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分析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陈小琴
[导读]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在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
        陈小琴
        广西天艺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省 南宁市530022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加快,在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塑造之间的融合发展是缓解城市生态污染压力的有效措施。本文所提出的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融合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并且笔者从园林、植物、交通、水体、空间尺度和景观布局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旨在为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逐步实现宜居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建筑设计;融合发展
        引言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不仅涉及范围较为广泛,而且设计复杂,需要进行有效管理。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逐渐增强,城市人民对景观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但当前园林景观设计仍然存在问题,使得其实际效果不断降低。因此,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景观设计,合理开展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从而保证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1园林景观科学设计的重要性
        第一,净化城市环境。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园林绿化范围逐渐扩大,对城市环境净化、城市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因为绿植具有空气净化作用,所以科学设计园林景观能够创设舒适的城市环境。第二,提升生活质量。城市居民渴望缓解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园林景观在情绪调节、压力舒缓方面发挥作用,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应在设计环节考虑园林景观效用,合理制定景观设计方案,为园林施工提供正确指导。第三,吸引外来游客。园林景观设计效果反映出城市文化魅力,园林景区是参观、游览的必经地,如果游客对园林景观设计作品十分满意,会对城市有新的认知,并向周边人宣传,从而增加城市游客数量,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2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分析
        2.1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先进技术
        在现阶段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其对于创新工作更加重视,在现代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局限于应用传统的技术与工艺,而且会不断地进行学习,借此掌握更多的经验与专业技术,进一步加强相关方面的设计工作。现阶段景观设计会通过一些先进的电子产品与仿生学创造进行园林景观的建设工作,不仅可以使园林与城市之间的协调性更好,而且可以使园林规划更具有现代化气息,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
        2.2生态种植
        生态种植方法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应用方式。生态种植,可以有效完成实际生态环境需求,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所种植植株的成活率。首先可再生植物的选取,从根本上有效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因地制宜条件,选取适宜当地生长条件的植株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其次,也要注重园林景观设计中植株选取效果的多样性发展特征,完成园林景观设计中层次感设计主题要求。最后,园林景观设计中所种植植物的价值特点,需要关注不同植物的相互关系,有效合理地开展园林景观设计。如在地标性园林景观设计中注重构建全方位整体环境,要求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师完成整体生态环境的再现还原。
        2.3创新园林景观设计思维
        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开展时,应动态创新设计理念、革新设计方法,凸显园林个性化风格,增强城市文化魅力。具体来说,设计人员要充分了解城市环境、园林环境,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景观植物,使景观植物与园林生态良好融合,建立景观植物与环境间的直接联系。例如,设计园林水景时,了解植被自然形态、生态习性以及组合配置要求,做好植物栖息环境创设工作,对生态环境稳定性保证、植物配置效果良好彰显有重要意义。为长时间留存水景,降低园林建设成本,应具体落实水景植物养护工作,避免因水体污染影响水景植物的健康成长。

如果园林内存在水体污染现象,进行水体景观设计时,应大量种植浮萍、芦苇等污染物降解能力较强、吸附能力显著的水生植物,充分发挥水质净化、水体污染控制等效用。除此之外,适当在城市园林中融入乡土景观,既能为人们提供休憩的一方净土,又能丰富园林景观设计经验。为全面彰显乡土景观个性化设计优势,设计人员应做好乡土景观勘察工作,将适宜乡村景观融入现代景观设计活动中来,以此提高园林景观的生态价值,取得生态环境保护的最佳效果。在此期间,具体了解园林所在区域的水系分布、地形、地质、地势等情况,优选环境适应力较强的乡土景观,确保园林生态功能全面发挥。
        2.4强化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可以有效强化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该园林景观设计相关工作人员在设计中打造出多层次、多角度的城市公园园林绿色区域,树立城市良好的形象。工程在城市园林公园建设的过程中,强化了绿化植物建设,以此提高城市防尘防沙性,进而起到降噪、美化的重要作用,防止城市出现“热岛效应”。因此,其他城市园林设计的植被选择中,也应选择功能性较强的植物,在此基础上营造和谐适宜的颜色体系。
        2.5园林景观的自然标准
        园林景观设计是以人工建设方式作为手段,并最终完成绿色环保的建设形式,充分反馈实际自然环境现象特征的城市园林景观。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广泛营造自然场景建设,按照自然环境标准进行设计。如在完成池塘等景观改造规划设计时,引入防护林区域带的设计应用,从根源上保证园林景观整体设计的和谐统一,更有利于防风固沙。
        2.6安全化设计
        设计园林景观时,应以安全为前提,在保证施工人员、观赏人员安全性的前提下,发挥园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旦安全风险产生,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意义将弱化。从另一方面,园林内工作人员、观景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能够得到保证是园林景观优化设计的基本要求。景观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应从安全角度出发,精心设计配套设施,并在需要提醒的区域设计安全警示牌,以此提醒园林内的人员注意。同时,设计人员应全面考虑园林内参观者的文化体验需求以及兴趣爱好,通过下发调查表,总结参观者的文化习惯,向其推荐适合的游览路线,从而丰富游客游览感受。参观者获得良好的环境体验后,会给出高评价,并主动与身边人分享此次园林景观欣赏经历,从而提高园林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园林游客量不断增加,对园林持续发展有推动作用。
        2.7重视植物种类的选择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以整体环境建设为基础,因此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应该更加重视功能性。该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重视植物种类的选择,通过植物的搭配和组合,使其与周边环境的风格相融合,提高园林的观赏性与实用性。且在设计中考虑了植物的存活率,尽量选择四季常青的当地树种,如松柏、冬青、桂花等,以此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效果。
        结语
        简而言之,景观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代城市园林设计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但取得了一定进展,将来园林设计系统将变得更加成熟。因此,我国园林设计师必须不断创新设计方法,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结合我国国情,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程文思.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6):218-219.
        [2]李燕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优化配置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08):81-83.
        [3]钟艳.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雨水收集利用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9(04):53-56.
        [4]谢瑞雯,杨彪.浅谈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J].现代农村科技,2015(10):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