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建设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赵明国
[导读] 目前,我国土建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在土建工程建设的过程中,

        赵明国
        苏州易中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200
        摘要:目前,我国土建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在土建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施工技术。该技术会在支模高度8m以上的支模作业中应用,可以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随着人们对土建工程需求和要求的不断提升,要进一步改进高支模施工,确保房屋建筑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避免出现结构失稳等问题,保证质量的同时也要保证安全性,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引言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对土建工程有了更高的要求,工程不仅要满足舒适、美观、实用等方面的要求,还要满足安全、稳定的要求,确保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起作用。在土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根据具体的需求可能会采用高支模技术,该技术可以促进建筑承载力的提升,减少失稳问题,保证建筑建设的质量与安全。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应用该技术,加强对安全、质量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保证技术工艺的科学性、合理性。
        1 高支模施工技术现状
        高支模技术在支模高度超过8m的工程中使用,可以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是高空作业的一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规划管理,严格监管施工过程,保证施工中不会出现安全、质量等问题。如果高支模存在问题,则后续施工也会受到影响,且不仅会降低工程质量,还会带来安全隐患。
        高支模技术的应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在8m以上,或者高度在18m以上,施工总荷载每平方米超过10kN,或者集中线荷载每米超过15kN,此类模板支撑系统为高支模。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高支模的质量与安全,需要专家论证。然而,在实际施工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施工难度较大,对技术要求加高,但很多施工人员并没有掌握技术要点,同时也缺少施工经验,进而会导致各类问题。另一方面,施工过程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甚至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大部分工程都没有明确具体的高模量施工标准,所以施工效果并不理想。
        2 高支模技术应用重点
        2.1 检查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本身具有特殊性,所以对工作人员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不仅要掌握专业技术和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安全意识。以此为基础,前期施工需要确保安装的有效性,规范使用人员的操作行为,杜绝安装中的隐患问题。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地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操作遵守各项技术规范和要求。在施工前,要对工程质量、施工材料、工具设备、设计图纸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审核,确保各项内容符合施工要求,进而保证施工质量。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工艺规范,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顺利衔接,根据标准要求进行质量检查,保证各环节、部位的施工符合要求。
        2.2 安装支顶
        为了保证各个环节的顺利落实,必须要按照技术要求和安装程序进行施工。在安装脚手架的过程中,要先确定脚手架的横纵向位置,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测量结束后,需要安装长缆和脚手架侧,规范安装操作,保证安装质量。在安装过程中,要确保不同脚手架立柱在相同的中心线上,这样可以提升垂直稳定性。最后,要将其他组件安装好。高层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以立柱施工为基础,要确保框架柱稳定实用,必须要在初期设置合理的支护。所以,根据壳体结构标准曲线,要确保框架柱、框架支架两个部位的有效施工;另一方面,做好梁的施工。由于建筑高度较大,且密度特征较明显,以此为基础,应该先进行柱梁板的连续铸造,确保柱梁板质量,为后续工程打下良好基础。


        2.3 框架施工
        在施工中如果出现问题,应该及时进行汇报和解决,全面确保工程质量。这不仅要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还要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在施工结束后,要检查工程质量,确认工程建设是否与规范要求、实际应用需求相符。如果出现问题,要追究责任人,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3 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际运用
        3.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吴江区东太湖大道北侧,水秀街西侧,总建筑面积为86285.72平方米,计容面积为75228.02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25层,裙房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首层外围为商铺,中间为汽车库,二层以上及六层以下为独栋花园办公楼,7-25层为普通办公,建筑高度为98.55米,地下室层高为4.0米,地上部位层高均除一层4.5米,二层4.2米外其余均为3.9米。一层局部大厅高度8.7米,最大净跨11.19米。
        3.2 设计与安装
        在施工中,首先要做好高模板设计:第一,在设计前要充分了解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确定模板需要采用的构造和承载的荷载量;第二,设计人员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对支撑位置进行布置设计,然后构建详细的结构和异形模板样图;第三,对最不利组合状态下模板的最大荷载量进行计算,以此了解高支模模板的支撑方案,设计人员根据设计方案确定具体的施工流程,也就是从安装到拆卸的所有流程;第五,根据国家规范要求,确定模板规格、配件规格和数量,绘制图表,对零件用量、周转情况进行预估,并在表格中详细填写;第六,编写各个注意事项,包括安全、防火、设计等多个方面。
        3.3 梁支撑和楼板
        梁支撑体系采用的支顶普遍为满堂红钢管支顶,纵向和横向的间隔设置为900X600mm,地膜采用18mm厚的夹板,侧模板也采用18mm厚的夹板,同时采用80X80mm的方形木枋。主龙骨采用的木方规格为2X80X80mm,次龙骨采用的木枋规格为80X80mm。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对梁支撑各个部分的间距进行控制。主龙骨之间的间隔距离约为900mm,次龙骨的间隔距离则为300mm。此外,需要设置扫地杆,其与同地面保持200mm的垂直距离,同时在门式架中间安装剪力撑和水平拉杆,以此提升整体稳定性。
        3.4 混凝土应用与管理
        在混凝土方面,根据技术规范,需要先进行混凝土浇筑,然后墙体、梁板、柱体之间会形成竖向结构,其强度应该与高支模技术规范相符,对模板支架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不仅如此,在浇筑前应该对材料配比进行确认,通过实验测定塌落度,确保各项参数与要求相符,然后再进行实际施工。施工人员在填写委托单的过程中,要确保内容的一致性,对工程名称、区域、材料强度等级等内容进行详细的填写。不仅如此,还要布置好传输管线。在施工中要尽可能减少水平振动负荷,避免浇筑过程中出现堆载过大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平衡模板支架承受的各个荷载力,确保实际荷载和设计荷载相符,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支架的应用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测,如果发现异常问题,要尽快停止施工,将异常排查清楚之后再继续施工,避免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要确保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和质量,就要采用专业的施工技术,严格遵守技术规范要求,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环节的顺利落实和紧密衔接。通过科学严谨的施工操作,保证高支模的稳定性与荷载能力,使其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贝贝,王伟.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魅力中国,2017(024):310.
        [2]李志斌.解析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甘肃科技纵横,2019(03):60-62.
        [3]龚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14):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