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放1 陶超 2
(1-阜宁县水利勘测设计室;2-阜宁县周门翻水站;江苏省盐城市224400)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国家都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而水利灌溉方式的科学运用有利于农业发展,然而在管理上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结合水利节水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其不断完善,这样才可以达到水利节水灌溉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节水灌溉;规划管理;措施分析
1当前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管理资金不足
为了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水利部门已经调整农田浇灌的收费标准,然而也造成水利灌溉的财务方面存在赤字。虽然水利部门近年来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灌溉项目的管理中,然而还是财政赤字。特别是在很多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灌溉项目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都没有保障,容易打消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并且近年来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每年平均降雨量都不断减少,很多地区水利灌溉项目缺乏足够的储水量,在人数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也加大了水资源配置的难度。
1.2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小
我国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人口数量多,平均水资源紧张,所以农业灌溉必须要采用节水的方式,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然而在农业灌溉过程中,几乎人们越来越注重水资源,然而农业灌溉节水思想依旧是不清晰的,不能全部接受。这是因为水利部门没有对节水工作进行大力推广且宣传,即使水利部门和农业部门重视推广,可很多农民还是采用传统的农业作业方法。并且目前农业种植结构缺乏科学性,导致节水农业灌溉作业不能顺利推广,在这种情况下实施节水策略,不利于进行农业灌溉。
2水利节水灌溉管理与规划措施分析
2.1水利节水的相关技术优化
2.1.1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将灌溉水加压以后,经过管道将水输送到喷头,由喷头射出对农作物进行灌溉的技术。主要优点是由于喷头将水均匀地散成小水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可以控制喷水量和均匀性,避免产生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损失,使水的利用率提高,灌溉效果显著且有利用农作物的健康成长,在节水方面,利用喷灌技术进行灌溉相比于地面灌溉节水30%以上;还可以减少多余的用水对土地造成的冲刷;机械化、自动化的喷灌技术也大大减小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还可以在首部增加水肥一体化设备施入化肥和农药,又可以省去不少劳动量。缺点则是受风速影响较大。
2.1.2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肥料溶解于水中,通过喷灌技术和滴灌技术进行施肥。水肥一体化根据农作物需肥做规划用水用肥,实现少量多次施肥,有效减少了挥发、淋洗造成的浪费,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优点是通过肥料溶解于水的方式,大大提高了肥料利用率的同时省下劳动量,相比于传统技术而言,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高达50%以上,其局限性就是肥料的溶解,部分肥料不溶解于水中。
2.1.3雨水蓄积利用技术
雨水蓄积技术是利用设备,把雨水储蓄利用起来用于农业灌溉,这种技术对于缺水的地区是一个实用的方法,而且还可以保护环境,以免雨水过多造成水土流失,但是雨水蓄积技术要求也很苛刻,成本很高,蓄积雨水的时候需要安装专门的设备进行储备水资源,除了储备水资源的设备,还要有输水的设备,这就是雨水蓄积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主要优点是充分利用了水资源,保护环境;缺点是成本高,工作难度大,要求多。
2.1.4智能灌溉技术
智能灌溉技术是以农作物的具体属性作为基础,根据日照和温度等条件,计算出灌溉用水量和灌溉时间,通过精确计算,确保农作物的生长效率,提高劳动效率,也在灌溉过程中节约了水,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当前智能灌溉主要有2种:一种是田间控制器,使用中央控制系统对田间控制器做控制的智能灌溉技术,该系统通过中央控制器下达指令,田间控制器进行喷头灌溉。另外一种是由田间控制器为主的半自动控制系统,以控制线作为传播途径,连接田间控制器和喷头进行灌溉。主要优点是利用先进科技,对农作物进行精确计算,通过数值精确灌溉,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缺点是工作难度大,数值计算繁琐。
2.2实现经济合理的规划
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在规划时要遵循“统筹规划、规模发展、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适当超前、科学发展、建管并重、良性运行”的原则,科学提出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总体布局,按照地方需求,通过总体协调、总量控制、上下联动、协调平衡的工作方式,有效调控各区域灌溉用水需求;收集近年来高效节水灌溉相关资料,选取重点区域、灌区进行调研,分析现有灌溉水供求状况,评价现状用水趋势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查找存在问题、发展要求和潜力,对规划高效节水进行分析预测,提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效节水工程规划方案、水量保障方案,提出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的保障对策和措施。从保障作物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角度出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发展需求分析;合理分析现状灌溉节水潜力;合理确定规划水平年灌可供水量;预测规划水平年高效节水发展规模和发展模式。
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必须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在工程施工时,必须充分了解项目建设的重点和意图,与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有效结合,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方案进行合理的编制和利用。在这一基础上,要尽可能选择具有非常丰富经验的单位,同时还要保证设计单位自身的专业性,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节水工程项目在建设之前,必须要安排专业工作人员提前进入到施工现场,对所在地的水文资料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同时还要保证相关数据信息准确有效的记录和利用。
2.3实现全方位的管理措施
例如,水利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工期相对较长,同时在建设时,必须要与生态发展需求进行有效结合。在这一基础上,还要最大限度保证可以满足区域内农业发展过程中对灌溉提出的个性化要求。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与规范化的标准和流程进行结合,实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合理的设计和利用。切忌私自对设计方案进行更改,同时也不可以单纯根据施工经验来进行操作,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在建设过程中,都必须要保证可以达到基本施工要求,有利于为施工质量提供保证。节水工程项目在施工和管理过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必须要结合实际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质量标准体系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成本、进度等相关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还可以保证水利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不仅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水利工程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节水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水资源整体利用率的提升,同时还可以满足农业发展过程中对水源的个性化需求。在保证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同时,可以为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阿卜杜合力力·海比尔.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设计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19,000(009):64.
[2]徐亮亮,邓土生.简析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0):2710.
[3]孔德和.探究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J].居舍,201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