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锐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泗洪县供电分公司 223900
摘要:农村电网线损率是基层供电企业线损管理能力水平的体现,在农村实行电网改造后,线损管理也要随之发生变化,针对电网线损率特征进行计量分析,使线损管理行之有效。同时,农村电网的线损管理也有一定必要对窃电技术进行防范,建立起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和人员考察体系。本文先分析农村电网改造后线损管理的特点,之后尽力分析线损管理中有关的问题,随之提出了相应的加强线损管理的解决办法,降低农村电网的线损率,加强线损管理。
关键词:农村电网;线损管理;问题;解决办法
引言:
农村电网线损管理是基层农村供电所管理电网的主要环节,甚至能够直接影响到供电所的基本经济利益,线损率也是基层经济指标的重要参考。农网改造之后的新农村,电网现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最主要的一点就体现在线损率的降低,因为出现了一定的成效,农村电网线损管理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基层管理者如何在改造后的电网情况下,最大限度的降低线损率,让线损管理更加科学高效,是现在最需要认真探讨的管理措施。
一、改造后线损管理的特点
(一)经营模式上的变化
农网改造的实施,让配套的农村电网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基层放弃供电站变为供电所,农电的收益和支出不再是一家式管理,而是两线并行管理模式。农村用电确保实际做到一户一表,“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的工作,不再依靠人为的力量来试图调整和解决低压线损电量问题。
(二)提高经济效益
农网改造最重要的一点改变就是一户一表,每一户人家都有其独立的电表,线损由基层供电企业承担[1]。正因为供电企业的经营利润与线损管理水平息息相关,提高线损管理的效率,降低线损率,则是所有供电企业获得高效益的最有效途径。
(三)严格管理
按着以前的经营模式是无法适应农电改革后的的新需求,企业的经济利益要得到保证就必须朝着加强线损管理的方向发展。企业为了追求水平更高的线损管理方法,对自身的要求逐渐严格,这也就使得线损管理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必须细细划分工作职责,严格管理,才能有好的成效。
二、农电线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配电变压器分布不合理
农网改造给农村提供了许多容量超大的变压器,部分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长期以来遭受的电压低、供电量不足等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任然有一批使用寿命较长的变压器还在运行当中。季节的变化会造成农村用电负荷的变化、用电负荷由于其特殊性质,不是可以随意调配的,有些地区还是存在变压器负荷运行,电压不稳的现象,而其他配备新式变压器的地区则可能出现大材小用的状况。
(二)农村用户管理不够规范
100千伏安的变压器用户都没有安装过自动无功补偿装置,地方上基层也未进行电费考核等管理制度,用户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不够规范。农村用户不能进行无功补偿,会造成线损率的提升[2]。
(三)用电高峰时末端电压过低
农村电网现状虽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并没有覆盖到全部农村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低压供电,到了用电高峰期时,电路末端电压过低这种十分不合格的状况时有发生。
(四)供电所对抄表管理不规范,抄表人员责任心不强
供电所没有对抄表进行有效的管理,抄表人员得不到监督和管理,抄表质量则难以保证。抄表人员在抄表过程中随心所欲,没有强烈的责任心,错抄、漏抄甚至是随意估算的现象都经常发生,而供电所暂时还没有切实有效的行动可以解决此问题。
(五)线路巡视不到位
农电线路网十分复杂,对线路的巡视是做的不到位的,线路巡视人员缺乏职业素质,不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巡视,工作又得不到督促和监控,即使线路漏电也没有办法及时发现处理。
(六)用电检查工作开展不到位
供电所不注重用电的审查工作,农村用户较多且分布范围广,法律基础知识薄弱,供电所的用电检查工作又常常做得不到位,用户会使用一些旁门左道进行窃电。
(七)线损分析不深入
农电线损管理很重要的一点是对线损的分析,这一点供电所做得不是特别到位。分析线损不只是从现有电网状况进行分析,更要以现状为基础进行技术层面的分析。农村地区很少会安装一些精密仪器进行电压检测和数据采集,对于庞大的网络的运行特点现状都不甚清楚[3]。
三、加强线损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考核力度,建立线损管理档案
制定和完善线损工作管理制度,改善供电所工作人员管理不到位现象,线损率可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工资或奖金,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让工作人员拥有责任意识,知道线损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去维护,想办法降低线损率。电网中存在缺口可以打破,通过精密的计算找出降低线损率的重点。加强对工作人员考核力度,建立完备的线损管理档案,做好长期的线损管理战斗准备。
(二)定期开展营业普查工作
定期组织开展营业普查,农村中有着不良记录的用户需要重点关注,特别是有过窃电行为或是电路损耗特别严重的这些用户要作为重点普查对象。营业普查的重点是偷电漏电现象还有电表的准确度,在农村广大群众中宣传有关用电的法律法规,用户在享受用电的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缴纳电费的义务。从根源上解决农村用户私自拉电和窃电的现象,联合广大人民群众打击这种不合法的行为。
(三)加强专业培训,实行动态管理
农村是一个讲究人情味的地区,电工的工作开展起来很困难,铁面无私、公事公办的做法很难达成,利用人情和权力来谋取私利的现象也时常有发生,线损率一直以来居高不下。作为基层管理者,可开展座谈会、村会议等形式多方面宣传科学用电政策,普及正确的用电思想[4]。电工在开展工作时,凭借着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专业,不讲人情电,全力投入到降低线损率的工作当中去。管理形式上一表一户,每一户人家都要有自己的电表,加强农电线损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技能培训,掌握线损管理所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实行切实有效的线损管理措施办法。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加大线路监督和管理力度,总结之前的工作经验和遇到的问题,针对性的分析总结问题和经验,制定更为完善的措施,采取末位淘汰制,以低压线损的情况作为考核标准,融合日常工作评价和同事评价,进行相应的奖惩,完成任务指标即可得到奖励,未能完成任务指标则考虑岗位的轮换。
(四)提高配电电压,降低可变损耗
在用电负荷过大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在规定电压范围内提高配电电压,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效果明显的线损率降低。具体可看表1中提高电压后降损效果分析。
(五)实行就地补偿,减少无功损耗
现在的电力系统拥有两种无功补偿方式,一种是高压侧补偿另一种是低压测补偿。低压侧进行无功补偿,可以减少变压器承受的压力和损耗,也可以减少电线的损耗。另一方面,对变压器、输电线路的利用率的提高效果也比较明显,在配电网中传送的无功功率也会随之减少,线路的损耗程度大幅度降低,用户在此过程中给可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四、结束语
农电线损管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动态管理的工作,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完善管理制度规则,实行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上下一心通力协作,一定可以完美的降低线损程度。线损管理能不能做的好,一定程度上还是要看供电所管理水平。及时对线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发现、干预、处理,对工作人员实行奖惩制度,激发责任心;对居民要普及科学合法的用电知识,逐步形成完善的动态管理模式,使管理工作形成一种常态,始终为降低损耗,供电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农村用户享受安稳安全用电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顾为民.试述线损管理在农电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7):205.
[2]段文山.农电管理中节能降损的有效策略分析[J].广东科技,2016,23(16):70-71.
[3]邹玉杰.农村低压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降损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27):7.
[4]张红武.现阶段农电线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宁夏电力,2018(S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