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明
青岛正阳勘察测绘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109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建设项目的蓬勃发展,国内已经建设完成了许多水利建设项目。水利工程不仅技术进步,而且工程项目的规模也大大增加,由过去的小型水库转为目前的中、大型多功能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地质勘察工作是其主要的环节。因此,本文将以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作为分析案例,对水利工程项目中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影响进行分析,探讨现今地质勘察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而突出地质勘察工作对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关键词:地质勘察;水利工程;问题探索
引言
为了保障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必须加大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视,加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文章介绍了在岩土地质勘察工程中各类勘察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健全水利工程岩土勘察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1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概述
1.1水利工程地基勘察简介
地质勘察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步骤,主要内容包括对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分析,包括岩土性质确定、地下水位确定、渗透系数分析等。在勘察过程后,需要将各项参数进行整理归纳,为项目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做好数据统计和技术支持。同时,针对项目过程中易受的不利影响,如地下水的破坏等,进行预先监测与判断,防止对于水利结构造成重大破坏和影响,实施各项保障措施,保障整体工程的顺利进行。
1.2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设计与实际施工中,地质勘察都有重要意义,在施工的各个方面都可起到防止问题出现的作用,加强工程的可靠性,提前进行工程检测与勘察。水利工程建设中涉及诸多工程方式,如混凝土浇筑、堰塞湖处理等,都需要进行地质勘察来提供地质依据,防止地质问题的发生,保障工程安全。
2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存在的地质问题
2.1水文地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水利工程建设中水文地质是一个重要影响部分,因此在地质勘察工作中也是一个重点勘察对象。水利工程中,水文一方面主要依靠自然降水,另外一方面依靠地下水和江河湖泊的水流汇集,而建设水利工程会打破这种自然规律,对周边的水文带来一定的影响,使上游水位大幅度提升。
2.2岩土地质勘察监管不力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大部分都是在开始阶段实施岩土地质的勘察工作,并且勘察的单位都是建设单位自己选择的。然而部分建设单位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没有对勘察单位进行严格筛选,只是单纯地关注钻探效果以及成本,而没有足够重视勘探技术。地质勘探操作包含土工试验以及野外作业等很多步骤,部分勘探单位单独地完成这些工作,并没有实施相应的监督管理。
2.3对地质勘察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通常情况下,可从2个方面对地质勘察工作进行划分:1)分析场地工程地质结构的同时综合分析所得结果,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案。2)科学合理地制定力学指标,因为项目工程的总造价成本与指标参数的科学性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在地下结构中无法直接观察到,这个时候就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勘察手段进行观察。
3地质勘察与岩土治理的问题及对策
3.1地质勘察和岩土治理工作中的问题
地质勘察和岩土治理工作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工程施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但在勘察中容易遇到地质条件复杂、各项条件多变以及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数据庞杂等问题,都对地质勘察工作顺利开展有所阻碍。而在岩土治理方面,不同岩土质量的勘察方法也不尽相同。地质勘察是水利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统计水利施工中地质指标的方法,岩土治理是保障水利工程施工健康长期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应以地质勘察与岩土治理工作中的各项问题与难点为基础,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相应的解决对策,保障水利工程施工顺利开展。
3.2重视初期的勘察工作
在开展地质勘工作的初始阶段,有关人员需要对会影响地质勘察的因素给予足够重视,不仅如此,还需要按照工程的实际状况以及选用的施工技术,科学合理地设计地质勘察方案。在对岩土进行取样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其真实性,因为所选择的样本与试验的准确性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需要对土层结构特征有足够的了解,掌握平面以及剖面的土层分布。如果取样的地方存在结构比较稳定的土层,并且该土层具有很高的均匀性,就能够适当地加大取样点之间的间距。
3.3提高水利工程岩土地质勘察质量
要想保障水利工程岩土地质勘察质量,就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勘察手段,清楚掌握施工现场以及工程周围的地质资料和建筑物、构筑物的情况,同工程设计人员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交流,对地质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处理和解决。在实施勘察工作之前,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勘察纲要,有关技术负责人员要对此进行严格审核,并且通过总工程师审定,在确保没有问题之后才可以实施下一步的工作。在实施勘察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规范实施。要是地层存在异常现象,就需要加大勘察力度,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详细研究异常地区地层的结构。
3.4充分了解岩土的水属性,治理地下水危害
避免岩土状态对于工程产生影响的方面之一,就是充分了解岩土的水属性,并对地下水对于岩土的危害进行预防与治理。应对岩土的水理性质作出严密分析,水理性质主要包括岩土和地下水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各项变化。因为岩土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和岩土在地下水中的多样性导致水属性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岩土的各项指标,所以应在勘查中充分了解岩土的物理水理性质,同时对硬度与耐风化强度作出检验判断。地下水方面,应注意成分和水位分析,制订有效的预防治理措施。结合工程当地的水文气象条件与水务单位的长期水位变化统计,进行水位规律预测。如出现地下水水位过高、过低等情况,应及时根据预案进行处理。如出现地下水呈强碱性或带有腐蚀性,也应合理选用水泥材料、合理控制污染排放以及进行桩施工防污染等措施,在此方面避免对水利工程施工造成严重影响。
3.5正确选取岩土测试方式和进行后期勘察
岩土地质勘察中,室内测试和原位测试是主要运用的2种方法,但施工场地的土质结构较为复杂,可使用十字板剪切、波速控制以及圆锥动力等方法进行研究测试,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岩土测试,保障测试的准确性,防止出现疏漏。而在水利工程岩土施工结束后,也应进行后期勘察,在施工结束后制订勘察计划,对于施工的各个方面结构数据、土质情况进行检查登记,以便后期检查,保障工程可正常工作。
3.6技术管理工作要落实到位
技术管理是一项值得关注的工作,跟勘察质量有着密切联系。任职的勘察技术人员需要具备相关证书,同时项目负责人除了具有有关证书以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经验。技术原则需要具有有关的实践经验,并且经过相应的培训以及考核。培训负责的主要任务是科学合理地编写勘察纲要以及实施有关的专题会议等,而技术原则主要是根据技术标准来实施勘察工作,并且要做好现场记录。
结语
水利工程地质勘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从而保证坝址选择的科学性。为水利工程坝址选择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同时也是提高坝址选择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主要途径,需要高度重视工程地质勘察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做好降水措施,可避免水位过高对施工的影响,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出水利工程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振权.关于加强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途径与方法[J].农家参谋,2019,99(20):198-199.
[2]陈虹.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施工技术分析[J/OL].科技经济市场,2019,99(09):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