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水面三角高程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李友成
[导读] 在跨水面地区,地形很难具备理论上的可达性,它们往往更加复杂、崎岖,甚至是难以跨越,
        李友成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一总队 湖南省郴州市 423000
        摘要:在跨水面地区,地形很难具备理论上的可达性,它们往往更加复杂、崎岖,甚至是难以跨越,因此,地形的透视性很难达到水准测量的观测条件。本文旨在研究使用三角高程测量在跨河水准测量中的应用,为测绘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三角高程;跨河水准;水准测量
1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和观测方法
1.1全站仪三角高程的基本理论
在现代测绘中,常常会涉及到高程测量,传统的水准测量由于对通视条件要求较高,很难应对较为复杂的地形,而三角高程测量是一种间接高程测量法,不受地形起伏的限制,且施测速度快,因此,三角高程测量法经常会被用作取代水准测量的最佳方法。
1.2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
三角高程测量是通过观测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天顶距(或高度角)求定两点间的高差的方法。它观测方法简单,受地形条件限制较小,是测定大地控制点高程的基本方法。如图1所示,在地面上A、B两点间测定高差,A点设置仪器,在B点竖立标尺。量取望远镜旋转轴中心I至地面点上A点的仪器高i,用望远镜中的十字丝的横丝照准B点标尺上的一点M,它距B点的高度称为目标高s,测出倾斜视线D′与水平视线D间所夹的竖直角,若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已知为D。

1.3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公式
在控制测量中,由于距离较长,所以必须以大地水准面为依据来推导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公式。
如图2所示。设为A、B两点间的实测水平距离。仪器置于A点,仪器高度为i1。B 为照准点,砚标高度为v2,R为大地水准面上的曲率半径。、分别为过P点和A点的水准面。PC是PE在P点的切线,为光程曲线。当位于P点的望远镜指向与相切的PM方向时,由于大气折光的影响,由N点出射的光线正好落在望远镜的横丝上。这就是说,仪器置于A点测得P、M间的垂直角为。
由图2可明显地看出,A、B两地面点间的高差为


(7)式中就是单向观测计算高差的基本公式。式中垂直角α,仪器高i和觇标高v,均可由外业观测得到。为实测的水平距离,一般要化为高斯平面上的长度d。
2全站仪跨水面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
2.1对向观测法及其公式推导
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分为传统三角高程测量﹑对向观测法及中间站三角高程法,由于此次研究的是跨水面三角高程测量,为了减弱大气折光的影响选择对向观测法。
求正向观测改正后的高差:在已知点A处安置仪器,在未知点B处设置觇标;分别测出AB之间的斜距、竖直角、仪器高、觇标高后得到正向高差:


3 结束语
通过对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影响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精度因素的分析,可得,影响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因素主要是大气的垂直折光误差,对天顶距的观测误差,距离量测误差和仪器高棱镜高量测误差,还有垂线偏差。用全站仪三角高程代替四等水准测量,方法简单易行,测量速度比传统水准测量方法提高一倍以上,所得高程测量成果精度能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同时在具备某些条件的情况下,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能够达到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 考 文 献
[1]胡伍生.土木工程测量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28-31.
[2]裴严杰.浅谈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J].山西建筑,2008,34(10):355-356.
[3]汪颂晖. 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控制方法[J].池州学院学报,2017,31(6):54-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