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断层处交岔点施工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杨毅
[导读] 针对亚泰煤业三矿四采区轨道下山-310片盘交岔点处为断层,从加固围岩和提高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出发

        杨毅
        黑龙江双鸭山方圆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   155100

        摘要:针对亚泰煤业三矿四采区轨道下山-310片盘交岔点处为断层,从加固围岩和提高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出发,采用喷浆,锚杆,钢带,金属网,锚索作为一次支护,U26钢棚喷浆为二次支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关键词:井巷工程交岔点施工过断层
        
一、工程概况
        亚泰煤业三矿四采区轨道下山-310片盘交岔点,设计长度20米,最大掘进宽为7.7m,最大掘进高度为4.7m,最大冒顶处高度为7.2米。交岔点处施工8m时遇到一正断层,落差3.0m,顶板为36层煤底板,36层煤为复合煤层,稳定性极差,厚度为3.45m,36层煤顶板为27.0m厚的白砂岩,为稳定岩层。
                二、支护技术参数


        
三、施工工艺
        此交叉点施工时,采用钻爆法进行破岩,P60-B耙斗机进行装岩,JD-55KW绞车和一吨矿车运岩,因巷道最大高度为4.7m,故爆破后不出货,立即对顶板进行喷浆,打设支护,一次支护完成后,将两侧矸石出净,扣腿窝,中间矸石不出,方便架棚。钢棚1米一个尺寸,按设计图加工。架棚后,3架钢棚喷一次浆。最后将矸石出净。
        由于是断层内施工交叉点,实际施工时需要特别注意爆破、支护两个方面。由于交叉点宽度大,高度高,给后期支护,架棚带来了很多不便,在爆破施工时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上导硐法,即先施工上部2.9m(拱基线以上),按生产炮眼布置掏槽,辅助,周边,可不布置底眼,然后进行第一次支护,施工2-3m后,再对两帮各2.0m宽度进行拉底,中间留3.0左右的岩柱,出矸后架棚。这样施工的优点是先期不受涌水影响,巷道高度适中,打设第一次支护,架棚不用单独撘设脚手架。二是先下部两侧导硐法施工,即先施工下部两帮各2.0m宽度,高度以棚腿高度为宜,然后立即立棚腿,上背板,拉筋。最会在施工拱部剩余部分,打设第一次支护后,架设钢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上棚梁时完全不用搭设脚手架,人站在矸石上作业,安全系数较高。缺点是受涌水、岩石破碎程度等影响较大,掏槽次数较多,火工品消耗量相对较大。
        支护是交岔点施工的另一项重要工作。第一次支护必须打设合格,严格按标准施工,保证围岩受控后再架棚才能保证交岔点的安全和支护强度,否则只靠钢棚的支撑力是起不到良好的支护作用的,反而会发生溃落事故。架棚时一定要严格按中腰线施工,计算好迎山角,-16°下山迎山角为3°,施工时可用坡度规靠在棚腿侧面,坡度规为77°时为标准。如果钢棚拱基线处为连接盘时,也可将坡度规靠在连接盘上,坡度规为13°时为标准。钢棚采用U26矿用型钢加工成可缩性支架,可起到一定的抗变形作用。

四、经济效果分析
        爆破后对巷道进行喷浆,能有效地防止岩石风化,防止岩石片落,保证打设支护时工作人员的安全,起到了临时支护的作用。锚杆,金属网,钢带联合支护能将松散的岩石组成加固拱,提高岩石的自承力。锚索支护将加固拱吊在了煤层顶板上的稳定岩层中,起到了良好的悬吊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