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李旭升
[导读] 农业是立国之本,也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影响

        李旭升
        黑龙江省嫩北农场 黑龙江嫩江 161405
        摘要:农业是立国之本,也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影响,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植物保护新技术;生态农业;应用
        引言:植物保护新技术符合我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绿色生态农业方向转变的发展规律,利于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业生产上的具体体现,其具有不破坏环境、确保农产品的质量、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的优点,并且在生态农业的建设过程中植物保护新技术有效降低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对此值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
        1.生态农业中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的意义
1.1提升农作物生产效率
我国农业正从传统农业向绿色生态农业方向转变,这将极大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更好发展。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在农业领域中开始大力引进了植物保护技术,并在农业领域进行进一步地推广。植物保护技术符合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便于分析植物在不同时期的生长特点,通过有效分析不同时期下的植物营养成分,总结这些时期下植物的生长类型,进而实现生态农业各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不断提升农业生产力。
1.2 减少病虫害侵袭
通过植物保护新技术,能够使农作物的病虫害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为农作物的茁壮生长提供更大的帮助,进而减少由于植物损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植物保护新技术就是将物理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进行应用,这就会降低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方面的投入成本,并且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更加明显,进而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1.3 解决传统植物保护难题
传统植物保护难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因大量使用农药,造成农作物表面残留有害物质,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另一类是由于农药中的化学物质破坏土壤的酸碱程度和土壤类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使用植物保护新技术发展的生态农业有效地解决了以上难题,植物保护新技术不再使用农药,而是通过其他手段对植物进行保护,有效保留了原有的土壤结构,保持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2.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具体应用
2.1 “三诱”杀虫技术
第一“诱”是指光诱杀虫技术,其通过光学原理吸引害虫,并进行大规模的灭杀。在害虫生长旺季,光诱杀虫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由于此类技术属于物理防治技术,因此对植物的破坏性较小,对环境的污染也较小。应用光诱杀虫技术需要了解害虫的生长习性和规律,做好计划分析工作,统一灭杀,达到最佳的杀虫效果。第二“诱”是指性诱杀虫技术,利用病虫害的交配和繁殖期间,使用性诱剂对其进行捕杀,主要方法是通过释放性信息混淆害虫交配,进而减少幼虫的数量。性诱剂的运用可以减少化学药剂在植物中的运用,减轻农业发展中的生产成本,而且对于人畜无不良影响。第三“诱”是指色诱杀虫技术。利用害虫的趋黄性,使用黄板达到灭杀害虫的目的。黄板使用时间长,且绿色环保,应用面积大,在植物保护新技术中使用频率很高。


2.2 防虫网隔断技术
植物保护新技术中的防虫网隔断技术,属于一种物理技术,其有效地隔断了虫害,并且降低了害虫的繁育能力。基于不断地推陈出新和实际应用,防虫网隔断技术满足了全国各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该技术还能够调节土壤湿度,降低植物发生软腐病的问题。在实践运用中总结经验,发现隔断效果最佳的是30目防虫网,其不仅不会影响植物原有的生长环境,还能抵御虫害。防虫网隔断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通过调节植物生长的周边环境,达到良好的生态效果。在我国生态农业的引导下,明确绿色农业生产理念,有效地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最大程度上降低害虫对植物产生的不良影响。例如:种植生菜时,可以使用防虫网隔断技术,干扰害虫的肆意生长,保证生菜种植周围的良好环境,使温度和湿度达到标准,全面提高生菜的产量,从而达到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目的。实践证明,植物保护新技术中的防虫网隔断技术,满足生态农业的发展需求,可以得到全面的推广使用。
2.3 防病促生技术
防病促生技术主要利用电极线连接地面,在连接的过程中会使电极线周围产生一部分臭氧的有益物质,进而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同时对农作物的茁壮生长有着很大帮助,这当中的主要工作就是构件自动循环空间电场环境。通过该项工作能够提高地表及农作物表面中有益物质运动速率,进而起到及时灭杀病虫害、减少病虫害传播途径的作用,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另一方面,空间电场环境能够通过助杀菌、消毒等方法使地对空气传播病毒的渠道进行了有效限制,降低了病毒的传播速率。
2.4 杀虫灯的应用
在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中,杀虫灯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杀虫灯的原理是利用带有光、色、味、波等频率振动方式,吸引和聚集害虫,在被吸引到一定位置后,集中诱杀虫害,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方法。如果采用化学防治,即使达到了杀虫的目的,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产品食用安全,也不符合绿色农业的理念。杀虫灯不仅杀虫效果明显,还减少农药的使用,大大降低农药对土壤资源和水资源的污染指数,也不会伤害人畜。其中对半翅目、直翅目、鞘翅目等虫害的捕杀最为明显,如蔬菜田棉铃虫。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推广不受耐药性影响、在短时间得以更新、始终保持技术优越性、降低虫害密度,促进调节生态环境的优点。
        3.生态农业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的相关措施
想要真正实现植物保护并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帮助农民提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使其能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进而推动其更好地利用植物保护新技术来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使农民能够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除此之外,在过去的农业生产当中,对农作物的种植通常是利用化肥与农药来进行的,虽然可以使农作物的质量得到提升,不过却使得植物病虫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进而使农业产品的安全性受到了影响。对于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来说,一定要提高对病虫害的重视,实施综合治理防治方法,尽量少使用化学药物,避免污染农产品。另一方面,对于农作物的病虫害来说,应该进行提前预防与预测,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预测体系,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病虫害的侵害,还能够对弄虫害进行有效防治。随着我国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关管理部门也需要提高对农作物病虫害预测的重视程度,利用各种方式对病虫害进行预测,进而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结束语:在国家大力倡导绿色生态农业的背景下,植物保护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生态农业将是农业未来发展的大势,植物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利于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农业产量。
        参考文献:
[1]刘培源,王然.生态农业中植物保护的核心技术与方法[J].农业工程技术,2019(20).
[2]杨帆.生态农业中植保新技术的作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7(05).
[3]哈迎春.论生态农业中的植物保护技术的运用[J].农村科学实验,2019(33):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