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功能分区分析——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海源校区为例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1月32期   作者:邵维孝
[导读] :学校建筑功能分区是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而兴建的教育活动场所

        邵维孝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106
        摘要:学校建筑功能分区是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而兴建的教育活动场所,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它作为载体还是一个社会的教育思想与价值观念、经济与文化面貌等的具体体现者,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功能分区是各校根据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历史等的实际情况,而建立教育目的教育教学活动场所,具体包括校舍、校园、运动场及其附属设施。其中校舍即为校内的各类建筑,运动场包括操场、球场、体育馆、活动中心、游戏场和游泳池等,校园则指除去校舍和运动场以外的校地庭院空间,而附属设施则是为使校舍、运动场、校园功能更为完备而设置的各类建筑与设施。
        关键词:高校校园;功能分区;教学质量

1.校园概况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是云南省内的一所独立学院。学校共有两个校区,学院本部(海源校区)坐落在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内,西临名胜古迹筇竹寺与海源寺风景区,正大门接昆百大商业中心购物广场,地理条件优越,海源校区占地300余亩,建筑风格上融入欧式建筑风格,以简欧式风格作为校园主题,渲染校园商业文化的源远流长。在校学生18000余人,教职工近千人,专兼职教师1000余人。现开设有36个本科专业66个专业方向,学校图书馆藏书190余万册。目前为止学校有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实训楼、报告厅、多功能演播厅、学生公寓、留学生公寓、学生食堂、运动场馆、保龄球馆、游泳池等设施一应齐全,校园整体建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幽雅,被授予昆明市“花园式单位”称号及“云南省绿化先进单位”。

2.校园功能分区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海源校区属于老校区,与新建大学规划有所区别,但是大体上功能分区差别不大。当代大学功能分区主要分为这几部分;校前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行政办公区、体育运动区。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海源校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建筑物的增加,导致道路网和建筑密度增加,公共空间减少。原先的规划格局除局部外,已经不再明显。整个校园不同部分之间的活动与环境差异減小,呈现出均匀化的分布趋势。功能分区是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的主要理念,大学建筑的功能分区是指现代大学和古典大学的布局最根本的区别。教学行政区域包括教室、图书馆、办公楼等设施,是教学管理的场所。学生居住面积它包括宿舍、餐厅、活动中心、物流设施等,是学生生活的设施。运动场所包括体育场、风雨操场等是学生和老师进行体育锻炼的设施。教职工生活区包括青年教师公寓、研究生宿舍、教职工生活区餐厅等,是教师和研究生生活的设施。研究区包括实验室和附属室等,供教师和研究生使用研究设施。
        从学校正大门到慧宇楼为景观轴线,南端为学校正门出口,北端为学校后门出口。同时从正门到后门依次分布着入口广场,中心绿地,办公楼前广场,学院办公楼、中心绿地及篮球场,宿含楼,轴线两侧则分布着各个办公楼、食堂及相关用房,在功能分区上做的不错,中心绿地起也起到了很好的交流娱乐休困作用,也是学校中最富有活力的地方,同时又做为各个功能区的隔离地段,减低噪音,且距离较近,利用率高,兼有了学校内外以及内部之间的联系交通作用。
        。
3.存在问题
        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海源校区的分析。整个校区功能分区互不打扰又互相之间有联系,但是校园在功能分区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完善,有待改进。
        (1)教学区和行政办公区内的少数地方布局不合理。

首先,教师办公区和图书馆相连,学生进入图书馆不仅打扰了教师的办公还降低了教师的办公效率。其次,音乐生的排练厅就在办公大楼的下方图书馆的侧方,音乐生排练学习时声音过大且建筑隔音效果欠佳,导致音乐生排练时声音源源不断的传进教师办公室和图书馆,严重干扰到了学生在图书馆自主学习同时也打扰到了教室办公。
        (2)校园景观布局不合理。首先,作为正对校门的主干道,景观上仅有慧宇广场两侧的绿化,缺少了从校外到校园内的过度形态景观。其次,校园内主要绿化主要集中在学校广场的右侧,建筑和景观分布两极化,学校北部建筑集中绿化相对较少,学校东南方景观多建筑少。生活区、体育运动区、教学区零零散散的分布着一些植被,绿化景观布局过于集中。其次,校园树种景观单一,植被应该种植为常绿树种,紧接着应该在校园内的各个区域内种植一定植被来增添各个功能区的绿化,打破绿化主要集中在某一地块的现象。另外,植被具有隔音降噪、净化空气的作用,而学生生活区作为校园内人口密度大的一个区域,绿化面积明显不够,因此建议在学生生活区内多种植有些花草树木等植被,一方面不仅可以增添校园的景观,还可以解决由于人口密度大带来的氧气不足需求,最后还能改善学生们的生活空间,给学生们带来良好的生活体验。
        (3)生活区内设施不完善。生活区由学生宿舍、学生食堂以及一些商业设施等构成,是以为学生服务为中心的一个区域。它分布在学校的北部,紧挨着学校的后门,虽然为学生提供了方便,但是,部分建筑的布局的有点混乱。比如怀恕楼背后紧接着是三食堂,食堂的油烟味排放出来飘到了学生宿舍内,给学生们带去了不好的体验,大大降低了学生们的睡眠质量,其次建筑之间的日照间距明显不够。从学生的角度看,生活区是学生主要的功能分区,对于高校的学生大部的时间都是在生活区,所以可以在生活区开辟一定规模的休闲娱乐空间,具有围合性的休闲座椅,还可以设计供学生们聚会的公共空间,不仅给学生们提供了交流的场所,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4)本校的体育运动区分布在学校的西侧,符合大学校园规划要求,远离教学区和行政办公区,临近学生生活区,给教学区和行政区营造了安静的氛围,因为就近学生生活区让学生方便锻炼身体和娱乐。但是本校的体育运动区缺少一定密度的绿植,夏季时没有高大的树木遮挡阳光。就上述问题提出建议,体育运动区的周围可以种植一些高大的树木和灌木从,增加体育运动场的绿化密度。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这些树木不仅可以遮挡夏季的阳光的直晒和冬季时的冷风,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因为运动产生的噪音,一定程度上减少因为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时对外界的干扰。


4.结论
         本文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分析,探讨和分析了我国高校校园内的功能分区的现实问题,给出了功能分区与教学的关联,对以后学校规划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改涛. 大学校园功能分区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 2015(21):288-288.
[2]余玲. 民族文化对学校建筑设计的影响[J]. 现代装饰(理论), 2013(09):192-192.
[3]易维. 浅谈北方地区小学建筑总体规划布局设计[J]. 建材发展导向, 2018(3):1-1.
[4]严琴 郭宗. 学校建筑的通用设计初探——以湖南某学校规划及建筑设计为例[J]. 中外建筑, 2012(12):89-91.
[5]倪明 李骁 韩琪. 特殊基地条件下中小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青龙县第四中学”项目为例[J]. 建筑设计管理, 2019(05):83-86.
[6]叶如海 方遥. 当今大学校园规划的评析[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1):64-68.
[7]刘靖斌. 闽南地区中小学教育建筑设计要点探析[J]. 福建建材, 2015(06):30-31.
[8]刘厚萍. 学校空间的育人性及表现[J]. 上海教育科研, 2019(06):83-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