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1月32期   作者:郭腾飞
[导读]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不断提高
        郭腾飞
        中国葛洲坝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道路桥梁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为了缓解与日俱增的交通压力,增加交通出行的便利性,我国开始大规模的开展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在交通安全事故频发、建筑质量问题严重的社会背景下,道路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建设质量成为了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道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的施工技术,对于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相关单位需要认识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使用效果,保障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道路桥梁;应用
        1导言
        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最为关键的技术手段。加强对道路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与控制,可以切实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的耐久性。在实践中强化道路质量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强化管理与控制,可以充分提升工程质量。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概述
        近些年来,我国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当下道路桥梁建设工程中,混凝土技术的使用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想让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得到更好地水平提升,那么首先需要将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加强,将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混凝土作为一种混合性的热胀冷缩物质,对于外界的因素十分敏感,常常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道路桥梁建设中的各种因素,都会对混凝土产生质量上的影响,进而导致结构变形。而道路桥梁的结构一旦变形,就会导致道路桥梁整体受力结构发生改变,进而产生质量上的影响。这对于道路桥梁的使用以及工程质量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了解混凝土变形的原因,随后再实施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否则变形的道路桥梁一旦通车,将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对人民群众产生生命财产的威胁。有关机构需要重视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升,具体来看,在当下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技术的使用,主要问题在于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因此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除了施工工艺之外,在施工过程中,水泥水化热的问题,也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凝固与结构塑造。混凝土中的重要成分就是水泥,而水泥在水化后,由于碳酸钙的成分会产生放热的过程,因此对于混凝土的自然凝固就会产生影响。一旦水泥水化速度过快,就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泥放热过快,导致水分蒸发,进而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正常凝固收缩,对道路桥梁的建设质量产生不良影响。除了施工材料的影响之外,施工人员的技术措施以及混凝土的总体调配,也直接影响了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整体表现。当下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并没有建立起专门化的施工规范标准,往往是施工人员凭借着施工经验以及施工地点实际情况进行施工,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便对混凝土施工进行整体管理。
        3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问题
        3.1弹性不足
        在抗压强度较大的建筑材料中混凝土有着较为重要的内容。混凝土抗压区间在7.5~60MPa区间范围中,其抗压强度会受到渗合料以及减水剂等因素的作用。在道路桥梁的压力变大的时候则就会导致混凝土地面受力不均匀,这样则就会降低混凝土的弹性,进而诱发道路风缝隙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道路桥梁的应用寿命。
        3.2缺乏足够的自然环境适应能力
        道路桥梁属于室外作业模式,在施工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在导致雨水酸碱度失衡,这些酸碱度会腐蚀混凝土,这样则就会出现各种质量隐患问题。
        4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4.1配比规划
        合理科学的混凝土材料配比能够发挥原材料的最大性能,提升混凝土强度,也可以提升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因此,制定混凝土配比方案需要针对实际工程规划进行研究,分析是否需要特殊性能的混凝土构件,如防腐蚀、防地震等。最主要的是控制基础的水灰比,防止施工中出现泌水情况。

当前,我国混凝土配比原料中通常以硅酸盐水泥为主,为了保证结构的美观和质量,粗骨料的成分、粒径、颜色等都需要统一,细骨料需要严格地清理杂物,保证质量;减水剂的性能选择需要结合混凝土成分进行针对性分析;选择拌合料时,可以适当添加粉煤灰,提升混凝土的流动性,从而提升凝结强度。另外,混凝土搅拌完工后,要在规定时间内施工,通常控制在3h以下。
        4.2混凝土施工流程
        4.2.1根据结构规划方案制定浇筑模板
        选择模板材料要注意强度、平整度,材料的性能要具备良好的荷载能力和韧性,减少灌注期间的变形概率;在安装和拆卸模板过程中,要减少施工环境中的障碍物,减少对模板的损害;安装后的模板要进行质检,并磨平施工痕迹,检查螺丝质量。
        4.2.2混凝土浇筑
        浇筑过程要严格按照规定作业,且同一混凝土构件要利用相同成分和配比的混凝土原料进行浇筑,以确保凝结的统一性和质量的稳定性。当前,在施工中选用的浇筑方式以分层法为主,不同层的浇筑厚度要统一。
        4.2.3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振捣
        通常来讲,当前选用机械振捣的效率和实用性更高,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二次振捣,进一步消除混凝土中的气泡,振捣标准以表面无气泡、轻微浮水为准,振捣的位置可以根据混凝土浇筑的厚度决定,选择不同类型的振捣设备进行振捣作业。另外,当混凝土构件凝固后,需要拆除模板,拆除作业要利用制定的工序和设备完成,防止对混凝土构件造成破坏。
        4.3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工作
        由于当前大部分混凝土构件体积较大,在凝结过程中需要落实全程的养护工作,以减少温度、湿度变化对结构的影响,避免出现开裂情况。
        4.3.1根据施工环境的实际湿度和昼夜温差进行调查
        制定具备针对性的养护方案,并通过养护剂、遮盖物等进行凝结期养护,减少外界环节的直接接触影响。根据凝结周期落实浇水作业,通常讲,浇水周期以12h为主,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浇水的主要目的是增强构件的表面含水量,从而满足与内部协同的干燥时间,减少因内外应力不同而产生的裂缝。
        4.3.2针对使用期间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
        通常会根据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养护方案,实施检测构件的强度和荷载性能,分析外界行车压力、环境侵蚀等因素对结构的影响,针对裂缝的等级进行评估,并维修养护,确保结构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提供持续性服务。
        4.4混凝土管桩质量控制
        混凝土管桩是针对地基处理中应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其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在施工中,首先,要确保下桩位置的科学性,避免地基结构对管桩的影响,当管桩自身出现质量问题时,需要根据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维护,并进行批量质检,必要时清除处理;其次,在进行混凝土管桩施工时,要严格控制连接处的密封性,减少渗水、断裂等情况的发生;最后,保证灌注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加强管道的通畅性,防止灌注中断出现气囊情况,避免影响管桩质量。
        5结束语
        总之,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规模和质量代表了我国基建水平的高低,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速度,因此必须要保障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才能促使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在工程施工重要在材料、设备以及人员、组织等各个方面系统分析,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控制管理,根据标准要求系统分析,进而提升道路桥梁工程质量,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杰,贺有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7(8):34.
        [2]冯然.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9):36-37.
        [3]王慧.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16):198-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