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东
黑龙江省海伦市工程质量服务中心 黑龙江省海伦市 152300
摘要: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详细划分,包含社会性基础设施与工程性基础设施这两大类。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历程中,城市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工程性基础设置,也被称之为城市基础设置。从用途上进行划分,狭义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含城市能源供应设施、邮电通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等。在实体工程方面,城市与乡村的重大区别,就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工程相对较为完善。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工作,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管理模式
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现状
(一)城市基础设置管理机构
类型多、行业广、内容复杂等均是与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我国现阶段的基础设施管理结构主要包含以下三类。首先,专业的管理机构,结合不同城市的基础设施,设立专门的机构,符合城市基础设施行业的各项工作。其次,综合的管理机构,根据城市政府的职能部门,基础设施综合管理机构不仅要做好市政工作,还应对各管理机构进行综合管理。最后,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划方针,是相关综合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做好重大工程设施建设工作,并对城市基础设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与协调。
(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
在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不仅要延续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方法,还应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全新的管理方式。在不同的城市当中,这样二元式的管理体制的应用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可根据行业、地域等,对我国城市公共事业划分为若干条块,结合内在特征组成企业,部分企业是由事业单位进行运营管理的。与此同时,政府设立了相关管理部门,对企业的人、财、物、生产任务等进行管理,由政府掌握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对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相对较少,与资金压力大以及融资渠道少有着直接关联,在很长时间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目前大部分也是依赖财政资金,因财政资金十分有限,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难以为其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另外,受金融体制改革的影响,面对长期积淀下来的不良资产,商业银行也应将其化解,并不愿意在还贷款期限长、贷款利率低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当中投入大量的信贷资金。
(二)基础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导致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效率低、公用产业资不抵债的主要原因就是政府垄断经营,也是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改革当中的重点难题。面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垄断经营体制当中存在的问题,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行了相应改革,但是传统管理体制的弊端并没有真正消除。在现阶段大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十分有限,受长期垄断经营的影响,经营单位缺乏经营意识,导致生产和运行效率较低,部分政府经营企业凭借垄断优势,甚至存在限制竞争的情况。
三、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策略
(一)改变传统管理手段
结合实际发展情况,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解决目前基础设施总量不足的情况。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在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总量不足属于一项突出问题。面对城市化发展的压力,应提高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才能够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
另外,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不同地区基础设施中的欠账问题。相比较而言,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因落后于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甚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的关键。
(二)正确定位政府职能
为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市场化改革,应对政府职能进行正确定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也会不断改变。另外,政府发挥作用的形式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类型,以及各国的政治经体制而发生改变。基础设施垄断经营、效率不高等问题,是现阶段存在的主要弊端。因此,对政府与市场的管理进行重新调整,政府部门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做好基础设施的规划工作,制定完善的服务标准。
(三)构建多元融资结构
分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应对以往将财政为主体的单一投融资模式进行改变。第一,根据城市经营以及基础设施市场化运营的情况,将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情况归纳于良性循环的方向,向着以城养城的方向发展。第二,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对城市建设资金来源进行拓展,加快城市发展的步伐。第三,利用项目融资的方式,做好政府与私人投资者之间的合作工作。对现阶段的发展国情进行系统分析,在城市基础设施融资中,民间资本与境外资本属于一大主力。
(四)建立完善价格体系
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格机制作为支撑,做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市场化改革工作,若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则难以吸引到更多投资主体的参与。因此,应对传统的定价模式模式进行改变,选择市场化改革的方式,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价格改革。另外,还应对城市基础设施价格的形成机制进行必要转换,对价格构成体系进行规范,增加价格功能。对价格管制机制进行完善,可通过建立价格听证制度对其进行约束。
(五)做好项目区分工作
将科学分类作为基础,做好城市基础设施高效管理等工作。相比较而言,城市基础设施属于一个总体类型的改变,其投资运营规律,与不同性质与类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存在较大区别。所谓项目区分,就是结合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性质与特征,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通常情况下,政府主要负责非经营性项目的开发,其权益也应归政府所有。纯经营性项目应归属于全社会的投资范畴,权益也应归于投资开发方所有。
四、结语
总而言之,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若要做到完全私有化存在较大难度,但部分基础设施私有化是可行的。因此,根据具体发展情况,可将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方式进行划分,包含财政投入、公私合作、完全市场化等不同形式。站在经济属性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城市基础设施还可公共物品属性、准公共物品属性、私人物品属性这三大类。因此,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做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工作,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同城化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跨界协调研究——以广佛金沙洲地区为例[A]. 王博祎,沈欣.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工程规划)[C]. 2015
[2].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现状与路径——基于长株潭城市群与关中城市群的比较分析[J]. 郑烨,樊蓬,朱敏芝. 商业时代. 2012(05)
[3].海绵城市的规划方法探索——以青岛市为例[A]. 张相忠,王晋,张靓.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工程规划)[C]. 2017
作者简介:薛海东(1976-12-26),男,汉族,籍贯:黑龙江省海伦市,当前职务:黑龙江省海伦市工程质量服务中心副主任,当前职称:工程师,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