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栋
上海建纬(福州)律师事务所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1
[摘要]建筑工程涉及环节复杂,法律风险较高,需从设计阶段到验收阶段均制定出完善的法律体系。我国的建筑工程市场体量极大,要不断依据实践中出现的各类现实问题,加强监管力度,杜绝法律风险。本文针对建筑工程中的相关法律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1.建筑工程中的法律风险
1.1招投标阶段
建设工程招投标是进行后续建设工作的基础,在多种利益关系下,招投标过程往往会产生某些违反法律制度的情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规避招投标环节。某些建筑施工单位为实现利益最大化,会将工程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将其分包给其他建筑施工方,以此躲避项目的招标行为。(2)招标全过程具有明显的倾向性,采取不合理条款约束其它投标单位。(3)在招标结束签订合同时,双方除签订正常的建筑工程合同外,还会为躲避税收政策而签订“假合同”,往往会在后续衍生出诸多问题。(4)招标方与投标方串通一气,投标方采取行贿等手段中标,严重损害了其他正常投标方。(5)招标方实际并不具备项目所要求的资质,通过临时借用他人的合法资质中标,使其在后续施工中极易出现各类工程事故。(6)投标方在中标后,拒不履行合同中的建设任务。某些建筑企业为恶意打压竞争对手,参与到对手的投标活动之中,以极低的报价中标之后,又放弃本次中标资格。上述此类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环境,具有极高的法律风险。
1.2签署合同阶段
招标方与投保方签署的合同有效维护了双方的合法权益,但在签署合同时,同样会面临诸多法律风险。(1)未能严格审核对方的资产及信用情况。建筑工程的发包方如出现资金及信用方面的问题,加之承包方并未及时发现,使得承包方的工程资金迟迟不能结清。(2)合同中存在不合理条款。在签订建筑工程合同时,承包方的话语权相对较弱,发包方往往会在正常的施工合同基础上附加某些较为苛刻的条款,使建筑单位会面对较为严重的法律风险。(3)合同条款缺乏必要的严谨性。由于在合同制定过程中受到人为影响,使合同中的一些条款表述不清,另外一些条款仅针对施工单位进行了义务约束,并未详细说明其应享有的权利。(4)合同细节不清晰。建筑工程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在签订合同时,应从各种细节之处做起,如在工程款支付时间、方式、建筑工程质量与工期时长等诸多环节,均需双方达成一致方可签署正式合同。
1.3工程签证
为进一步明确工程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的权利及义务,需在建筑过程中引入工程签证制度。在应用了工程签证后,可以对工程施工后计划之外的某些事项进行约定,如项目资金后续投入额度、临时加入的施工任务等,当前在建筑施工中主要采取低报价高签证的策略。在施工时如遇到某些难以避免的紧急事件,则可依据制度开展工程签证工作。但从实际的施工中可见,工程签证制度并未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如在投标阶段,一些不可或缺的条例被人为去掉,另外在施工单位还未完全了解到此次施工任务的情况下,将非必需的项目作为工程签证,这使得建筑工程中的法律风险较高。
1.4工程质量
在建筑工程质量方面,其主要问题为质量事故及质量缺陷,在建筑工程法律风险中主要指质量缺陷。如在投标环节,投标方在以较为低廉的价格获得建设资格后,投标方往往会将价格影响转嫁至建筑单位。建筑单位为确保自身经济效益不会受到重大损失,往往会在建筑工程中采取劣质原材料。据此,需借助于工程监理方严格规范建筑单位进行规范施工。但由于监理方普遍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使其不能真正发挥出监管应具有的效果。
2.建筑工程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
2.1招投标阶段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需防范的法律风险主要由如下措施。(1)招标方要严格审核投标方的相关资质。要深入了解投标方近些年来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公司整体实力、社会信誉等方面,如发现其不具备良好的施工条件及信誉有问题,需立即取消其继续参与招标的资格。这对于后期减少法律纠纷、维护建设质量有着良好的作用。(2)投标方可依据招标方的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出最佳的投标方案。如投标方可拟定多种投标预案,从而增加自身中标的概率。在此过程中,需严格依据相应的法律条款要求进行,避免出现违反法律法规的投标预案。(3)做好招投标的过程管理。在相关法律的约束下,要确保招投标环节的公平公正,不得出现“阴阳合同”,严厉打击招标方与投标方的默契行为。(4)依据招投标具体要求规范相应工作内容。如投标方将某个招标项目划分为若干部分,则可按照法律条款追究其责任。
2.2签署合同阶段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在签订合同时,施工方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法律风险防范。(1)施工方需组建起一支具备丰富经验的团队,重点培养擅长建筑工程法律风险防范的专业人才,通过其全程监督签署合同的全过程,从而规避某些风险,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2)施工方要加强对业主资质的审核,要确保审核结果的准确性。(3)严格审查项目的合法性,争取自身的正当权益,如出现某些较为模糊的条款,需再次与业主进行沟通。(4)施工方自身的权益及义务均应在合同中有明确显示,一旦出现某些法律争端,则可依据合同所示内容进行合理维权,确保利益不受侵犯。
2.3工程签证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工程签证环节受制于工程建设项目环节众多的影响,极易产生各类纠纷,对此,需不断加强工程签证管理,避免出现法律问题。通过规范工程签证环节,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较多需要更改的内容,合理使用签证资金,这能够有效控制施工建设的总体成本。施工方需深刻认识到工程签证的作用,主动参与到其中,要采取书面签证的方式,明确显示出各项内容,如项目名称、原材料价格及数量等均需精准,确保不出现误差。如出现有定额要求的项目则不可进行签证。此外,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进展较快、施工环节较多,加之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需及时办理工程签证并审核。
2.4工程质量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建筑工程往往具有较为庞大的体量,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监理方要不断加强监督及管理,保障工程建设质量。虽然监理方能够有效控制工程质量,但施工方同样需要严格规范工作。如施工方不重视或忽视了自身监督,则会使自身的施工管理职责受到限制。针对此种情况,施工方应指派专业人员进入到施工现场之中,通过现场指导及监督施工行为,及时发现施工中的各类问题,并积极与监理方进行沟通,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施工方指派的人员应熟悉施工全过程,并且要具备极强的责任意识,敢于指出问题,从而有效保障工程顺利施工,避免因工程质量引发法律风险。
3.结语
建筑工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较多,如相关法律制定不够细致、监督管理过程出现疏漏等,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进展。如在招投标、签订工程合同、工程签证、工程质量管理中,均需严格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避免出现相应的法律风险。施工方需时刻关注建筑工程中的法律风险,要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法律风险所带来的各类损失,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立宏. 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相关防范措施[J]. 楚天法治, 2018, 000(012):P.127-128.
2.王尧, 陶琴, 崔艳清.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 v.21;No.382(16):107-108.
3.彭超暄. 建筑施工企业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 法制博览, 2020, 000(01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