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中PC铝模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黄舒麟
[导读] 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正在逐步的改善或者是淘汰,主要是有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具有诸多的缺点

        黄舒麟
        江苏肯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正在逐步的改善或者是淘汰,主要是有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具有诸多的缺点,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不但工序复杂且多,并且会消耗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资源,更为重要的是,最后完成的施工质量良莠不齐。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关企业都在不断的探索新的施工技术。而铝模施工和装配式建筑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所以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然而,当前装配式建筑建筑工程中,在对PC铝模一体化技术加以应用的时,依然还存在大量的问题有待解决。因此,文章对装配式建筑中PC铝模一体化的应用进行阐述,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保证其作用发挥到最大。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PC一体化技术;应用
引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主要是通过将其在工程完成相应的组装以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这样不但能够提升施工效率,还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所以在建筑行业中备受青睐。但是,由于装配式技术的缺乏完善性,以及PC铝模一体化的施工还存在难点部分,所以在建筑工程工作装配式工艺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果。
1 一体化施工的难点部分
1.1施工层有很多的斜撑设计
        在对PC铝模一体化加以应用时,由于铝模和PC端在设计方面都极其的相似,都是采用双斜撑工艺设计的方式,更为重要的是,这二者在斜撑幅度设计方面,是形成互补性的关系,这样所造成的后果是PC墙板的斜撑幅度在实际展开施工时,会占据着非常多的铝模位置,最终导致铝模写程度与规范标准空间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进而促使铝模一体化的整体施工空间很小,最终会导致斜撑空间的墙板发生碰撞的情况,或者是引起爆模的现象。另外,在展开拼接的施工环节,铝模板所要对接的PC件预留螺栓尺寸在标准上会存在着不同,所以只有实行二次打孔才可以完成拼接。因为在构造铝模板尺寸时,便会存在程度不等的误差,造成已经构建好的铝模板在具体使用使,依然需要进行二次准确的测量和再次打孔,从而造成工程工期被延长。除此以外,因为零件加工精确度有待提升,以及工程在展开具体的加工过程中,并未对螺栓中所存在的各种杂质,做好相应的清理工作,或者是清理不够彻底,造成预留孔的尺寸误差有所增加,最终导致安装压扣螺栓的环节,没有办法得到高效化的完成,增加了对接的难度系数。
1.2加工精确度标准有待提升,增加了安装难度系数
        由于铝模和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都比较复杂,这样就造成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没有将各个方面的因素都进行全面性的考量。因此,造成装配式建筑构建和铝模板的预留螺栓孔在尺寸方面与标准范围相距甚远,从而致使展后续施工环节,需要对铝模展开相应的二次开孔处理。在具施工环节,由于预制板未达到规范标准要求,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误差,继而铝模板无法得到有效的对位,这样促使安装拼装没有办法得到顺利的完成,最终形必须要做好相应的扩孔处理,这样工期便无法在规划时间内完成,造成工期完成时间被延长。当没有对螺栓孔做好清理工作,便将压扣螺栓和预留孔进行连接,必然会出现偏差很大的情况,造成无法正常的安装,这样便会发生难以安装外墙接件的情况。
1.3模铝和装配式建筑构件之间接缝的处难理度系数大
        模铝和装配式建筑构件之间接缝的处难理度系数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尺寸存在偏差,因为铝模和装配式建筑构件,这两者都比较容易出现尺寸上的偏差,所以在墙板和平台板这两者的阴角尺寸不符合规范标准时,频繁会出现横纵向接缝不平的现象。②墙地有烂根的现象[1]。

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出现在铝模的上墙体和下墙体接缝处末的螺栓和2厘米厚的k板,而这部部分有烂根的情况,是由于未进行正确的施工操作,导致背楞间距无法达到规范化要求,以及销钉禁锢不足的情况,在混凝土浇筑铝模阳角销钉位置时,增加了出现裂缝的概率,在拆模环节,漏浆是非常常见的现象。③爆模的局限性。在铝模和装配式建筑环节,主要使用的方法有PCF的模式。若是在墙阴角的楼板并未合理的设置相应的纵向支撑,必然会出现下垂的现象,而在阳角处部分内下面,必然会出现爆模的现象。
2 装配式建筑工程中PC铝模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2.1 装配式建筑工程中PC铝模一体化技术的工艺流程
        PC铝模一体化和装配式建筑工艺的有关具体流程主要有:①测量放线;②剪力墙的绑扎钢筋;③管线预埋,等等。由于装配式和PC铝模一体化技术都比较复杂,所以在展开各个环节施工过程中,都必须要将工作精确化的完成,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减少工程出现误差的概率,进而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2]。
2.2 装配式建筑工程中PC铝模一体化技术的设计过程
首先,在工程展开具体设计过程中,PC板的安装出现偏差过大的情况时候在所难免的情况,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进行解决[3]。因此,必须要根据铝模的实际加工数据尺寸,为其预留出充分的调整空间。例如,对于装配式建筑构建来讲,最佳的直线度是0.2%。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依据项目规范标准高度,可以确定精确的误差值,从而更好的明确铝合金模板与构建之间连接的接缝,然后选取合理的胶条展开填充工作。②铝模和装配式建筑之间,通常是采用可调式连接扣压,所以要想实现硬连接,则必须要保证铝模和装配式之间的距离在400毫米以内,使用套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加固螺丝杆,以及在实施安装套管以前,需要做好相应的漏浆垫层处理工作。③逐步改善和加固铝模板支撑的碰撞,在对铝模的斜撑数量适量增加的同时,应对模板底部的拉杆做好有关方面的加固处理,然后墙阴角对楼板模板起到增设纵向支撑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防止有爆模的情况发生。并在墙板底部增加有关方面的固定连接件和精简化的斜撑量等。这样做能够得到的目的有:①减少碰撞的情况;②降低斜撑多的现象,推行单排斜撑的方式,最后通过的BIM技术的有效应用,明确斜撑碰撞的具体位置[4]。
2.3 装配式建筑工程中PC铝模一体化技术的施工阶段
(1)强化一体化中铝模与PC板之间的连接
        在铝模和PC端展开链接的过程中,需要将双面胶附加在相应的PC墙面上,其主要起到的效果是消除压扣禁锢环节所产生的各种裂缝,从而杜绝有漏浆的现象出现。比如依靠专业化的铝模公司,在实际过程中给相应的铝模做好专业化的处理,所应用到的方法有设置专业化的密封条及专用的压扣,通过这样的方式防止漏浆的出现。此外,在铝模和装配式建筑的接缝上,将存在的渗透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关于预制件和铝模连接缝隙小的位置,可以在缝隙处直接使用防水胶进行有效处理,对砂浆进行密封。
(2)加强一体化施工人员的技术
        尽管目前一体化还并未得到广泛性的应用,但是建筑行业中构建的装配工政府已经推行持证上岗的方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装配工作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和掌握预制构建装配的规范性操作,同时组织好相应的工作人员展开培训工作,保证工作人员在施工中能够做到规范化的操作,以促使装配式建筑和一体化在展开具体施工过程中,在安全性方面能够得到全面性的保障[5]。
结束语:综上所述,铝模和装配式建筑在展开具体施工过程中,虽然都具有相对较高的复杂系数,但是这两种新工艺的有效结合。不但是迎合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而且还能够有效节约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全面性的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并将大部分的技术难题加以解决。虽然当前二者相结合的施工工艺还存在部分问题,但是只要将其中的原因和位置有相应的了解,并将其进行有效解决,在未来建筑工程行业中一体化的施工工艺将会得到更加广泛性的应用,最终促使建筑行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房仁杰.PC 铝模一体化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2):496.
[2]方泽.PC铝模一体化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6):17-18.
[3]张磊.装配式建筑+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2):172-173,229.
[4]马跃强,石震东,成炜, 等.装配式建筑+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7,39(6):825-827.
[5]方洁.装配式建筑+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8,(14):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