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工地"理念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王桂霞
[导读] 建筑安全一直都是建筑工程进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在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

        王桂霞
        深圳市工勘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安全一直都是建筑工程进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在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依然时常发生,主要原因在于监管不到位,难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在为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带来威胁的同时,也影响了工程进度和质量。近些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先进技术的应用下,能够有效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提升工程进展的安全性。分析了智慧工地理念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关键词:智慧工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近些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现代化技术在很多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和建筑工程管理的结合,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构建“智慧工地”,能够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提升施工的安全性,保障工程质量。
1.智慧工地概述
        智慧工地就是利用现代化技术,对施工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的联系,保持各个主体相互连通、相互协调,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施工现场的信息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目前智慧工地的理念在我国建筑事业的应用中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正在逐渐渗透到施工的各个环节。
2.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人员意识薄弱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人员流动性大,部分建筑单位的施工团队多为农民工,这些人员缺乏安全责任意识,专业能力不强,即便对其进行教育培训,也难以取得理想化效果,培训缺乏针对性。除此之外,施工现场工种较多,包括钢筋工、水工、电工、水暖工等,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管理方式,管理效率过于低下,且时常有人员出入,由于没有实现封闭式管理,缺乏电子记录,不管是在工资核对还是人员管理,都会出现矛盾。
2.2机械设备安全事故频发
        部分施工设备操作难度大,特别是在高空作业中,更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如果仅依靠人力巡查,排查范围也有限,难以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精细化排查体系,容易出现漏洞。一旦机械设备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为建筑单位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2.3建筑工程本身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本身就具有高危险性的特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为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如果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方式落后,就无法满足当前时代发展要求,安全事故发生也会成为常态。
3.智慧工地系统的主要结构
3.1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
        起重设备的应用能显著提升施工效率,但同时也会增加风险,为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要利用先进技术构建安全监控系统,对起重机械的使用状态进行监督,要将远程监控和预防警报功能相结合,纪录设备运行状态,一旦发现有违规操作,就要立刻发出警报。
3.2升降机监控系统
        要在升降机设备中安装传感器、监控装置,如果升降机的运行速度超过正常范围,就可以立刻发出警告,纠正有关人员的操作行为。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能够及时将升降机的运行数据反馈给管理部门,有关人员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3深基坑检测系统
        深基坑检测系统包括机构管理、监测管理、系统管理等多个方面,将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传输至智慧工地信息平台,将数据分析和传输保持在同一水平,同时将数据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从而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正确判断,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3.4高支模监控系统
        要利用监测设备来采集模板沉降、立杆位移、支架整体水平位移等各方面的数据信息,这对仪器设备的精确度有较高要求,如果所监控的数据超出了正常范围,该系统就会发出警报,通知现场人员快速撤离,尽可能降低高支模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3.5视频监控系统
        要在施工现场的合理布置监控系统,尤其是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重点部分,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扩大监控覆盖范围,包括施工人员生活区域、材料堆放库房等,确保每个角度都能够在监控之内。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工程管理者能够更全面掌握施工的具体情况,从而采取针对性的策略。
3.6特种人员管理系统
        在智慧工地信息化系统中,要录入特种人员的有关信息,记录有关人员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包括迟早、早退、工作状态、是否有违规操作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技术处理;在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还能够实时掌控特种人员从业资质,如果其能力和专业程度难以满足工作需求,则不得从事特种作业,这既是对人员的保护,也是对工程整体质量负责的表现。
4.智慧工地理念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策略
4.1提升安全教育的生动性
        在先进技术的应用下,可以利用VR技术,将施工现场无法真实模拟的安全事故后果引入到虚拟现实中,包括从高空坠落、坍塌伤害、触电、火灾等,让施工人员切实体会到安全事故的严重后果,从而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
4.2实名制管理
        利用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施工现场人员的实名制管理,包括门禁安全控制技术、人脸识别等,采集进出施工现场的人员身份,存储身份信息,对其出勤情况进行记录,也便于管理人员及时查询,避免了薪资发放过程中的纠纷,也提升了人员管理效率。
4.3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管理是保证工程安全进行的关键,可以在设备上设置重量传感器、倾斜角传感器、高度传感器等控制模块,一旦超出规定范围就会发出警报,及时通知施工人员进行调整。在智慧工地理念下,施工人员能够掌握各项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专人专机操作,避免违规操作塔吊和升降机。
4.4安全管理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贯穿始终,要及时排查所有危险源,从源头上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智慧工地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在施工现场大门处设置摄像头,对进出车辆进行记录;还可以在施工设备上安置防碰撞装置,避免设备损坏和违规操作;在施工现场的关键区域设置警报器,一旦有异常情况可以立刻发出警报,为施工人员逃离现场提供指引。
4.5绿色施工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绿色施工理念深入人心,要遵循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的原则。施工现场有大量的用电设备,很多施工人员在当天工作完成后,都没有及时断电,这不仅会造成电力资源的损耗,还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智慧工地系统能够对设备进行有效管理,有关人员可以提前设置通电时间,在设备使用完毕后也能够自动断电。
4.6施工进度管理
        可以利用BIM技术构建建筑信息模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规划,确保施工进度符合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只需要查看计算机软件,就能够掌握工程进展的不同阶段,如果某个阶段的进度超出预期,则需要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加快施工进程。
结语:
    总而言之,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是将先进技术和建筑行业相结合的体现,为建筑行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也提升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质量。项目负责人需要充分意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排除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几率,推动我国建筑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存瑞,胡海涛,张雷.智慧工地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优势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12):87-88.
[2]肖小庆,陈胜德.“智慧工地”理念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10):124-125.
[3]郭子川.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0(15):58-60.
[4]张峰.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实践应用[J].建筑施工,2020,42(07):1300-1302.
[5]王韬. 智慧工地系统在房建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