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娜
广西天艺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5
摘要:当前阶段,时代发展迅速,城市建设逐渐完善。在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是非常重要的,符合城市发展计划,也让城市绿化率达标。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需要对园林景观设计进行提升,对城市环境进行优化。
关键词: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设计方案
引言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尤其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提出较高的设计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应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提高自身设计水平,确保设计的园林景观满足现代人们需求,切实加快城市化步伐。因此,分析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环节已有问题及策略十分必要,推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短时间内迈向新台阶。
1城市社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内容
(1)公用设施:社区中的公用设施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愉悦居民情感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城市社区的公共设施长期以来都是现代城市社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社区居民进行休闲活动的必要场所。(2)生态化社区:在满足和丰富居民精神生活上,生态化社区优势明显,因为生态化城市社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宗旨是放松社区居民的心情。通过将各种自然生态元素整合到园林景观设计中,逼真模拟大自然生态环境设计社区的园林景观,打造小型生态环境系统,使社区居民可以与自然和谐共处。(3)绿化景观林:在景观美化方面,某社区将社区建设完全融入了大自然,栽种相应的植物可以构建宜人的景观氛围,在美化环境方面非常独特且令人耳目一新。社区内的景观林结合了各种元素,例如花草、池塘、林荫路等,营造出宜人而充满活力的景观。
2浅析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运用
2.1优化树种选择
对于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而言,树种选择是必要的,为了提高园林景观质量,首先需要根据城市环境对树种进行选择。其次,需要考虑树种的抗性。随着全球变暖,城市的空气质量逐渐降低,因此保证树种抗性较强十分必要,避免出现树种死亡等情况。最后,需要选择树种的颜色,提高园林设计的观赏性。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而言,需要在保证观赏性的同时提高树种的抗性,减少其死亡情况,提高园林景观质量。
2.2城市园林植物造景
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城市的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要求。在园林规划中要合理搭配文化元素,注重艺术气息。植物搭配上注重气氛烘托,融入现代化美学理念,从色彩的穿插,到形态的搭配,再结合城市文化底蕴,展示给人们与众不同的和谐之美。此外,还可通过景观设计与人的感官产生共鸣,比如,听涛、荷风月色等。另外,四季变化可通过植物直接体现,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主旨,例如,春天以海棠、迎春花等为主,体现出春天的明媚和清新;夏天的主体则是月夜荷塘,郁郁葱葱的树木,注重清凉和高雅;秋天果实累累,漫山遍野的菊花,加之红叶等展示出秋天的丰收和喜庆;冬天雪景搭配松竹等四季常青植物,体现出孤芳自赏的意境。
2.3设计布局合理化
首先,整体设计。园林景观设计时,既要考虑园林与城市间关系,又要考虑园林内部植物间、植物与园林环境间关系。设计人员精心制定设计方案,结合城市文化、园林区位结构,打造特色化园林景观。其次,分区设计。园林内部生态系统独具特色,根据微生态环境种植适合的绿植,既能提高绿植成活率,又能提高园林观赏价值,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取得园林景观特色设计的良好效果。最后,专项设计。围绕园林慢行系统精益化设计,围绕绿道、城市步道种植适合的绿植。整体来看,园林生态环境不尽相同,应在分析植物生长习性、外形特点的基础上,优化植物布局,打造特色化园林生态系统。
针对林荫草地、地被植物、水生植物分别制定合理的、明确的设计目标,做好各类植物设计规划,使得景观设计效果能够达到预期要求。
2.4重视养护优化措施
杂草会影响绿化植物的养分吸收,影响城市园林设计效果,要及时完成杂草清除工作,人为干预的模式不会破坏土壤营养,对于环境保护有利,但效率不高。通过药物干预可提高除草面积,但容易发生二次污染,为了顺应国家节能环保的方针政策,应结合现代化科技,不断优化除草技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现有工作效率。城市园林的维护要加强后期肥料供给,满足植物生长的正常养分需求。肥料供给要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定期补充,切不可盲目操作破坏土壤成分。夏季气温较高,水分流失快,需在温度稍低时间段及时补充水分。给绿植灌溉的水源可以选择人工处理的水源,尽量减少使用淡水。此外,还要重视病虫害的治理,综合以往治理经验,选择适合作物生长需求的治理方案,尽量减少化学药品对环境的破坏。
2.5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设计园林景观时,先对城市规划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根据其规划形式制定相关的园林景观。例如,城市小路上可以种植树木,在广场附近可以建设园林景观,通过搭配对空地进行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此外,还可以围绕城市地标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观赏度,而且有助于人们在对城市地标进行观赏时感受到园林景观的优美,不仅需要园林景观搭配地标,还可以搭配休闲广场等,都能让人们在活动时观赏到园林景观。
2.6绿化施工技术要点
(1)苗木准备:选择苗木时优先选种符合当地生态环境,成活率高的品种;在挖出幼苗之前,请务必完成周围树木地围拢处理。(2)开挖种植穴:必须垂直向下挖掘种植穴,确保穴顶、穴底宽度相同,并且种植穴的尺寸应与土球大小匹配。(3)栽种:需要用起重机来吊运大型树木;栽种前必须适当修剪树木以保持幼苗的水分,促进其存活。栽种时需确保幼苗的根部垂直于种植穴。(4)种植花坛花草:花坛土壤的填充要遵循中间突起的原则,但倾斜度必须控制在5%~10%,不得超限。栽种时,通常按照先中心后周边的顺序种植。(5)成活期的养护与管理: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尤其要注意给幼苗浇水。(6)其他管理:良好的草坪护理,定期的除草措施以及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做好保护,都可以让植物免受高温、低温影响,提高成活率。
2.7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园林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景观规划设计应保证合理性和科学性,基于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完成绿植采购任务。同时,考虑各类绿植使用成本,经综合比较选择环境适应性强、成本低、观赏效果显著的绿植。园林景观设计阶段,考虑施工实际,确保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相对应,进而高效选用施工技术,大幅度提高园林建设有效性。因为理论与实际脱节,所以园林景观设计效果与预期要求存在差距,基于此,应坚持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原则,设计实用性强的设计方案,以便正确指导园林施工,优化园林景观效果。站在设计人员角度考虑,应丰富理论知识储备,强化设计能力,使设计后的园林成为所在城市显著的文化标识,带动城市经济持续、稳健发展。设计过程中,既要尊重景观植物的多样性,又要在多样植物中进行选择,根据植物品种、颜色、形状搭配适宜的植物群落,使其在园林中健康生长,成功吸引园林观赏者的注意力。园林地形是植物错落分布的载体,一旦忽视地形,植物群落美观性将大打折扣,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是十分必要的。
结语
在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不仅需要满足观赏性要求,还需要对城市环境进行优化。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对一些问题进行处理,如结合城市文化,根据城市环境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这样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能提高城市空气质量,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薄薇娜,王立君,闫志坤.由“景到随机,师法自然”探索城市山地公园设计方法[J].河北林果研究,2014(1):60-63.
[2]孙蓉芳,司劝劝.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对光影的运用与审美探究[J].城市地理,2017(1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