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改造与道路绿化发展兼容的初探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曾志文
[导读] 针对广州市增城区城区道路的现状,道路改造的必要性及急迫性,因道路改造而导致绿化地减少的问题

        曾志文
        广州市增城区公共建设项目管理服务中心  511300

        摘要:针对广州市增城区城区道路的现状,道路改造的必要性及急迫性,因道路改造而导致绿化地减少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道路建设发展方向,如何与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兼容的初探。
关键词:道路改造;城市园林;发展;兼容

        广州市增城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南与东莞隔江相望,东临惠州,北界广州从化、惠州龙门,地处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发达区间,是广州通往东莞、深圳、香港和粤东各地的交通咽喉。今年来,增城区以规划三大主体功能区为抓手,充分发挥增城区的区位及优美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实施全区域公园化战略,创建宜居城市,形成绿色大珠三角优质生活圈。
        1增城区中心城区城市道路及道路绿化的现状、特点
        1.1中心城区城市道路及道路绿化的现状
        中心城区的道路基本为2000年前后建成或改造完成,使用年限较长。大部分为混凝土路面,路面有露骨、轻微裂缝等病害。道路标线磨损严重,失去反光效果,影响夜间行车安全。人行道透水砖使用年份较长,一条道路存在不同样式的铺装,且有些存在唧泥现象。排水设施、照明设施老旧,影响排水、夜间行车及行人通行。
        老旧道路两侧行道树主要为大叶榕,根系发达,破坏人行道砖,长势茂盛,遮挡照明设施,影响行车安全。较新道路的绿化带树种单一,配置杂乱,不能体现城市道路绿化的特色。
        1.2中心城区城市道路及绿化改造的特点
        建设落实规划要求,全面提升城市道路及城乡绿化建设管理水平,让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合理衔接,以快速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和景观效果为重点,着眼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道路景观的完善和提升。
        为打造有品质、有特色的道路空间,构建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绿色和谐的城区形象。通过提升道路景观效果,优化了过往商旅体验和市民生活品质,社会影响良好。
        1.3中心城区道路改造的必要性
        (1)城市规划要求
        增城区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将进入文化娱乐、旅游休憩、教育科普、商贸会展等需求全面释放与增长的发展阶段。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工业仍是增城发展的主旋律,而生态旅游、文化娱乐等服务业亦是增城发展的主题。
        中心城区以“都市服务,文化兴城”为发展宗旨,以生活和服务配套为主要功能,创建优质文化产业城、国际化会议休闲中心、广州城市副中心。
        (2)路网规划需要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增城中心区分荔城组团、增江组团和朱村组团三大城市组团。作为中心城区的荔城组团和增江组团道路网规划形成“两环”、“四纵”、“四横”的环状方格网格局。
        道路改造建设符合规划定位,将全面改善提升增城中心区域区的人居、商贸环境,有助于增城交通出行更加顺畅,更加舒适、更加合理,提高增城居民的出行安全,减少交通安全隐患,同时提升增城城市综合形象,带动增城经济发展。
        (3)交通量激增的需求
        交通需求是由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与就业的增加,城市与区域联系的密切,产生了各种交通活动的需求。交通设施的供给是为实现各种交通目的活动所提供的运载工具和空间设施。
        考虑中心城区现状居民出行方式结构及其内在原因,定性分析相关地区未来布局、规模变化趋势,交通系统建设发展趋势,居民出行选择决策趋势,初步估计规划年限内地区交通流量呈直线上升趋势。


        (4)城市环境提升需求
        全面改善提升增城中心区域区的人居、商贸环境,有助于增城交通出行更加顺畅,更加舒适、更加合理,提高增城居民的出行安全,减少交通安全隐患,同时提升增城城市综合形象,带动增城经济发展。
        目前道路绿化景观效果已无法满足城市门户形象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提升城市道路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道路空间和良好的户外交通体验,造福于民,同时塑造特色鲜明、缤纷热烈的城市景观,对外充分展现中心城区园林绿化发展成果,同时展示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1.4中心城区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1)城市道路配套绿化面积少
(2)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论证工作不严谨
(3)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单调
(4)道路绿化管理粗放
        2增城区中心城区道路改造及城市园林发展的方向
        2.1严格执行城市道路规划,保障道路与绿化的兼容
        加强前期规划对接,明确现状道路的边线、规划设计道路的边线及道路绿化边线与控制红线的平面关系。复核是否突破控制红线的情况,需要与国土部门明确土地性质。分析交通组织情况,结合交管部门意见,提出合理化建议。
        主干路的景观设计风格宜兼顾车行视角与人行视角,优先体现城市园林风貌与特色。生活性道路景观设计风格强调人行视角,服务周边居民和建筑,同时体现道路的景观个性,融入休憩空间、景观小品等,体现生活景观路的服务功能。
        2.2高起点规划与高标准建设可持续发展观
        道路改造设计应与市政道路功能和市政道路周边环境特点相结合,注重慢行系统的功能和环境景观设计,为使用道路的各类主体提供公平路权。
        绿化方面围绕广州市建设“美丽宜居花城 活力全球城市”的总体目标,以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坚持“绿化、美化、生态化”的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尊重场地现状,结合周围环境突出生态性,充分合理地发挥园林景观绿地功能。因地制宜地设计建设内容,保证通行空间畅通,无视线阻碍,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2.3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到道路改造中
        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到城市道路建设中,道路纵、横坡设计应与道路绿化带海绵化设计相协调,结合设计生态树池、植草沟及雨水调蓄设施。人行道及自行车道采用渗透性铺装材料,轻型荷载道路试点采用透水性沥青混凝土,加强对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回用。
        道路绿化结合周边水系、道路及市政设施统筹竖向设计,因地制宜选取雨水花园、植草沟、小微湿地等海绵化措施,提升绿地对雨水径流的消纳和净化能力。绿地植物配置应充分考虑不同植物的耐水及耐旱特性,优先选择根系发达、有一定抗雨水冲刷能力、耐短时水淹及有抗旱能力的植物品种。
        2.4加强城市道路及道路绿化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道路管理维护体制,不断优化管理流程,以提升养护质量和道路的使用寿命。结合道路的结构特点,科学选择养护技术,通过对道路的的精细化管理,确保行车安全和舒适性。
        加强道路绿化管理,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解决当前道路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中存在问题,创新管理,持续积极开展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力求打造“干净、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市绿化环境。
        2.5城市园林的科学发展观
        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园林的一部分,其建设必须科学的根据生态学的发展观,从城市环境质量要求进行规划,结合环境保护、保持城市生态平衡。加强城市道路沿线景观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有利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满足改善投资、居住环境、提升土地利用价值。
        3结语
        2015年5月,增城撤市设区,是广州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州的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广州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强调“区域协同发展”和“生态优先”的原则,构件广州“山、城、田、海”的城市空间结构,将广州建设成适宜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山水型生态城市。增城区的发展需要城市经济建设作为支撑,需要设置基础设施的同步发展,中心城区道路改造及相关城市园林发展有效地改善中心城区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推进中心城区的城市化建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