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初探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甘万立1* 张 旭 2
[导读] 文章通过从注重高位引领、严格操作规程、强化部门协作、创新服务机制

        甘万立1*   张  旭 2
        1.正阳县永兴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河南省驻马店市,463600;2.正阳县农业农村局,河南省驻马店市,463600
        摘要:文章通过从注重高位引领、严格操作规程、强化部门协作、创新服务机制、细化监督措施、聚焦基地管控、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阐述河南省正阳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作时的做法和探索,通过分析了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对策建议,对相关工作具体指导意义。
关键词: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做法;建议
        正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淮汝之滨,总面积19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0万亩。正阳史称“膏粱丰腴之地”,素有“一半米一半面,掏钱难买正阳县”的美誉,拥有花生、生猪、小麦三张全国“农业百强县名片”,是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全国生猪调出第一大县,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国油料第一县,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生态示范县、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全国首批种养结合整县推进试点县、2018年12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首批国家农业现代产业园在我县挂牌。“正阳花生”、“正阳三黄鸡”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诸美”牌种猪、“正花”牌花生、“王勿桥”牌伏陈醋是全省名牌产品,这些强有力的名片可以说为正阳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奠定了浓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底蕴。
1  创建工作基本情况
        正阳县按照《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办法》的要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健全了组织领导机构,配齐了专业技术人员,核拨了20万元工作经费,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促进了责任落实,为创建工作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正阳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小麦、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56万亩,主要分布在正阳县的真阳镇、慎水乡、熊寨镇、兰青乡、傅寨乡、袁寨镇等六个乡镇,涉及76个行政村,42364户,其中,真阳镇基地建设规模为6.5万亩,慎水乡基地建设规模为10.9万亩,熊寨镇基地建设规模为9.3万亩,兰青乡基地建设规模为8.7万亩,袁寨镇基地建设规模为10万亩,傅寨乡基地建设规模为10.6万亩。小麦年总产量18.4万t,花生年总产量12.6万t,总产值超过11.2亿元。
2  做法与探索
2.1  注重高位引领,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2.1.1  成立组织  成立了由正阳县政府县长王东征为组长,发改、农业农村、科技、财政、水务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并以县政府文件下发各有关单位。对创建工作实行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部署。同时,还建立健全了乡镇、村组织机构,明确了主管农业副乡镇长为本乡镇基地建设负责人,各村委会主任,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为具体工作人员;
2.1.2  目标管理  下发了《正阳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方案》,正阳县基地办配备了14名专职工作人员,把创建任务纳入目标管理,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8项管理制度,县领导小组还多次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协调会、落实会,要求正阳县相关部门领导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创建工作第一线,全面指导和参与基地生产与管理。
2.1.3  绩效考评  出台了《正阳县绿色食品原料(小麦、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考核办法》,把创建工作纳入了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县、乡、村、户四级层层了责任书,细化量化了考核指标。
2.2  严格操作规程,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2.2.1  优选作物品种  小麦品种主要种植了百农4199、衡观35、众麦2号等,花生品种主要种植豫花37、远杂9102、宛花2号等,所选品种均为非转基因品种,基地良种普及率达到了100%。
2.2.2  推广绿色增效技术  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绿色高产创建、新品种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一控两减三基本”技术推广面积全覆盖,生物有机肥示范推广12万亩,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32万亩,设置频振式杀虫灯86处。
2.2.3  完善各类档案资料  建立健全县、乡、村、户四级生产管理体系,实施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统一印制绿色食品原料小麦、花生农户管理档案5.2万份,并对农户进行了指导培训,使农户能按照内容要求规范、真实填写,做到了档案齐全、规范。并对农户进行了信用体系建设教育,树立诚信经营理念。
2.2.4  统一设置标识牌  以乡镇为单位、绘制了基地分布图和地块分布图,并对地块进行统一编号,建立了电子信息管理档案。先后在基地所属的6个乡(镇)内设立了大型标识牌7块,小型标识牌6块。以优惠的补贴政策为引导,建立了“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购”绿色食品“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有效组织农户生产。


2.3  强化部门协作,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
2.3.1  联合执法检查  以绿色食品创建为重要工作内容,对创建工作特别召开了联席会议并制定了《正阳县2019年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投入品市场监管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绿创办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农业执法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基地内生产投入品市场进行监督检查和抽查共4次。
2.3.2  建立公告制度  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通过公告、告知等各种有效方式向农民和农资商店公布基地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的农业投入品。今年共发布农业投入品公告8期。
2.3.3  市场准入制度  在创建基地范围内,实行生产资料许可制度,统一供应生产资料。同时组织执法部门对基地内及基地周围的农资经营网点实行拉网式检查,从源头上有效控制违禁投入品的使用。
3.1  部分农户创建意识有点淡薄
        由于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尚处于创建阶段,部门农户对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及其作用认识还不够深刻,生产经营行为还不是太主动,自觉遵守绿色食品原料生产技术标准的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2  检验检测设备配置相对滞后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涉及面较广,内容较多、技术要求较高、管理严格规范,需要大量的资金及技术手段做保障,但限于正阳县经济属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十分有限,一些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投入相对滞后。
4  对策和建议
4.1  深入广泛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大力普及绿色食品知识,深入扎实的开展“绿色食品生产”进农户活动,努力提高全社会对绿色食品生产的认识水平。
4.2  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继续建立健全各项生产管理制度、投入品监管制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配齐基地各生产单元专职监督管理人员,探索“基地+农户”规范管理的有效形式,强化合同约束力,狠抓档案记录、整理、建档工作,规范管理,有效监管,确保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4.3  扶持产业龙头,推行订单生产
        努力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坚持抓两头、促中间,重点扶持产业龙头企业研发新产品、开展深加工。积极推行订单生产,通过“龙头企业或服务组织+基地农户+标准”的运作模式,推进基地建设。
4.4  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服务水平
        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服务基地设施建设,购置必备的先进检验检测设备,提升技术服务水平。
        
        
        
        
        
        
        
        
        
        
        
        
        
        
        
        
        
        
        
        
        
        
        
        
        
作者简介:甘万立(1963年),性别,男,专科,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