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常旺[1] 王凯[2] 杜耿[1] 陈星宇[1] 王羿衡[1]
1、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2、亳州市谯城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安徽亳州 236800
【摘要】基坑降水作为深基坑开挖的先决条件,在基坑工程中起着不可获取的重要作用,考虑后期底板因水压力上浮的影响,在底板施工时,需保留一部分降水井,以控制地下水位。降水井的位置作为渗漏处理薄弱环节,如果处理不好,就为后期底板渗漏留下隐患。降水井封闭的新型技术做法,通过多道工序的加强,可有效避免降水井后期渗漏的风险。
【关键词】基坑降水、封闭、底板渗
1 引言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类建筑形式百花齐放,然而每个建筑工程降水工程首当其冲。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开挖深基坑,由于含水层被切断,在压差作用下,地下水必然会不断地渗流入基坑,如不进行基坑降排水工作,将会造成基坑浸水,使现场施工条件变差,地基承载力下降,在动水压力作用下还可能引起流砂、管涌和边坡失稳等现象,因此,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水和排水措施,而为了降低地下水位所开挖的降水井后期防水问题也亟待解决。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境内(张良路以西、养生大道以南、亳菊路以北)。项目占地面积约为98.4亩,总建筑面积约15.996万㎡,共建11栋住宅楼,地上建筑面积13.246万㎡,地下建筑面积2.75万㎡,人防面积7950㎡,总户数1023户,总投资:4.6亿元。
3 降水井封闭新型技术做法施工工艺
3.1 工艺原理
降水井留置对于基坑降水及地下抗浮各方面来说必不可少,但降水井如何留置,及留置的降水井口后期如何封堵,是我们施工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结合类似项目的施工经验,及规范及相关文件的要求,采用新型降水井封闭技术,主要原理有:①采用刚性无缝防水钢管代替传统水泥管,作为预留抽水井口;②在预留防水钢管上焊接两道止水翼环,防止基础渗水和毛细水伸出;③井口后期采用抗渗微膨胀混凝土封堵,井口加焊钢盖板,钢盖板与钢管井内壁满焊;④钢管外围采用麻丝加水泥封堵至垫层齐平,混凝土垫层位置与钢管缝隙处涂抹一层密封油膏,同时在底板防水与防水套管相交的部位,采用水泥渗透结晶涂刷,达到防水的效果。
3.2 具体施工方案
本实用新型降水井封井做法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先根据井管内径大小制作合适的刚性无缝防水钢管,本工程降水井水管内径300mm,故采用内径为273mm的刚性无缝防水钢管,钢管总长1400mm,在距离钢管上口420mm处焊接第一道止水翼环,焊缝要求密实满焊,在距离第一道止水翼环下部230mm处,焊接第二道止水翼环,焊缝要求密实满焊,止水翼环内径273mm,外径573mm,在第二道止水翼环下部150mm处沿着钢管外边缘均匀焊接四片10mm*10mm的钢板,厚度为5mm,在第二道止水翼环下部250mm~750mm处满缠厚度为14mm的麻丝,加水泥进行封堵至垫层面齐平。本做法通过预先按照设定好的止水套管要求在厂家定做,制作完成后经进场验收合格后堆放在现场指定位置,使用塔吊起吊止水套管至降水井处使用人工安装,利用四个均匀环绕刚性无缝防水钢管的10mm*10mm的钢板固定在混凝土垫层上,充当限位挡板,底部采用麻丝加水泥进行封堵至垫层面齐平,水泵从钢管内下放至降水井中进行正常降水。安装完成后,混凝土垫层位置井口与钢管缝隙处外表面再涂刷一层密封油膏,涂刷完成后,把垫层上的防水卷材上翻至后一道止水翼环底部,起到防水效果,钢管和止水翼环这一整体与防水卷材连接处外表面再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进行涂抹,保证防水效果的万无一失。
4 工程应用效果
1、传统降水井封井采用一道止水翼环,容易产生毛细水渗漏,本新型做法采用两道止水翼环,防水效果更好。
2、利用四个均匀环绕刚性无缝防水钢管的10mm*10mm的钢板固定在混凝土垫层上,充当限位挡板,相较于传统降水井封井直接利用止水翼环坐落在混凝土垫层上,防水效果更好,更充分的利用了止水翼环的防水性能。
3、降水井外表面防水细部做法上在混凝土垫层位置井口与钢管缝隙处外表面涂刷一层密封油膏,涂刷完成后,把垫层上的防水卷材上翻至后一道止水翼环底部,起到防水效果,钢管和止水翼环这一整体与防水卷材连接处外表面再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进行涂抹,防水效果更好,层层阻断了地下渗水。
4、封井套管底部采用麻丝加水泥进行封堵至垫层面齐平,利用麻丝与水泥浆良好的结合性形成一道止水带,达到很好的防水效果。
5 结语
今年来,受土地资源短缺的影响,建筑行业更多的向上和向下寻求发展空间,地下建筑越来越多,地下工程质量问题也不断涌现。尤其是地下室渗漏的问题,因其后期处理难度大、效果不理想,成为困扰整个建筑界的难题,如何在根本上防止渗漏,是施工防渗漏的最佳手段。降水井封闭的新型技术做法通过四种措施进行保证防水施工质量,一种措施进行固定,对防水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希望以上的降水井封闭新型技术做法施工策划、管理、创新的措施能给类似的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张永波、孙新忠,基坑降水工程,地震出版社, 2000.
[3].龚晓南主编,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姜清华、颜克诚、蔡枫,浅谈基坑降水发展及优化设计,中国水运,2006 年4月第12期.
[5].陆培毅,顾晓鲁,基坑开挖及降水引起周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实例,岩土工程技术,1998 年第4期.
[6].卓越,洞内真空井降水的研究与应用.施工技术,1994. 9.
[7].闫柱兵,自卫东,浅谈基坑排水,内蒙古水利,2003.
[8].陈浩涛,真空井点降水法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中国给水排水,2003. 12[9].杨根芳,深基坑真空井点降水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工程技术,2009.
[9].符敏,刘新龙,深基坑降水理论研究及方案设计,山西建筑,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