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衣夏木古力.吾守尔1 买买提·玉努斯2
1 哈密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植保站 新疆哈密 839000
2 新疆哈密市伊州区水利局水管总站 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是指通过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生长周期以及农作物对水的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通过利用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在农田灌溉过程中水分蒸发、水分渗漏等问题,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因水资源匮乏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与发展,不仅可以解决因水资源匮乏而导致的农业生产问题,而且符合国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国情,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运用
前言: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是保证我国农业生产产量的重要手段。水资源匮乏是阻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可以减少因水资源匮乏而造成的土地干旱,而且可以保障农田生产效率。因此,要求相关部门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加大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与实施力度,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一、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必要性
现代社会背景之下,社会产业有可持续发展的诉求,在社会各行各业开展实践工作期间,围绕水资源应用要求,农业产业建设发展期间,做好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对产业发展有关键作用,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节约灌溉技术应用期间,要综合考虑农作物生长条件,控制水资源的用量,达成农田高产的目标。此时的农业生产活动不受影响,需要应用科学的灌溉方式,完成节约灌溉的目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效控制水资源浪费问题。我国的传统农业发展阶段不考虑水资源应用情况,导致水资源应用率降低,影响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甚至最终只有小部分水资源能应用到农作物生长过程之中,根据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有效利用水资源完成农业产业建设发展目标,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实为必然。
二、常见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
(一)喷灌
喷灌是一种简单便利且可以广泛应用在各种农田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在大面积农田浇灌中最为常见。在灌溉过程中,利用喷灌机即可完成喷灌。喷灌机提供一定的压力,将水源挤压到软管中,经过软管然后喷洒到农田中。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灌溉人员可以自主设计路线,不仅可以满足大面积农田浇灌的需求,还具有良好的节水效果。但该技术也有一定的缺点,就是需要安装喷灌设备,同时还要建设设备通道,成本较高,占地面积也比较大。
(二)微灌
微灌技术对设备的要求相对较低,主要包括滴管、滴头、管路。与喷灌技术不同,微灌技术不需要采用大型机械,也能有效抑制水分外泄,节水效果比较明显。从该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效果来看,该技术可以在大棚浇灌中广泛应用。微灌主要灌溉植物根部,在植物根部安装水管道和滴水器,采用定时灌溉的方式来满足农作物不同时段的水分需求。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可以在浇灌水中混入肥料,以此提升土地肥力,使灌溉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不过这种灌溉技术不适合在室外使用,只适合在小规模农作物生产种植中应用。
(三)井灌
井灌可以控制地下水使用过度的问题,有利于提升生态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改善灌溉质量。例如,在农田缺水阶段,可以采用井灌技术降低水资源的消耗量,从而顺利度过缺水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将井灌装置设置在农田中心,在各个区域中布置直管和干管,构建完善科学的灌溉系统,确保系统具有移动性能,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保障资源应用的合理性,避免因为用水过度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从根本上保障农作物的水分和养分,提高作物产量。
(四)防渗
防渗技术对灌溉设备的要求比较高,需要选择高质量、高效率的设备,保障设备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成本投入,同时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从实际出发,水库灌溉是农田灌溉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水利工程修建的重点内容。水库具有存储水分的作用,可以循环利用农业用水,符合节水要求。防渗节水技术就是在农田中铺设防渗膜,避免因为灌溉失误、过量等情况引发的水资源浪费,保障水资源的有效循环和应用。可以设置专门的通水渠道,提升防渗性能,保障防渗节水技术充分发挥作用。
(五)渠道
渠道是一种比较传统有效的节水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输送水经常会出现流失,导致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农田缺少辅助灌溉的水利设施,为了使渠道节水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作用,要配合防渗措施,避免输送流失的情况。常用的措施是增强渠道质量,使渠道具有良好的承压能力,即使长期冲洗也不会出现损坏,从而有效减少输送流失的情况。
三、提升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溉技术节水效果的应用措施
(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按照农作物类型以及当地水土条件,选择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也需要配合相应的农业种植结构方案进行。比方说按照地方农业生产建设要求,将耕地面积压缩完成退耕还林的工作目标。压缩高耗能的水作物的面积,不同环节的农业水利工程的灌溉技术有效应用,水资源分配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维护。节水灌溉技术能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达成节约用水的目标。在灌溉技术应用期间,了解农田地址情况以及环境特点,确定农产品种植方案。实现品种各异的农作物种植,调整生产结构,按照地产粮食类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利用地面灌溉技术。如果农作物果实生长在地下,可以考虑应用地下滴灌的技术手段。
(二)灌溉技术应用思路调整
在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期间,需要将农民视为主体,提升政府部门的指导作用。灌溉设施建设以及技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要尊重农民意愿,做好技术应用方案的调整。政府行政主导要完善农民自主建设相关工程项目,顺应社会时代发展所需。从工程环境建设转变为环境经济发展相关工作,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规划指导有序进行,实现水资源优化应用目标,依托农田水利工程将环保型的社会建设目标达成。关注经济效益是其一,更要保障项目工程的社会效益。政府部门引导之下,当地的农民以及农业工作者,要从小规模种植走向中等规模甚至是大规模的发展方向。平整土地是农业生产建设的基础工作,完成节水灌溉相关工作,离不开这一先决条件。
(三)节水灌溉管理与水资源优化配置
为保障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价值能充分体现,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期间,就需要落实节水灌溉管理工作。当地的农田管理部门要构建灌溉系统,按照当地的农作物灌溉需求,保障节水灌溉的应用效率。进行灌溉管理也需要加强日常的运维管理,提升灌溉系统应用寿命。实现节水灌溉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在进行农田灌溉期间,按照灌溉管理要求,也需要做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水资源的利用率。实践期间农田与农作物基础调研工作做好,目的地是了解各种农作物的需水情况以及种植面积,做好水资源的优化分配。按照调研基础数据,完成输水灌溉系统的调节,水资源的利用率明显提升,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效果明显增强。
四、结束语
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期间,明确水资源对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是在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背景之下,实现节能环保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所以在农田水利建设阶段,要充分发挥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作用,并加强新技术的研发与管理工作。按照农田水利工程实际情况,完成水资源的科学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在节能环保理念之下,保障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力。
参考文献
[1]田雨丰.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及节水对策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10):196-198.
[2]王盼,杭天飞.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吉林水利,2017(12):52-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