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先行,快速建造保障工期技术创新,精细管理保障生产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1月32期   作者:王国强 潘广寿 朱国兵 杨春辉 张光星
[导读] 本工程位于合肥包河区与滨湖新区交界地带

        王国强  潘广寿  朱国兵  杨春辉  张光星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安徽合肥 230000
        【摘  要】本工程位于合肥包河区与滨湖新区交界地带,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三级综合性民营医院,建成后将有效促进周边区域医疗卫生的发展,是合肥市重点民生工程,工程建设备受瞩目。同时本工程体量大工期紧,受江淮地区梅雨季节影响、紧邻地铁无环形道路、周边交通仅1条道路可通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多项不利因素影响,工程模块工期履约风险极高。项目管理团队通过精细化计划管控,创新思维、无缝管控,有针对性的逐一破解难题,圆满地实现了策划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计划管控  履约  精细化 管理  
        合肥长海医院项目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徽州大道与花园大道交口,南侧紧邻十五里河保护区,东侧与合肥市地铁一号线相邻,在地铁影响区范围内。工程占地面积约4.7万㎡,总建筑面积16.1万㎡,由门诊医技住院楼和餐厅报告厅组成,总承包合同额6.66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三级综合性民营医院。
1 管理重点与难点
1.1 项目统筹管理,施工部署难度大
        本工程作为医疗卫生业态的施工总承包模式,且涉及到的专业多达40余种,包含幕墙、消防、暖通、强电、智能化、电梯、扶梯、医疗电梯、采光顶、医疗专项、导向标识、景观、小市政、燃气等,分包单位多,交叉作业多,协调管理难度大,前期做好专业分包管理策划及各方面计划对后期各专业交叉作业有序进行意义重大。
1.2 图纸精度低,深化任务重
各专业图纸施工精度低且滞后,现场施工进度受图纸影响大,需对图纸进行复核,优化
图纸错漏碰缺,降低现场返工率。同时组织专业分包或厂家对图纸二次深化,确保图纸满足现场招采、施工等进度要求,并结合专业分包意见进行全专业图纸深化并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做到设计为施工服务。
1.3 遭遇突发情况,工期紧任务重
        自工程中标进场以来,经历了数次意料之外的突发情况:2019年4月,工程中标进场后,本应该施工完成的土方工程与基坑支护,完成了土方开挖,但是并未完成基坑支护,进场后无法立即展开施工。进场后项目所在地社区整体拆迁,政府不允许土方出入,虽然剩余基础开挖、清槽土方采取内倒措施,但工程工期受到严重影响,主体结构验收模块节点履约面临极大风险,对后期工程按期开展埋下较大工期隐患。因此做好计划实施过程管控及各专业间施工无缝对接是工期如期履约的重点。
2 管理策划及创新
2.1 管理策划及创新点
2.1.1 优化管理形式——建立全专业矩阵式组织架构
        根据工程管理目标,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工程总承包组织架构,将专业分包纳入总包管理中,建立全专业矩阵式组织架构。采用矩阵式组织架构的好处是可以将项目管理层与施工实施层更有效的结合为一体,解除各个职能部门管理单一的限制,通过横纵线交点,确保项目指令快捷、有效的传达与实施,实现工程全专业施工生产全面沟通。
2.1.2 精细化计划管控——建立四级计划管控
        紧紧围绕项目开诊节点,整体进行工期策划,结合局医疗卫生业态模块计划节点进行详细阶段性策划,严格执行四级计划管控,建立计划管理架构及考核体系,加强过程管控。针对模块计划实际应用的不足(模块编制未结合一线施工经验,与实际生产脱节;模块未考虑工序穿插不符合施工实际;无法读取工作逻辑关系等),结合以往医疗卫生施工经验,对本工程上线模块进行优化并细化,明确各专业施工逻辑关系,确定各专业穿插,招采、设备排产最佳时机,做到计划无缝管控。
2.1.3 强化技术保障——全面推行新技术应用
        项目注重新技术应用,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项目新技术应用策划,建立新技术应用工作小组,全面推行新技术。真正做到以技术助推精细化管控。具体做法为:
        (1)全面推行承插型脚手架,其中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普通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承插型轮扣式脚手架,全面提升水平模板支撑施工效率,减少施工工期。
        (2)墙柱模板加固体系推行以钢代木技术,采用方圆扣代替普通钢管加固体系,提升竖向模板加固施工效率,较少施工工期。


        (3)采用基坑补偿钢支撑体系施工技术,项目基坑东侧处于地铁影响区范围内,基坑支护采用基坑补偿钢支撑体系施工技术,新技术加强安全保障,确保施工快速、安全。
        (4)在机电深化模型基础上,进行二次结构墙体洞口深化,提高后期施工效率。
3 管理措施实施
        项目部采取多项措施,针对工期管理、计划管理、深化设计、成本控制四大风险进行了有效控制。
3.1 总承包管理矩阵式组织架构建立
        (1)根据项目运行实际的需求,项目组织架构中共设置11个职能部门,为满足项目施工总承包模式,项目设置了计划经理、设计经理,职能管理层中还包括钢筋精益管控部、机电协调、综合办及商务部等。
        (2)在竖向专业施工实施层,根据项目所涵盖的施工专业设置4个专业工程部,包括土建工程部、机电工程部以及后期的幕墙、精装等工程部,根据专业分包的变化逐步完善组织架构。明确总包及分包在工程中的各项职能,确保工程计划有序开展。
3.2 工期目标实施
        (1)根据原有模块计划节点关门时间点,项目编制了网络图对原模块逻辑关系进行推演及复核,同时采用project软件对模块计划进行全面细化,关联各项工作逻辑关系,确定模块计划细化任务的逻辑性及时间点的可指导性。
        (2)在经过工作任务逻辑复核后,分专业细化、汇总各专业、各级别施工计划,明确插入及完成时间,并将各级计划通过数据分级汇总成一张表格,各级进度计划时间点查看方便快捷且一目了然。
        (3)在计划模块管控分级一张表中,增加各专业资源采购、专业进场时间、设备加工排产时间、深化设计计划等,为工程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全过程把控深化设计、采购、施工进度确保计划的无缝管控。
        (4)根据总进度计划及模块节点编制三大控制点计划、主要控制点计划、年计划,明确年度关键节点,同时项目部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年度计划编制月进度计划及周计划,全面推行四级计划管控。
3.3 基于技术保障的现场精细化管理
3.3.1 新技术应用保障
        编制了项目《新技术应用实施策划》,用于指导新技术在本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新技术在不同部位的应用分精度、有目的进行建模,最大限度降低现场施工难度,提高深化设计质量及效率,做到精细化管理,减少拆改,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3.2 加强技术保障,复核施工图纸
        受工程整体规划影响,设计图纸进行较大调整,设计单位在短期内需完成图纸调改,因此图纸精度相对较低,且存在诸多不完善。在总包单位进场后,对工程一版图纸进行全面审核,并根据图纸进行BIM建模。提前发现设计图纸中的“错,漏,碰,缺”问题,为后期工程顺利进行提供条件。
3.4 基于BIM技术,深度挖掘应用
        (1)基于?BIM?的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工具应用BIM 5D施工项目管理平台,为项目的进度、成本、物料管控及时提供准确信息,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基于数据进行有效决策。
        (2)协调现有机电专业分包单位与公司机电技术组进行机电全专业建模,并进行全专业机电模型管线综合,同时链接结构与建筑模型,提前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对接,并以书面报告形式提交现场各方。
        (3)根据管线综合碰撞情况进行模型错漏碰缺的调整,形成机电管线综合深化图纸及各专业深化图纸,同时结合管综模型剖面管线标高及定位进行墙体开洞深化,提高后期二次结构施工效率,避免后期大量拆改。
4 结语
        项目部在主体结构施工期间通过全面统筹、探索计划管控新模式、充分应用新技术,以精细化管理扭转了前期因外部因素导致的工期滞后局面,保证了原有工期节点的顺利实现,取得了良好的项目管理效果。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不断探索项目管理改革创新的新方法,与现代化网络技术融合,提升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努力把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创新推向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 缪金泽.市政工程施工工期的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