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要点及控制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邓学雨
[导读]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道路建设中使用非常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邓学雨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 要: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道路建设中使用非常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新材料都得到了实际应用,各种规范、标准比较齐全,但从实际施工来看,尚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和检查是保证质量最重要的一环。对施工质量的好坏影响很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具体要求都应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在施工中果断贯彻执行,这对于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道路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建设中最常被用作道路路面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容易腐蚀和开裂。为了控制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影响,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加强对问题原因的分析和研究,寻找措施和方法来优化控制,减少因温度、降水和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而造成的影响。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1.1碾压操作相关问题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需要采用标准化的碾压技术,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新,沥青混凝土碾压等一线作业人员越来越注重学习如何控制碾压过程以及如何合理地调整碾压设备的路线,这对于道路工程非常重要,可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的路面开裂等质量问题。但是,碾压技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应用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即使碾压路径和碾压过程符合相关要求,但是也无法完全消除因机械设备维护不当,转向和制动等性能差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终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
1.2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问题
裂缝问题在道路工程建设中非常普遍,并且裂缝的原因更加复杂。一方面,分析问题并找到的解决方案不科学。通常,在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经常发生裂缝,进而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整体强度下降,路面结构非常不稳定,不能保证车辆行驶时的安全,并可能引起严重的交通事故。路面基材会遭受水分流失和收缩的困扰,由于未及时处理某些路段的软土和坑洼,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不均匀沉降变得越来越严重,很难执行维护工作。
1.3路面的水损坏问题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坏的混凝土迹象包括:坑洼,剥落,疏松等。由于越来越多的水渗透到沥青混凝土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破坏的长期影响更加严重,其他质量问题也相继出现,以及来自车辆驾驶的巨大压力,过大的交通流量等。另一方面,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加强施工技术方面欠缺,而忽略了道路基层的质量检查,并且由于路面沉降频繁发生,对道路和路面的支撑变得更加困难。为了满足相关的质量要求,维护将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且人力和物力的成本将增加,这将极大地限制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2.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要点
2.1施工原材料控制
在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相关人员需要做好施工原材料的控制工作,确保各项施工原材料的整体质量满足施工要求。首先,在原材料进场后,相关管理人员需要确保堆放场地的清洁、坚实,并对其进行覆盖,避免雨水浸入,影响原材料质量。

其次,不同规格的原材料需要分开堆放,避免因原材料混杂影响沥青混合料颗粒组成和物理性能,堆放时避免因原材料粒径的差异性出现离析问题,提高混合料的质量。最后,沥青是路面面层的重要原材料,相关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检测进场前的沥青材料,确保各项指标满足相关要求。同时,进场后的沥青材料需要罐装储存,避免雨水和灰尘掺入,并分开存放不同来源、不同标号的沥青。
2.2施工摊铺质量控制
摊铺作业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重要环节。对摊铺施工步骤及技术指标进行细化,是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摊铺质量控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摊铺作业施工的质量控制。在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作业前,应对路面基层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工作。对下承层表面清理,在铺筑下面层之前,应该扫除基层表面的杂物和浮料。(2)摊铺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摊铺机设备调试,摊铺机事先设定到行驶速度约3m/min起步摊铺混合料,摊铺机起步时应控制好熨平板的标高,以保证摊铺的平整度。同时也要派专人拿3m靠尺,每20m检测3次,并将检测数据及时反馈给现场技术负责人。对平整度超过规定的,要找出原因及时修正和管控。
2.3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控制
路面不耐用,出现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度不足,因此控制路面压实度、空隙率、改进路面压实方法成为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和密实度的主要手段之一。沥青混凝土摊铺层的碾压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1)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应严格按技术交底书中明确的碾压组合、碾压程序、碾压遍数开展工作。碾压分初压、复压、终压三阶段。初压温度应控制沥青混凝土最佳温度在80~150℃之间,最好在140℃左右,温度过高会造成沥青混合料流动性大,碾压时会引起纵向开裂。初压在混合料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混合料温度保证不低于140℃要求。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直至达到要求压实度并无明显轮迹,复压温度不低于90℃。终压紧接复压后进行,要求碾压完毕无轮迹,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80℃。终压温度不低于80℃,并在沥青混合料不开裂、不推移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进行高温作业碾压,以提高压实度和压实效果。(2)压路机要尽量靠近摊铺机追随式均匀碾压,并采取先轻后重的碾压方法,以确保在混合料冷却到低于所需最低温度前达到密实度要求。(3)压路机应控制驾驶速度,保证起动、停止时减速缓慢进行,压路机从外侧向中心、由低向高碾压,相邻碾压轮迹重叠1/3-1/2轮宽,直至整幅路宽碾压完成为一遍,要求每次未碾压端折回的位置呈齿形,控制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避免混合料发生推移。压路机应保持速度恒定,尽量避免在未冷却的路段上转向、调头或停车等候,避免造成压痕;振动压路机在已成型的路面上行驶时关闭振动。(4)压实路面应从道路两侧边缘开始,逐步碾压移向道路中心。先后两次的碾压轮迹要有一定的重叠宽度,重叠宽度宜为250~300mm。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获得巨大进步,而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主要的路面结构形式,因其工艺成熟、经济实用,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等级公路建设中。然而,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期间,由于原材料、施工管理、外部环境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质量缺陷。通过以上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获知,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只有加大对各环节的管控力度,结合实际科学施工,才能有效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进而增强公路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朱剑华.浅谈市政道路改造过程中沥青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6):107-108.
[2]韩臻.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关键技术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3):34-35.
[3]佟忠锐.小议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0(36):62.
[4]冯杰.小议沥青混凝土在城市道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博览,2013(32):4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