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策略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1月32期   作者:于春花
[导读] 近年来,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下,其产生的环境影响问题也日益增加
        于春花
        桂林市综合设计院,广西桂林   541001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下,其产生的环境影响问题也日益增加,例如工程机械设备以及水泥混凝土材料使用,都将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阻碍着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低碳概念的提出,则是针对现阶段行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量问题来进行分析,然后依据从行业特性来制定出较为完整的解决策略,以降低碳排量。对于我国建筑事业来讲,依托于低碳理念来对建筑本身进行结构化设计,可有效降低能源的损耗,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间接为建筑行业的绿色化、节能化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低碳概念;建筑设计;策略
        1低碳概念下的绿色建筑设计基本要求
        1.1组合优化要求
        在开展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保证现阶段的建筑具有良好的低碳环保性,应合理进行组合优化。完善现阶段的设计理念,以实际需求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打造全新的建筑;合理利用现阶段的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灵活利用组合优化的优势,提升整体的设计效果,降低建筑自身的能耗与污染。总之,应尽可能降低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
        1.2绿色环保要求
        在现阶段的绿色建设设计过程中,必须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绿色环保性,尤其是建筑材料的选择,应保证其呈现出绿色性。在满足建筑要求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选择天然的建筑材料,如石块、木材等,杜绝有害材料。在施工应用过程中,选择天然材料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合理处理,严格对其质量进行检查,保证材料的安全性,确保材料不会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危害性,提升工程施工质量。与此同时,还应合理控制其温度与湿度,保证其在合理的范畴中,以免出现环境的湿度与温度过高造成发霉,湿度与温度过低造成室内干燥。因此,需要合理做好通风与采光设计,为人们打造优质的建筑环境,提升舒适度。
        1.3能源节约要求
        灵活应用能源节约思想也是现阶段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例如,墙体温度设计近年来逐渐受到设计者的重视,合理开展优化有助于促使现阶段的建筑性能提升,综合分析当前的围护结构,以保证其保温与通风功能;尽可能应用自然光源,提升整体的建筑能源性,以满足现阶段的需求。
        2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要点
        2.1在建筑材料上,选择节能环保材料
        选择建筑材料节能环境材料,以低碳概念为发展的原则,进而有效提高建筑材料使用率。在建筑工业传统的施工中,一些建材的使用会威胁到大众的健康,部分建材虽然成本低,但对大众身体和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害。例如,许多建材中含有甲醛,甲醛对人身体健康存在较大的危害,人在甲醛环境下长期生活,会对心肺功能造成极大损害,甲醛对人体还会有一定的致癌风险。再比如,建筑材料中的木材和玻璃材料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些材料在安装、拆卸等方面十分便利,同时在建筑拆迁之后也可起到回收利用的作用,再应用于其他的建筑工程,有效地降低了不必要的施工费用,同时减少了建筑垃圾产生的机率。因此,在建筑材料选择方面,关注低能量消耗,充分利用不同材料的特点,提高材料应用率,从而根本上解决了材料污染的问题,更好地促进了建筑材料的环保和节能发展。
        2.2合理的利用建筑空间
        建筑空间必须经过有效地利用,提升建筑空间的使用率。为了有效减少建筑物在建筑中的耗电,建筑面积需要合理控制。例如,日本在建筑设计阶段善于利用合理的空间来划分建筑空间,从而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建筑空间。其次,要站在建筑空间利用再生能源的角度,考虑建筑空间,从而提高建筑空间利用率。例如,为了达到有效控制建筑垃圾和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应在开展户型设计时,对建筑空间的功能设计进行思考,兼顾实用性和使用寿命,同时对建筑空间的可变和灵活性给予充分的考虑。


        2.3对建筑形式进行合理的优化
        要实现低碳化概念的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建筑的各式形态、情况等。首先,太阳能墙对建筑的保温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建筑物墙的保温性对建筑的节能指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应充分运用太阳能的墙体结构形式来设计。其次,建筑绿化带的设计也是房屋隔热保温的一种有效手段,应该建立起一个立体的绿化带网络,并对房屋屋面进行节能设计,蓄水架空的覆土房屋屋面可以有效地结合屋面的绿化与屋面的垂直绿化,这两种方式既可使建筑美学得到充分体现,又可以使建筑物具备更多的环保节能功能。日晒对雨水有很好的遮挡作用,对雨水的蒸发过程也有很好的作用,可以起到净化水分的作用。
        2.4充分考量建筑环境
        建筑并非独立存在,要与周边的景观路相协调,才能极好地融入环境,展现出当地城市独特的魅力。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前,应该对建筑和周围环境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气候环境,地方特点和风土情况,以此作为设计的依据,保证两者的完美融合。建筑与景观相得益彰,交相辉映,例如在建筑的周围种树,美化建筑的周围环境,建筑的观赏力也会提高。同时,良好的绿化环境也会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吸引更多人来居住、游玩。值得一提的是,在建筑设计中还要遵守可持续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地设置了建筑高度与不同建筑的间隔,避免了相互遮挡的建筑室内采光影响了室内采光。
        2.5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在低碳概念的基础上,建筑设计应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低碳建筑的设计质量。特别是,在设计节能效率较高的建筑中,要对可再生能源使用的形式进行合理优化,从而提高了新能源和新材料使用的效率。大多数情况下,建筑在不同地区的环境下具有不同的消耗特征,建筑设计人员应根据地域环境的特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选择使用能源方式。例如在东北,由于冬季气候的原因,当地的冬季气温较低,因此在冬季采暖的能耗相对较高,尤其是对煤炭的需要较大,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提高建筑的保温效能,同时,积极寻找各类新型能源,将可再生能源用于建筑中,从而使建筑中得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建筑的保温作用,减少了建筑在冬天取暖时的碳排放,提高了可再生资源使用的效率。
        2.6提高空间利用率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低碳理念的融合,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每一项措施的操作,都要给出足够的保障。基于低碳理念的建筑设计,应在设计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建筑面积,减少建筑建筑面积和能耗浪费。同时,在建筑内部的空间设计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到可再生能源和具体形式的使用,以提高建筑空间利用率的问题。例如,在设计建筑室型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室所具备的灵活性和可变性,还需要考虑到它的使用寿命,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室型垃圾产生,节约了建筑费用,同时也提高了建筑使用年限。通过可视化的分析,对低碳理念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重点标注,对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做出有效的改善,不仅在设计出图的效率上提升,同时设计方案的质量,同样由此来得到更好地改善,对国家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筑设计的团队建设须朝着高素质的方向来发展,最大限度对设计人员的能力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和改善。
        3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概念下建筑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环保原则、节能原则,保证建筑施工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值降到最低,以此来真正实现建筑层面上的节能减排,这对于新时期下的工程建设体系来讲,是贴合国家宏观调控战略的。期待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可起到监管、协调的作用,辅助各类政策机制的落实,真正实现建筑行业的低碳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丹.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江西建材,2019(04):71-72.
        [2]任达富.浅析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散装水泥,2019(02):21-23.
        [3]熊雪凡.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1):63.
        [4]徐冰娥.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10):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