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张连海
[导读] 大体积混凝土相较一般混凝土工程技术与质量要求更高,在设计与施工中都要严格要求

        张连海
        淄博市桓台县建安有限公司,山东 淄博 256408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相较一般混凝土工程技术与质量要求更高,在设计与施工中都要严格要求,确保工艺满足工程要求,技术落实到位,才能确保整体工程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混凝土质量问题依然常见,随着技术水平及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相信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会更高,为现代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1 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重要性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进程不断深化,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进步,对于土木工程当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被逐渐有效的应用。由于土木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若是长时间处在湿度很低的环境当中,就会产生裂缝,这对于高层建筑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也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对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对于城市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开展中非常重要,只有确保其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才能够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才能够确保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并且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为城市的发展带来光明。
        2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土木工程建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裂缝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会产生裂缝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因为水泥用量过大,导致产生的收缩变形较多。有研究表明,水泥的总用量和混凝土体积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混凝土的体积越大,需要用的水泥也就多,水泥和水发生反应会产生热量,水泥越多,产生的热量就越多,热量越多,需要挥发的时间也就越长,但热量挥发的时间往往是不够的。温度升高了,就会极大的影响混凝土的体积。尤其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外部的热量消散较快,所以比内部温度要低很多,巨大的温差导致混凝土内外产生很大的拉应力擦拭,这就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第二,因为有约束力,拉应力的产生。大体积混凝土在内约束和外约束的双重作用下,很容易在内部产生拉应力。内约束指的是在短时间里无法挥发出去的水和水泥作用而产生的热量,而外部混凝土的热量却极易挥发,内部温度高,体积膨胀,而外部温度低,体积缩小,若是再遇到阴雨天气,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产生的拉应力也会更大。而外约束就是指混凝土结构所受到的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
        2.2 其他问题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技术部门要对混凝土供应情况予以确定,保证结合钢筋的疏密状态判定混凝土的施工流程,从根本上对其进行集中保养和管理,确保能有效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差问题,整合湿度和温度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强度。但是,若是施工部门忽略了基础参数的管理工作,就会造成混凝土出现结构裂缝,影响整体土木工程项目的基本质量,尤其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拆模的过程中,温差不能控制在科学的温度范围内,也会影响整体土木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3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3.1 大体积混凝土调配技术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调配技术一直都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此情况下,若是混凝土结构出现配比不达标的情况,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结构的硬度以及强度。而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土木工程建筑项目的开裂问题会愈发严重。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加大对混凝土配比问题的重视力度,并对混凝土配比不达标的主要原因进行明确,进而有针对性的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例如,相关人员应对混凝土结构中各种原料用量间的配比情况进行反复的实验验证,再选出最佳的混凝土结构配比方案。并在混凝土混合比例进行调配的过程中,根据相关施工技术以及配比方案的实际标准,对水泥、砂土等混凝土原料的添加进行严格把控,以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在控制水灰比的同时对混凝土结构的开裂程度进行掌控,这样就可以避免混凝土加水过多的现象发生。与此同时,相关人员也应对混凝土结构的初凝时间进行严格把控。除此之外,相关人员应加强对水泥、沙土等混凝土原料的监督与检测,既要保证水泥量的充足,也要保证水泥的硬度以及强度符合相关施工技术标准,并对砂土以及减水剂掺合料的质量与使用量进行严格把控。
        3.2 科学控制温度应力与约束力
        为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出现,延长土木工程建筑的使用寿命,在实际混凝土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温度应力和约束力进行控制,这是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稳固性的关键条件。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可采取强制降温的方式来控制温度应力,比如将水管预埋至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之后通过内部排放冷水的方式来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缩小内外温差。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可以通过水泥使用量控制来缓解水泥水化热问题,应当注意的是,为加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若减少水泥用量后必须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减水剂或其他混合材料,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强度满足土木工程建筑标准,以免影响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要注重浇筑温度控制,尽可能避免在夏季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并且在实际浇筑过程中可通过冷却降温的方式来降低温度引力。为有效控制约束力,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可设置滑动层,也可将砂垫层或沥青油毡层设于地基与混凝土之间,通过此种方式来控制地基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形成的约束力,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出现几率。
        3.3 混凝土浇筑
        有两种浇注混凝土的方法,即:推移形式的连续浇筑和多层连续浇筑。浇筑时应注明混凝土路面的厚度。提前要对振动器的深度和性能进行了解掌握。在泵送混凝土时,确保混凝土瓦的厚度在600mm以内,当使用不抽水的混凝土时,铺设厚度控制在400mm以内。无论混凝土浇筑方法如何,在混凝土初始安装之前,层之间的间距应尽可能小,并且浇筑层与层之间的最大时间间隔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始凝固时间。对于浇筑面积大,渗透性和固体铸件厚度不超过3m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建议采用多层连续浇筑的方法。多层铸造在大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被广泛使用。这种浇注方法便于振动,有利于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它有利于混凝土层的快速散热,这有助于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块的温升。混凝土还经常会出现溢水现象,为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必须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如果没有及时清除,那将大大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另外,浇筑混凝土后,应按照技术温度控制措施进行维护,使混凝土砌块的内外温度达到温控指标要求,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表面必须湿润。降低混凝土砌块的冷却速度,使用强度拉伸混凝土,以提高其抗裂性和防止温度裂缝。浇筑后5h内,混凝土内表面会出现塑性裂缝。可通过二次浇注和压延处理。浇筑完成后,混凝土表面可覆盖稻草锯末和塑料薄膜。在寒冷季节,必要时可为浇筑的混凝土建造保温棚。
        4 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多种建筑结构模式被应用,同时,建筑的施工质量与安全也引起大家的重视。尤其是中国施工技术与工艺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对于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与稳定性提高有着很大影响。但是,在这些施工技术的使用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应该加强对施工环节中质量的管理与控制,防止施工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苏丽娜.房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18):126-127.
        [2]李传梁.房建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的探讨[J].智能城市,2018,4(17):98-99.
        [3]陈佳润.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