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对土建造价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1月32期   作者:杨恒
[导读] 地震是一种威力极强的自然灾害,一旦出现将会对人类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杨恒
        身份证:37081119890403****
        摘要:地震是一种威力极强的自然灾害,一旦出现将会对人类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此,建筑防震等级与设防烈度是衡量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指标,本文以此为着力点,进一步分析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对土建造价所带来的影响,以期能够对建筑工程企业带来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土建造价
        一、概念介绍
        (一)建筑抗震等级与抗震设防烈度
        等级是一种测量地震强弱指数的单位,等级越高就意味着地震强度越高,所带来的破坏力也就越大;而地震烈度所面向的是建筑工程,烈度数字越高,就意味着对建筑工程的威胁度越高,所带来的后果也就愈发严重。不难理解,两者之间处于相辅相成的关系,随着地震等级的提升,地震烈度也会随之提高。为此,为了能够保证建筑的抗震能力,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初期,需要综合考量建筑规模、施工区域以及抗震设防条件等等。在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关于地震预测工作也在积极开展当中,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仍然无法准确预测地震震级。截止到目前为止,有关于地震设防烈度主要分为6度、7度、8度三种。
        (二)土建造价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造价管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环节:土建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材料以及施工人员等。其中,土建工程造价又可以展开进一步划分,除去基础的结构施工外,同时也要单独考量各个施工步骤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建筑抗震设防烈度提高,势必会对原有的施工方案做出调整,同时也会提高施工材料、设备以及人员的使用量,因此会对土建造价产生影响。
        二、提升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对土建造价带来的影响
        (一)价值
        在最近几年来,尤其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来说,可以明显感觉到我们的居住水平正在逐步提高。随着国家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为人们创造出了更加舒适美观的宜居环境,同时让现代人对建筑物的要求标准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建筑物的造价成本在不断攀升,其中占据主要份额的两点即为设备造价与装修造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建筑装修上付出大量的经济成本,并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装修风格,但对于更为重要的土建工程却存在着忽视的现象。我们经常能够通过各路媒体了解到有关于地震灾害的报道,很多处于震中的建筑物根本无法抵挡地震的重击,不仅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于国家经济体系也构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
        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建设阶段中,全面提高对土建质量的重视,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适当提高土建造价,将有效提升建筑的安全等级。相比较来看,被大量应用到建筑装修与购置设备中的金钱投入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如果不能及时加以遏制,将会严重压缩土建工程的建设成本。无论是建筑工程的建设方,还是普通群众,都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唯有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才能充分发挥出设备与装修的实际意义。相信通过汶川大地震那次惨痛的经验,所有人都应该清醒,并时刻提醒自己,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力量是弱小的,只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在现有基础之上提高建筑的防震设防烈度,才能够最大化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才有机会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条件。
        (二)影响
        通过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适当调整土建造价比例,将有效增强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让建筑能够抵抗地震所带来的强力攻击,保证人民生命安全的同时维护国家的经济体系。
        为了能够达到提高建筑防震设防烈度的任务目标,在实践操作中会进一步增加建筑构件的数量,调整原有的配筋比率,提高截面尺寸。很好理解在调整原有的建筑建设方案的过程中,由于会增加钢筋与混凝土的使用量,因此土建造价势必会增加(详见图1)。

图1 某工程土建造价数据对比
        三、如何平衡抗震设防烈度与土建造价
        首先,在上文中已经提及,目前抗震烈度主要分6-8度这三个等级,在这一范围内,建筑工程企业可以考虑对原有的建筑构件配比方案做出调整,通过改进构件横截面尺寸与配筋率来全面提升建筑的抗震水平。但以上的方式只限于8度以内的抗震烈度,如果超出8度以上,则要综合现有条件来考虑其他方案。为了能够在高效率达成方案改造目标的基础上减少造价成本,建筑工程企业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多方考量来制定出最为经济有效的优化方法。
        其次,我国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建筑抗震技术的研究上也投入了极大的精力。通过分析以往的建筑工程建设方案可知,建筑抗震造价水平与其实际效果有着密切的关联,优秀的抗震性能材料同时也具备着极强的倾斜支撑能力。在建筑的基础结构中,横纵向构件承载了主要的压力,这就意味着,如果一味地通过增加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使用量来加大构建的横截面积,不仅会大大提高成本支出,同时还会提升地震的作用力,并不是首选方案。相比较而言,拉压式构件则具有着更强的抗水平拉压能力,不仅不需要投入过多的建设成本,而且对于建设条件的要求也并不严苛,可选性较强。
        最后,从建筑工程的造价角度分析,能够对造价水平带来直接影响的即为建筑结构本身。通常情况下,选择高质量的减震与隔震施工材料,将会全面提升建筑抗震水平,但无疑会导致造价成本的提升。但不能忽略的是,虽然增加了材料成本,但却能有效降低地震对建筑构件的作用力,同时还能减少结构尺寸与配筋量,所以还是比较不错的改进建议。目前,有很多建筑工程企业与设计单位为了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严重忽略了建筑本身的抗震性能,一味的彰显个人的建筑风格,花费大价钱用于打造建筑造型和室内外装修上。与其考虑前文所提到的施工材料投入成本,还不如从这一方面入手,适当减少室内外装修与造型设计的花费,将其用于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中。但这项措施虽然看似简单,在实际践行当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阻力,在很多设计方与建设方的观点中认为,虽然各类风格迥异的建筑造型可能会提高建设成本,但却能够对建设区域创造吸引人眼球的亮点,进而达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一观念本身是正确的,但是其中却存在着本末倒置的误区,建筑物的立足之本应当是结构,必须要从安全的遵守安全建设原则,在应用优质抗震材料的基础之上来设计建筑外观,平衡好土建造价中建筑装修抗震等级的比例,为人们打造出安全、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
        四、结束语
        如今,对于很多已经达到小康标准的城市居民而言,他们用于室内装修中的费用比例在持续增加,在保证建筑基础功能条件的同时,会额外添置各种各样的设备、仪器等,而建筑商为了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会在建设方案中加入很多人眼花缭乱的设计元素,进而大大提升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令人担忧的是,本应当占据主体地位的土建工程,造价比例却在持续下降。事实上,想要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等级,对土建造价的影响幅度并不大,只是占据了其中一个很小的比例,更加不足以抗衡昂贵的装修价格。为此,在日后的工作中,国家政府应当发挥自身的作用,督促工程建设单位进一步提高对建筑结构安全的重视度。同时也要借助于多方媒体的力量,让普通大众能够认识到,如果建筑结构在地震灾害中受到严重破坏,即使再华丽的装修、再高端的设备也将毁于一旦,通过此种方式来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阿不来提·买提尼亚孜.提高建筑抗震设防烈度对土建造价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4):87-89.
        [2]刘晓东.新版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的主要变化[J].中国标准导报,2015(9):72-74.
        [3]郭云冲.在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会议上强调加强监管严把超限高层建筑抗震审查关[J].中国住宅设施,2014(1):17-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