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路路面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创新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李娇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交通工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道路交通压力越来越大

        李娇
        旬邑县公路测设施工队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交通工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道路交通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着沥青路面的质量为了有效保障公路路面质量,在加强施工控制力度的同时,也应对相应的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进而在较为科学的施工技术保障下,使公路路面能够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全面监管施工全过程,进而保障施工各环节的质量,以此促进公路路面施工整体质量的提升,保障施工企业实际效益的同时,也对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公路路面;施工技术;创新        
        车辆的行驶直接影响着公路路面质量。对此,为了进一步全面提高我国公路路面使用的耐久性以及抗滑性等,对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不断创新是必然的。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应严格控制施工环节中的每一项技术工序并以施工标准为依据,进而促使公路路面得以高质量的完工,以期不断推动我国交通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公路路面施工技术控制现状        
        在现阶段公路路面施工中,一般都是采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路面形式,这两种路面形式各有优缺点,其中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十分平整,不存明显裂痕及接缝,施工过程历时较短,而且极为经济,在这一路面上行驶,可以获得非常舒适的行车体验,而且这一路面的修整较为简易。但是沥青混凝土路面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易受季节影响、施工条件較为严格、容易发生推挤问题等;相反,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非常经济且养护简单,但是路面上常会有裂缝存在,不便于施工。在进行路面施工时,常会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公路路面存在各种问题,如路面硬化问题。公路的路面之所以会发生硬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所用材料比例不符合工程建设需求。如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在进行沥青和混凝土配合时,如果沥青含量过低,无法满足路面工程建设需求,就很容易导致路面硬化问题发生。一旦发生路面硬化,不仅会造成路面上出现诸多坑洞,更有甚者还会造成路面位移,导致公路发生陷落或膨胀问题。
二、公路路面施工控制        
1、原材料控制        
        原材料的性能与混合料性能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各种粗细集料的规格、强度、压碎值应满足规范要求。沥青的质量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沥青面层的低温裂缝和温度疲劳裂缝以及在高温条件下的车辙深度、推挤、拥包等变形,都与沥青的性质有很大关系。在实际生产中应防止沥青加热时间过长,或加热温度过高,这样会使沥青粘度增加,变硬变脆,沥青发生老化,路面在外力作用下,石子易脱落,导致沥青路面坑槽的出现。        
2、施工技术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控制是尤为重要的,合理有效的控制施工技术能够从根本上保障道路路面的整体质量,因此要对施工技术控制进行加强;与此同时,应基于公路路面设计指标的基础上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全面控制,能够把施工各具体环节中的指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如施工过程中压实度的偏差等,对公路路面整体质量来说,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公路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在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从原材料的质量开始控制,在路面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性的检测指标分析,指标来源于实验室或者机械设备,应保障具有一定时效性以及快捷性的指标数据,进而实现更为理想的控制结果。        
二、公路路面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创新
1、低温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温度会直接影响公路路面的施工技术,而气候直接关系着施工的质量。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气候温度等不仅影响着施工的进度,同时也会造成施工企业实际效益的降低[2]。随着我国公路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公路建设项目开始不断涌现,任务量的繁重、不可避免的就会在低温环境下进行施工。因此,低温环境下的施工过程,保障路面质量是一项主要问题。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控制混合原材料的温度以及相关的压实工艺可以起到有效保障路面质量的作用,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混合原材料温度以及相应压实工艺的控制力度,进而有效保障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1)混合料温度的控制        
        混合料温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较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因而施工企业以及相关人员应引起一定的重视,应根据沥青的种类来决定混合料的拌和及碾压温度。如改性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按170℃~185℃控制,摊铺温度控制在160℃之上,初压温度不低于150℃,终压表面温度不低于90℃,低于50℃开放交通。如果公路表面温度在15℃以下时,则此时最好不应进行摊铺,能够保障公路质量在合理范围内。        
(2)压实控制        
        进行压实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所有人员以及相关设备进行统筹安排,压实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原则,保证混合料的压实度。如混合料为AC型时,高温碾压较容易推移,完成铺摊后,应再进行二次复压,此时应用的设备为胶轮压路机,能够不断增强混合料自身的压实度。        
2、接缝创新技术        
        公路工程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应对路面接缝位置运用有效的措施进行合理的处理,进而促使接缝位置的平整度以及紧密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1)纵向接缝施工        
        纵向接缝有热接缝和冷接缝两种。目前,高速公路均采用热接缝,部分一级公路和其它公路因设备配备,施工能力及场地条件(如养护改善工程要求半封闭施工确保通车)的限制多用冷接缝。热接缝即使用两台以上摊铺机成梯队同步摊铺沥青混合料,此时两条相邻摊铺带的混合料都处于压实前的热状态,所以纵向接缝易于处理,且连接强度好。在不设挡板的情况下碾压后边部会滑移形成斜面。在摊铺另外半幅之前应将呈斜面部分切割后除去,在切割后的垂直面上涂粘结沥青,摊铺时新混合料应重叠在已铺带上5~10cm。以此加热接缝边缘的冷沥青混合料。不管采用冷接缝技术还是热接缝技术,摊铺带的边缘都必须齐整,这就要求机械在直线上或弯道上行驶时始终保持正确位置。为此,可沿摊铺带一侧敷设一根导向线,并在机械上安置一根带链条的悬杆,驾驶员只要注视所悬链条对准导向线行驶即可。        
(2)橫向接缝施工        
        横向接缝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最常见,通常指每天的工作缝,也包括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摊铺中断,情况消除后再开始摊铺,沥青混合料温度下降而设置的接缝。横向接缝的关键是混合料的温度变化。温度太高很容易产生混合料推移,温度太低横缝不能压实,易造成早期路面损坏。横缝碾压温度一般比正常碾压温度低5℃~10℃。沥青混凝土路面横向接缝的好坏对沥青路面的质量影响很大,重者出现错台跳车,甚至坑槽开裂等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横向接缝的处理有三个要点:即正确的接缝位置、接缝方式和施工方法。而对于技术人员方面,应监督其全程的工作,以便对一些不满足标准要求的位置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出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如此、才能更进一步的保障施工质量。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阶段,公路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基础,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公共交通设施。但是由于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方面很多,这直接造成了工程技术的复杂与质量管理内容的繁多,所以在公路工程的施工中,只有严格控制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才能保障我国经济以及交通事业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骆红斌.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6):143-144.        
        [2]刘谭剑.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9(08):58-59+62.        
        [3]马峰.试析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山西建筑,2019,45(06):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