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维修加固环节中植筋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1月32期   作者:应允伟
[导读] 以植筋技术为研究背景,对植筋技术在桥梁维修加固环节中的要点进行详细分析
        应允伟
        安徽省合肥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摘要:以植筋技术为研究背景,对植筋技术在桥梁维修加固环节中的要点进行详细分析。首先阐述了植筋技术的应用机理,而后在探讨植筋技术方案内容的同时,深入的对植筋技术的工艺过程论述。施加可知,植筋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桥梁结构的承载力与安全性,对提升桥梁质量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桥梁工程;维修加固;植筋技术;应用
  引言
        加固技术在现代化的桥梁建设中受到了极为重要的关注,因其操作便捷高效且抗拉力强等显著特性,因此在防范桥梁结构损坏以及提升整体施工质量方面有着不错的表现。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些突出表现,其在当下的桥梁工程建设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1植筋技术原理
         在桥梁加固过程中,植筋技术是常用的一种技术,该技术主要是采用注射式植筋胶在桥梁结构中应用,能够让锚固与混凝土结构连接在一起。在具体应用环节,植筋技术主要是依照粘结与嵌锁的原理,在桥梁结构智钻孔后将钢筋植入到结构体内,而后采用锚固剂等材料提升新旧结构的强度,以保证新旧结构能够结合为一体,从而提升桥梁结构的承载力。
        2项目概况
        某公路桥梁全长 160m,宽为125m,设计设置标准为汽-20,挂-100,该桥梁工程服役20年,由于车辆通行量大,加上外界作用桥梁结构出现局部破坏,为了提升桥梁承载能力,在本次加固维修中采用了植筋技术,具体操作如下。
3现场施工方案
3.1前期准备
        (1)针对破损混凝土的剔凿:如存在蜂窝麻面等破损的状况,应及时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对其凿除,或是在高速射水法的应用条件下将存在的松散和污秽的部分清理干净,从而为后续的修补提供相对清洁的环境。(2)对于钢筋锈蚀部分的清理:对于钢筋外露部分腐蚀的情况,应采用钢刷将这些锈蚀的部分清理掉,直至露出光洁的部分即可;钢筋锈蚀部分的混凝土表面也应进行精细的检查,如有油污和油脂等影响相关性能的物质,都应及时地做出针对性的处理。
        (3)钢筋防锈、阻锈处理:外露的钢筋应涂刷相应的防腐保护剂,厚度以及层数等视具体的情况而定,以切实地保障其具体性能和特性的稳定。
3.2钢筋的定位、放线工作
        钢筋位置的确定应以具体施工的条件为准,且应保证与施工图纸以及前期规划的一致,涉及到的间距和宽度等都应确保精细严谨,从而为桥梁相关结构的高效施工提供切实的保障。
3.3钻孔
        对于钻孔的施工来说,其具体位置的确定应以前期的设计为准,所存在的误差不得超过2cm。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应严谨精细,并应实时查看钢筋的位置,以免对相应的结构造成不良的影响。其中所涉及到的偏移量,通常误差应控制在3cm以内,孔深按照既定的标准确定,埋深至少应处在8cm-l0cm之间。钻孔的实施务必要按照既定的各项指标进行,在确定达到既定的效果以后即可终孔。
3.4清孔
        清理孔洞(除尘、干燥):完成批量的钻孔施工以后,即可逐个进行清理,达到的效果是孔壁没有灰尘且应处在既定的干燥状态。为确保钻孔操作与既定测试标准的一致,针对混凝土粉尘的定期清理应稳定有序地进行下去,所选用的工具以及具体的进行都应确保专业严谨。清洗完成以后就应对其实施干燥操作,而后则是对其实施堵塞,以为后续施工的稳定高效提供切实的保障。
3.5钢筋处理
        钢条是否顺直是钢筋性能体现的重要标准。存在腐蚀的钢条应对其实施除锈处理,并做出精细的清洗,经由干燥处理以后再对其进行精细的检测,以确定其在特定施工环境下应用是否适宜。钢条的管理务必要保证严谨精细,这样其的性能以及施工质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3.6配胶和注胶
        桥梁结构部分的操作通常使用环保型植筋胶,而具体的配制应严格遵照既定的相关要求。本文所引述的工程所用的是为瑞士生产的喜利得牌植筋胶,因其性能较之国内同种产品优势突出,因此针对结构部分的处理以其为准。具体操作时应严格按照厂家的要求,整个的实施务必要保证严谨高效。首先将植筋胶放入到胶枪中,同时将搅拌头旋至胶的头部,而后扣动胶枪使其流出胶体。需要注意的是,初次流出的胶体一般不用,待其均匀流出且呈现为灰色状态才可使用。注胶通常是在搅拌头插入孔的情况下进行,一般注入约2/3即可。每次胶枪的停顿应保持在5~6秒钟,而后逐次地进行相应的操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后续的胶体更换也应按照既定的要求稳定有序地实施,以切实地保障注胶操作的稳定高效。
3.7插筋
        注胶以后就应对钢筋施加压力,而后按照向同一方向转动的方式使其逐渐地植入到孔内。需要注意的是,孔内的空气应预先排出,注胶应确保饱满充分,以起到对钢筋特定的保护。如有溢出的胶体,应及时将其清理干净,以为后续混凝土浇筑的稳定推进提供切实保障。胶体应确保均匀充分地附着钢筋,在其养生期满后即可进行相应的焊接和绑扎。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插筋和后续的养护期间,应切实地防范桥上可能出现震动影响。
3.8混凝土喷射
        混凝土喷射之前应对其实施喷水湿润,而后即可分段、分层地进行喷射,各个环节的时间间隔应控制得当。其中涉及到的水灰比也应保证科学适宜,以切实地保障喷射后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和湿润。喷嘴与受喷面通常应处在0.8-1.5m的距离范围内,同时还应使其处于一种垂直的状态。具体操作时应保证自上而下的稳步推进,每次的喷射厚度通常应处在3cm左右,而前后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保持在20~40min比较适宜。
3.9养护
        在完成混凝土的喷射后,确定其达到终凝条件后,既可在2h后进行相应的养生,此处主要是采用喷水的方式进行,时间至少应控制在14d。
4施工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对于植筋孔来说,不仅要保证位置和直径等相关指标的达标,后续的例如净边距以及植入钢筋的结构深度等也应按照既定的标准实施,只有各个方面都处在既定的要求之下,相应的最终的操作才会更为高效。
        2)正式施工之前应对胶体的粘结强度以及其与混凝土的粘结程度实施测定,确定其符合既定的施工要求后才可正式投入使用。通常来看,所涉及到的胶粘剂的注射应由钻孔底部开始,且应保证注射的均匀充分,以切实地保障其应有特性的最大程度发挥。
        3)对于植筋施工来说,施工过程对于各个节点的把控应确保精细,通常植筋应在补强钢筋网安设之前进行,以起到对钢筋防护的一个现实作用。
        4)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结构尺寸较小的情况,例如边距厚度等相关内容,鉴于保障混凝土施工的稳定,钻孔进行应以电动或是气动的冲击钻为准,以切实高效地保障相关操作的严谨精细。
        5)需要注意的是,钢筋进行胶体固结的过程中,严禁对其扰动,否则必将前功尽弃,而这样的操作还将再度实施。
        6)施工应尽量选择天气状况较好的时候进行,处在气温较高的夏季施工,应重点关注结构表面的温度,以免影响到其的施工质量。一般应在日温较低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时间较长还应对其实施洒水降温。对于植筋锚固来说,清孔的进行应重点关注,以免其对锚固的施工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
        7)混凝土喷射时应保证其质量的稳定,且应使其达到密实连续的效果,而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结合也应保证稳固,以最大程度地增强结构的承载力。
5结 语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在本工程桥梁维修加固过程中,通过植筋技术的应用,桥梁结构工程的稳定性得到了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往后的研究中,还需对植筋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研究,不断探寻出更加优秀的施工方案,以提升桥梁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鲁恩琦.植筋技术在桥梁维修加固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08,(21).79-79.
[2]张金昌.植筋加固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湖南交通科技,2005,(1).72-73,114.
[3] 陈志勇.桥梁维修加固常用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20).48,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