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秀敏
浮山县气象局 山西省,临汾市 042600
摘要: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中开始最早的一种,也是各气象站最基础的工作之一。本文通过简析地面气象观测,分析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后面临的问题,提出优化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后面临问题的建议分析,以不断提高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水平。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后;问题与建议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也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提升,但在日常观测过程中依旧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气象观测结果的准确性,所以进行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是十分必要的。随着《全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方案》的发布,各地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也在不断进行,其对观测业务人员的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不断优、创新和改革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确保观测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以促进气象观测业务的有序开展。
1、简析地面气象观测
地面气象观测是遵循世界气象组织和国家气象部门的统一规定,用目力和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如无线电探空仪和测风气球等,来实现对云和近地面大气状况及其实时变化进行连续不间断、系统地观察和测定,以帮助人们明确当前的大气压力、云量、降水、空气温度、湿度、能见度以及雨雪等天气现象。
2、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以及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创新和发展,当前气象站基本实现自动观测基本气象要素的条件,能见度已实现自动化观测,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也已开始运行。利用各软件系统在地面监控模块和通讯组网接口模块都有很大升级,如可以实时采集数据信息,实现各类信息共享,具有系统化、清晰度高的分层架构体系和业务流程体系设计,方便各种设备端口的接入;实现自动报测和故障预警,方便后台管理和数据导出、查询,能够降低故障率,减少人为干预的影响,形成重要的天气报等;改革升级之后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系统软件在观测数据传输、报文格式等内容进行了优化和更新,如当前采用每分钟一次的BUFR数据进行传送,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可以进一步提高地面观测的准确性。
3、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后面临的问题
3.1自动化整体水平较低
当前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之后,一些参数设置还处于试验测试阶段,尤其是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尚没有全部实现全自动化观测,依然有一部分工作依赖于人工提供观测信息和预警信号。但是在人工观测的过程中存在主观性较大、观测频率有限、观测到结果的准确性有待验证,且信息资料的利用率低等缺点;当前我国地面气象观测在利用自动化、智能化、集约化的观测设备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依旧存在部分技术问题,其开发工作尚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自动化水平地提高。
3.2运行模式和流程有待优化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涉及设施设备使用、数据采集、传输以及分发、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系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进行改革之后,已基本实现观测的自动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观测数据信息获取的时空密度。但是其观测业务的运行模式和流程有待优化,其运行监控和质量控制监管体系不完善,导致各部门业务流程之间存在交叉的情况,使自动观测、人工观测和人工编发报等样式并存,并且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不及时,缺乏必要、统一的信息平台,致使观测人员的工作量加大,得不到观测效率的同时,也无法保证观测数据资料的质量。
3.3观测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全自动化、智能化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正在形成中,尤其是改革之后,存在专业观测人员的队伍建设不足,现有观测人员工作压力较大、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地面气象观测技术等创新型人才短缺,无法针对实际地面气象观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技术创新和优化;现有观测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存在使用新技术的能力不足,无法充分发挥新技术、新设备的功能,不能及时总结自身测报工作经验,导致其作业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
3.4设备维护维修能力不足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自动化程序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先进的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设施设备,但现有的设施设备维护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缺乏设备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的意识,自动化设备的维护保养能力不足,不当操作既会缩短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会在一定程度影响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
4、优化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后面临问题的建议分析
4.1优化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
新时期在互联网、物联网等大环境背景下,地面气象观测业务部门需要严格贯彻落实观测业务中的各项技能,以气象业务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为出发点,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不断优化完善地面气象观测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科学调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和目标,明确各类观测数据信息的整理和质量监督管理,进一步优化气象观测的业务布局;建设组织保障体系,以提高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价值,定期召开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讨论会,明确各部门之间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的责任分工,以有效降低观测数据的差错发生率,不断推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朝着科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4.2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进行人员招聘过程中,要优先选用具备相应执业资质的专业人员开展工作,明确地面气象观测中各种新技术的理念,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合理设置地面气象观测岗位,进一步优化岗位职责,安排骨干人员对新业务人员进行一对一培训和指导,切实提高观测人员的操作技能;完善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引进先进的软件系统,利用计算机的大数据处理技术,明确各文件格式、数据编码和接口等的统一性,提高数据分发、传输的效率和规范。
4.3重视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
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过程中要建立标准化的工作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定期召开组织内部培训会,全面培训观测人员的相关技能,使其理解地面气象观测的知识、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和业务规章制度等内容,确保其可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并定期做好观测设备的清洁、维护和保养工作,能够根据不同设施设备的功能采用科学的维修保养措施,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加快维修效率,提升设备技术保障能力,确保气象站各种仪器可以正常运行。
4.4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明确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实行分化管理,加强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严格控制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操作标准,通过不定期进行业务抽查,对工作符合标准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相反则进行处罚,从而严格约束气象观测工作人员的操作标准,提高其思想意识和安全意识,避免出现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的事件,以此提高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效率;做好仪器设备的雷电防护工作,加强数据网络运行的监督与管理,严控工作纪律,明确数据调动权限,严禁安装其他无关软件系统,定期进行杀毒处理,能够有效防止木马等病毒程序的攻击,以此确保各项气象观测数据传输的安全和高效。
5、总结
综上所述,在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之后,通过优化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等,能够有效优化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提升其业务质量和效率,保证观测数据的真实、有效,从而提高地面气象观测的自动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维胜.业务调整后地面气象观测质量控制对策[J].农家参谋,2019(04).
[2]王雅婧.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思路探讨[J].农家参谋,2019(902).
[3]彭俊辰.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后面临的问题与建议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02).
[4]王飞;高楠.业务改革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处理[J].河南农业,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