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峰
江苏镇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江苏 无锡 21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大量的建设项目,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建设项目都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设工程的正常施工,对施工效率和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分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做好施工管理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在建设项目中,施工管理的质量决定着建设项目的质量,对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影响较大,因此施工管理成为建设项目施工的关键。然而,在建设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管理内部控制松散,施工现场监督不力,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项目安全管理不完善,影响了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和项目的整体施工效率。因此,通过对施工管理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提高施工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保证施工项目能够正常完成。
1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几大要素
1.1 现场因素
场地因素包括天气、条件、地理等,这些场地因素也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重视这些场地因素,从而提高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
1.2 设备因素
施工设备对施工管理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机器先进,可以提高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周期。如果机器相对落后,就会减慢施工速度,延长施工周期。可见,设备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在施工中应使用一些先进的设备,为施工管理提供方便。
1.3 人的因素
在建设项目管理中,人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人的管理在建设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工程监理都是由管理者来完成的。同时,人自身的能力和专业素质也会对建设项目管理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如果人们的专业素质比较差,就不可能对建设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人的素质越高,施工管理的质量就越高。
2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安全问题
许多施工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过分强调施工的实际效益,导致我国施工安全控制不力,许多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流于形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只有口头提及,没有完善规范的施工安全体系。许多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范进行安全施工,施工现场没有必要的安全设备。近年来,一些施工人员在安全防范教育方面没有积极做好。目前,施工现场存在着施工孔保护不及时、地线电缆连接不整齐、施工升降机、塔吊等大型设备漏电、中性点接地保护不合理等问题。
2.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缺陷
蓬勃发展的建筑业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建筑管理体制不相称,大多数建筑企业还没有完善自身的管理和组织体系,使技术管理、人才管理,服务职能和组织体系不能满足现代施工管理的标准和要求。虽然国家制度中有一些规章制度,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施工企业并没有实现这些制度,甚至有的施工企业只设立了工程承包部门,没有专门的物资采购、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部门,从而导致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秩序的缺失。
2.3 施工技术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中有许多项目,不仅包括建筑屋面、基础、主体结构等,而且每个施工过程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随着我国对建筑工程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许多施工企业仍在沿用老的施工工艺。同时,施工企业对具体的施工环境缺乏了解。施工企业在没有充分掌握设计图纸要点的情况下,就无法在特定的施工环境和旧的施工技术上有效地组织和分工。施工企业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
目前,一线建筑工人大多是知识水平较低的农民工。他们不仅缺乏相应的施工知识,而且接受了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培训。这样,当他们遇到突发的技术事故时,他们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导致项目进度的延误。
2.4 施工材料问题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对材料的要求多种多样,难以实施综合管理和控制。因此,很多建筑企业主要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同时,由于施工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没有提前与相应的材料供应商取得联系,导致了施工后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还有一些建筑企业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查,不按规章制度进行检验。因此,一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被用于建筑中,特别是一些现代的、新的材料,它们以前从未接触过,而且质量很多。更有甚者,一些建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导致建筑质量大幅下降。
3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监督
由于分包模式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当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监理权,严格监督施工各个环节的进度。施工前,监理单位要认真研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各管理者的职责。所有的建筑材料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如果有问题,他们不应该被允许进入该网站。监督每一个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过程中没有问题。如有问题,应进行返工,以保证工程质量。
3.2 制定合理的施工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的建设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亟待完善。专业人士和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应共同组织开展研究,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更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结合以往施工管理体系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和制定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并加以细化该管理体系逐一确保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3.3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过程可以重复,也可以相互交叉。因此,各部门应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避免技术披露问题。现场施工前,应要求现场管理人员掌握设计图纸。根据施工要求,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保证施工过程的可行性。同时,要综合考虑施工人力、施工成本、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现场作业环境、施工组织设计的整体安排,以及向施工人员作出准确的技术披露。实施技术披露工作,避免施工技术引起的质量问题,使施工技术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4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和管理建筑材料的质量。首先要提高物资采购人员的整体素质,确保他们不违章。其次,施工材料的采购规格和数量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另外,要选择稳定的材料供应商,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优惠、社会信誉好的材料供应商。此外,材料进场时要严格检验,对材料质检员进行专业培训,有效掌握材料特性。验收合格后,向监理人和施工单位报告验收工作,并对建筑材料进行整理、存放。最后,建材监督员要详细记录所采购材料的规格、数量,准确记录工程材料进出仓库的时间,并定期对材料进行核对,确保材料台账与对方台账相符。
3.5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利用科学的计算机技术,建立安全管理平台,实施施工企业、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动态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项目施工前,应制定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强调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明确建设项目的安全目标。确保安全管理工作人人有责,定期对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安排专门监督员监督管理施工安全。
4 结语
施工管理是一项广泛而复杂的工作。施工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应用现代施工管理理念,同时细化管理工作。在实际施工管理过程中,要不断研究总结,改进不足,吸取经验教训,创造更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武文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J].四川水泥,2015,(12):236.
[2]崔滨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5,(18):28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