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凤
身份证号:23022319771107****
摘要:建筑工程的打造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坚持在社会基础设施上不断健全。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的,则是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减少安全隐患。所以混凝土质量控制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要站在建筑全局发展的角度来探究,对不同的影响因素、不同的风险进行科学把控。另一方面,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对于施工人员的素质也要不断提升,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工作团队,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工民建施工管理中混凝土质量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管理、混凝土、质量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混凝土土工施工技术较为复杂,不同的建筑构造其混凝土施工方式和要求各有不同,而本文主要是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项目为例介绍混凝土土工施工技术,该工程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一类,实体结构采用现场浇筑的形式,大部分结构部位的混凝土强度为C30,主要施工材料为砂石和水泥材料,有些结构部位还会加入钢筋,在施工时会依靠模板体系来控制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浇筑完成后还需及时养护来避免质量缺陷,施工工序较多,为了达到混凝土分项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的国家标准,进而保证混凝土结构在强度、可塑性等方面优势,必须针对不同的施工内容进行必要的施工管理,以此来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一、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意义
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与混凝土质量控制存在密切的关联,传统的控制措施、控制方法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导致控制的水平不断下降。混凝土的强度对于建筑工程的框架强度、工程安全性、工程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在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不断提升,能够减少混凝土开裂的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损失问题。有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没有采取科学的、多元化的措施来把控,甚至是通过极端的、粗放的措施来控制,虽然看起来能够对混凝土质量控制按部就班地开展,但实际上得到的效果并不显著,这种现象的发生,必定造成建筑工程的质量隐患、安全隐患。相反的,利用混凝土质量控制来提升质量,不仅可以减少裂缝问题的出现,还可以在材料的利用率方面进一步提升,优秀的控制方法往往能够在资源的节约效果上不断提升,而且对建筑工程的长期规划具有较多的保障。
二、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
2.1施工人员素质较低
近几年,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报道出了很多的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的素质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施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加强科学的培训、指导,很多员工虽然看起来具有一定的能力,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够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来操作,这就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目标实现。施工人员素质较低的情况下,对于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责任、义务等都没有充分地履行,对于这样的问题必须在未来的解决方案上进一步地优化,对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内涵不断的丰富。
2.2混凝土强度不足
由于实验室与施工现场对于材料的监测控制在环境与技术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某些商品混凝土的生产企业因成本及经营管理的某些因素,对经过设计的混凝土实验室配比进行私自的改动,例如在原材料品质的检测控制环节之中,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甚至不惜牺牲质量,例如级配不连续、细骨料的含泥量和有机物的含量均不合格,甚至在外加剂和活性粉煤灰的原材料质量控制上以次充好,又因为施工现场检测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最终导致在土木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出现强度不足的问题。
2.3混凝土实体养护不足
某些施工单位为了能够加快施工进度,减少资源的投入,从而达到多产出少投入的目的,往往只重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实体结构的混凝土浇筑质量,而对后续的养护措施却做得不到位,最后就容易导致混凝土的结构实体强度不足,水化反应不够充分;会出现混凝土的构建表面出现温度裂纹,导致钢筋的保护层不足,直接影响结构的耐久性。也会由于冬季施工的保温措施没有做到位,混凝土的强度不足,导致混凝土由于冻涨疏松而被破坏。
三、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注重人员培训和材料选择
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对于混凝土施工来讲,施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水平。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使其能够掌握专业的混凝土振捣方法。除了专业技术之外,还需要对技术人员进行安全责任教育,使其能够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落实安全责任制度。而在进行材料选择的时候,则需要选择一些信誉高且质量过关的供应商并取得长期合作的关系。只有在保证材料质量过关的情况下,才能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而为提升工程整体建设质量提供坚实且可靠的保障。
3.2认真贯彻施工方案、工艺规程、标准规范
我国建筑业的产业工人绝大部分文化程度是不高的,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是不足的,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要想使工作落到实处,必须让工人知道要干什么,如何干,如何正确地干。因此必须对施工方案、工艺规程、标准规范这些“高大上”的问题接地气,让工人熟悉掌握,变成工人的自觉行动,甚至变成工人的行为习惯。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必须得有施工方案、工艺规程、标准规范,必须编制和收集有针对性、可靠性、先进性的施工方案、工艺规程、标准规范,不能由资料员随意编写和收集,项目责任人、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标准员要有作为,要尽到责任。对施工方案、工艺规程、标准规范不仅工程技术人员要学习搞明白,更要向工人讲清楚、说明白,进行详细而有效的交底。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每个人的力量,将各种方案、规程、规范有效贯彻。
3.3加强混凝土养护
随着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不断发展,养护工作的进行也非常重要,夏季施工、冬季施工对于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考验非常多,要对保温手段、降温手段科学地落实。夏季施工中,外部温度表现较高,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差异较大,直接形成了温度应力的现象,此时一定要在混凝土的温度降低上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完善,减少温度应力的裂缝问题。可通过冷凝水循环降温的方法来开展,减少温差过大的影响。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养护时间不能少于14d,否则难以在强度上予以科学的提升。混凝土的应用要保持高度的专业性,加强先进的设备运用,为养护水平的提升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的同时,土木工程的建设也迎来了迅猛发展的势头,随着新技术和新型工艺的广泛普及应用,工程的结构和建设规模也越发的复杂和庞大。即使如此,混凝土的结构与施工技术却始终是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物质技术的基础,无数的百年工程,其根基都不能缺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更新发展与应用。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的各种需求,不断追求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有效提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的改进是一个土木工程技术工作者永恒不变的工作使命。
参考文献
[1]李雄伟.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5):269-271.
[2]段计龙.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16):156-158.
[3]黄达通.分析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策略[J].四川水泥,2019(07):13.
[4]程建彬.建筑施工用混凝土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四川水泥,2019(05):253.
[5]韩小青.建筑工程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25):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