的重要材料,家园达成教育的共识,紧密配合。对成长记录档案的创建采取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方式,可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在创建幼儿成长手册时,引导家长首先认识到了成长档案的价值,实施过程中,我们认真做好和家长的分享工作,定期向家长展示、分析成长档案中的材料, 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回顾作品,分享成长的喜悦,见证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
        有效策略三:通过线上家长开放日活动,与家长建立真诚的合作伙伴关系。
        因目前还处于疫情防控期,为此我们将原本线下家长开放日活动形式尝试调整到线上开展,目的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等发展状况。进一步增加家长半日活动开放的实效性,使其成为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在每次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前,教师会向家长介绍半日活动的目的和活动计划,过程中,引导家长围绕一个主要目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观察、了解幼儿。同时,教师还通过家长反馈表,了解家长对活动的建议,以便更好地调整工作。从反馈中显示,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已成为最受家长喜欢的家园互动形式。
        三、以家长为核心,开展亲职教育活动。
        有效策略一:“家长会”是增进家园合作共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家长会倾听家长心声,了解班级整体活动规划,教师的教育理念,共同提高育儿水平。
        有效策略二:建立快乐妈妈俱乐部,开辟家长间交流的新空间。问卷调查表明:许多家长特别是妈妈们,十分需要适当的平台进行交流,为了给妈妈们提高一个亲密接触的场所。班级尝试开辟家长朋友们相互交流的新空间“快乐妈妈俱乐部”。定期邀请比较优秀的妈妈们在线上进行科学指导与交流,如“妈妈沙龙”、网络交流、亲子活动等,实践证明,家长中不乏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对孩子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家长之间会因为彼此具有相似性,而能够激起情感上的认同,这便有利于家长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提高。
        在实践研究中,通过不断地实践,反思与调整,我们明确了家庭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教育的最好补充和延伸。我们形成了有效的家园共育策略,并利用这些有效的家园共育策略,充分发挥家园教育的各种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教育合力,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后疫情时代,老师们和家长一样关心着幼儿的健康和成长。当我们去思考、去行动,会发现,一次疫情,也是我们不同形式的成长契机。延迟开学的日子里,我们把疫情变成活教材,在家长的温情陪伴下,教会幼儿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技能、生存的方法,让家园共育融入生活的细微,让生活处处彰显教育真谛。让疫情下的‘家园云沟通’,擦出教育智慧的火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2.
[2]吴晓晖.构建幼儿园和谐家园关系的方法探析[J].学周刊,2019(09):174
[3]郑丽星.加强家园合作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研究[J].成才之路,2018(3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